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好死——讀《死在香港》系列
書名︰死在香港︰見棺材 / 死在香港︰流眼淚
編者︰陳曉蕾
出版︰Joint Publishing Hong Kong (Hong Kong)
版次︰2013年6月
ISBN︰9789620434266 / 9789620434273
關於香港殮葬殯儀的書始終不多,文首最好說文解字一下︰屍體入棺為「殮」、入殮後的棺木即為「柩」、移棺至墓為「殯」、掩埋屍體或靈柩就是「葬」。
香港雖說是中西交匯之處,但骨子裡還是傾向傳統中國文化。話雖我們可以敬老得連投票都要等埋發叔,但生老病死講到最後一著的死亡卻是諱莫如深。曾姓特首任內說好的區區有骨灰龕,最終不僅淪為回帶笑料,更折射出香港人對死亡依然顧慮多多。君不見大家講死,免得過也盡量不直言「死」字,而是「叮」、「釘」、「去」、「瓜」、「香」這些代字。最終香港不僅貧無立錐之地,似乎連死亦無葬身之地。
上冊〈見棺材〉詳述本港殯儀業現況、環保殯葬的新趨勢、殯儀業承傳與專業化的困局。若此書僅行文至此當然沒甚麼意思,此後還有解構道教與圍村殯葬儀式,以及講述破地獄背後的根據。說到底,往生是否真有其事惟有信者得救,不論是讀經祈禱還是喃嘸吟誦、基督教還是佛教,對生死的看法也是殊途同歸,殮葬儀式與忌諱不無讓在生者安心的意味。至於去世者安息與否,或能否從十八層地獄裡拯救逝者靈魂,固然是在生者的主觀情感投射;但儀式本身在快餐文化盛行裡匆匆而過,是否壓抑悲傷過份不人道又是另一回事。
或許歸因「被入籍」韓國的孔子曾說過「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從因果報到生死之間,還是重現世較多。下冊〈流眼淚〉談的不是泛泛而談的行業回顧與前瞻,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夫子自道的死亡故事,有痛失摯親的遺孀及孤兒、跟新生命緣僅一面的母親,亦有親友輕生的家屬,接後才說到安老療養與捐贈器官/遺體的二三事。
面對形形式式的死亡從來難言從容,撲面而來的悲傷亦非急趕處理身後事的時候,而是安頓一切後的空虛與孤寂。在這方面書中既有點出不少志願團體的支援服務,但也直接點出現行福行架構支援不足,資源杯水車薪的情況——要傷心的人等多一天也嫌長,也是折磨。將時鐘撥前一點,要令死亡教人容易點接受,可能我們就需要找個死得好點的方式。
香港古怪離奇的地方在於,長年都有約93%的人死在醫院,扣除意外現場的話,死在院舍或家中的人其實少之又少。死亡被醫療化後最直接的觀察,是大量長者獲安排(或被安排)住院,一方面令公立醫院床位長期緊張,另一方面也令不少人在臨終前依然受盡各種醫療方式介入力求延續生命。在沒有安樂死的香港,要死得舒服點,可能只有趁清醒時預設醫療指示。然而千方百計強將生命留住,在拯救生命與尊重生命之間終究要有取捨,否則香港人數字上再長壽也是徒然,最後數年(甚至十數年)都只是插著滿身喉管殘渡餘生。
生命能否予取予求是個大辯題,但我們既然生而自由,就值得有尊嚴地死得好點。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