两宫之争:孙权晚年的昏聩
一提起孙权,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评价,诚然,孙权十八岁继承父兄基业提领江东,坐断东南,俨然一方霸主,在他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学习,可我今天所要说的却是他晚年的昏聩,甚至东吴的灭亡也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却是鲜为人知的。
孙权,字仲谋,是江东猛虎孙坚的次子,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弟弟,原本孙权是与帝位无缘的,可是他的父亲和兄长都相继英年早逝,孙权才得以接位,这既是他的幸运,同时又是他的不幸。幸运是因为他不需要奋斗就可以拥有旁人奋斗一生或许都得不到的东西,不幸是因为他九岁丧父,十八岁丧兄,未及弱冠之年便要撑起千斤重担,承受本不该他这个年纪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
与曹操和刘备相比,孙权是坐享基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很轻松,他所接手的是一个面临内忧外患,人心不稳的烂摊子。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在外出狩猎时被许贡的门客刺杀而去世,年仅二十六岁。孙策临终之前传位于二弟孙权,说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的托孤遗言解释了自己之所以会选择孙权的原因,而不是与自己相像的三弟孙翊,可以说孙策的眼光相当精准,孙权也不负重托,在前期举贤任能,励精图治,可到了后期就变得十分敏感多疑,果于杀戮,甚至一手制造了太子和鲁王两宫之争长达八年,渐渐将东吴带入无底深渊。
东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权册立的太子孙登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三岁。对于长子孙登的早逝,孙权备受打击,人生最悲凉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或许是这件事情对孙权的刺激很大,以至于他之后做了很多昏聩的决定,与之前贤明的形象判若两人。
孙登去世之后,孙权的第三子孙和就成为了最为年长的皇子,于是孙权在次年(公元242年)册立孙和为太子,但同时又偏爱四子孙霸,此时孙权做出了一个足以让他悔恨万分的决定:孙和被立为太子之后不久,孙权就册封孙霸为鲁王,并且对孙霸的待遇和宠爱与太子孙和无异,于是长达八年的两宫之争正式拉开帷幕。据《三国志·孙霸传》记载:孙霸字子威,和弟也。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
中国自古以来的皇位继承就秉承着“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而“废长立幼”则是取乱之道,在三国这个乱世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袁绍和刘表都因为宠爱幼子,打算废长立幼,以致兄弟相争,手足相残,内讧不断,最后都相继被曹操所灭,而曹操在一开始欣赏曹植的才华,也有“废长立幼”的想法,但最后鉴于袁绍和刘表失败的教训,决定立长子曹丕为嗣。
孙权也算是贤德之君,可在晚年却犯了和袁绍、刘表同样的错误,因为偏爱少子而导致东吴长期的内乱和纷争。孙权的这一举措果然导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兄弟不睦,彼此相争,各自拉拢朝臣,形成党派之争。
孙霸更是倚仗盛宠,诋毁太子及其支持者,以便取而代之。孙和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拉党结派之风逐渐滋盛:“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因孙吴称太子宫为“南宫”,故后人也称孙和、孙霸兄弟储位之争为“南鲁之争”,也称作“二宫之争”。
随着孙和、孙霸党羽的深入卷入,他们各自所属的家族成员,也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储争。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遵循礼法,坚决维护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依附鲁王,后人称这种情况为“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众公卿大臣们将个人、家族的一些恩怨,也掺杂其中,使得储争更加诡谲激荡。
与曹操、袁绍、刘表等人的储位之争相比,孙权晚年的南鲁党争则更为激烈和凶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东吴满朝文武大臣不是太子党,就是鲁王党,竟无一人可以保持中立,置身事外,甚至东吴的丞相陆逊也牵涉其中,这使得东吴政局不稳,内乱不断。
起初,陆逊认为既然太子已立,就该遵从立法,上下尊卑有别,并屡次上疏孙权,说道:“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可惜陆逊的一片忠心却并没有打动孙权,孙权不仅不采纳陆逊的建议,还数次派人前去指责陆逊参与党争,以致其郁郁而终。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忿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东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就在南鲁党争持续了八年之后,孙权又做了一个昏聩的决定,原本孙权察觉到储位之争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就应该及时收手,早日确定名分,纠正错误,可是孙权的决定却包含了帝王心术。孙权先是对太子党的官员严惩,或处死,或流放,太子孙和也被废黜,同时又将鲁王孙霸赐死,并惩处了一批鲁王党官员。
这也就是说孙权晚年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南鲁党争最后的结果竟是两败俱伤,没有一个获胜者,而无数官员也因此被牵连,大批精英死于此难,这对东吴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而孙权之所以在此事中如此狠辣,主要是因为他想借此事除掉东吴的士族集团,减少威胁,所以会变得滥杀无辜。
孙和与孙霸双双出局之后,孙权居然立年仅八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这为东吴日后的内乱埋下隐患。相较于刘表和袁绍“废长立幼”的做法,孙权的一连串决定则更为昏聩,他忘记了“主少国疑”这一取败之道。
东吴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大权都掌握在权臣诸葛恪和孙峻等人的手上,后来诸葛恪被孙峻杀死,而孙峻之弟孙綝又将孙亮废黜,另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孙休去世之后,群臣拥立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为皇帝,孙皓昏庸无道,滥杀无辜,东吴便长期处于混乱之中,直至灭亡。
东吴后期常年的内乱其实始于孙权立太子孙和之时,可见南鲁党争是造成东吴灭亡的直接推手,孙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试想如果孙和顺利即位,那就没有“主少国疑,权臣干政”的问题,东吴也不会政权更迭频繁,内讧不止,这直接拖垮了东吴的国力,更是损失了大量人才。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作为后人的我们也只能接受现实,探讨孙权举措的原因和得失。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其后叶陵迟,遂至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陈寿将孙权和越王勾践相比,除了他屈身忍辱之外,还有他“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的性格特点也与勾践相似,尤其是他晚年的果于杀戮,导致了东吴的覆灭,可以说陈寿的评价还是很精准的。
孙权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早期时举贤任能,励精图治,颇有一番作为,他审时度势,任用周瑜于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后又任用陆逊于夷陵之战打败了刘备,使得两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从这一点看他无愧“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可到了晚年,尤其在经历丧子之痛过后,他性情大变,反复无常,多疑猜忌,果于杀戮,使东吴长期处于内乱之中,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
孙权复杂的性格和晚年的昏聩都让后世有着印象深刻,如今早已时过境迁,孰是孰非,也只有留待后人评价。千载之下,唯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