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每天失敗,我也會陪著你:當親愛的人患上身心症,我們如何面對疾病、修復親密關係、拾起活下去的勇氣?
「媽媽不想聽到外公、外婆說對不起嗎?」
這是作者女兒曾經問過她的一句話,我深信也是作者女兒內心期待母親跟自己道歉的明示。
一個從出生就是典型高敏感的孩子,有嚴重的分離焦慮與不安全感,但母親卻在生產完立即投入職場,接著又生了兩名子女,因此引發了情緒的強烈反應。然而,這個孩子在求學過程面臨霸凌並在國中時期就被評估為「自殺高危險群」,之後也被確診患有憂鬱症及恐慌症,在生活上日漸脫序的行為終致走上決心自殺的這條路。
我必須說,這一切並非偶然,而是打從出生就開始累積的,以我自身也養育高敏兒的經驗,即便過程艱辛萬分,但不可否認地需要父母有相當程度的自覺並且付出極大的努力才僅僅能讓孩子擁有基本的安全感而已,更遑論生活中的大小事也有各種應對的方法,絕非用養育一般孩子的方式即可,甚至可以說連考慮生第二胎都要審慎評估,倘若父母若是把這一切都當成芝麻小事,高敏兒會發現自己就算發出再多次求救訊號都被當成耳邊風,久而久之便會認為自己沒有存在的必要,這是完全可預見的,何況作者在書中描述與孩子的互動時常是不認同孩子的決定且使用權威的命令,雖然這些話語就是你我身上日常發生的對話,但那只是我們並非高敏兒或天性比較鈍感或堅強,所以我們很幸運地平安長大成人,但若是遇到像作者的女兒一樣屬於蘭花型的孩子(敏銳、易感、脆弱),我們若是繼續漠視他的需求、鄙視他的喜好、限制他的行動與思考等等,後果就如同這本書中一樣令人心痛且心疼。
或許有些人會說孩子長成什麼樣並不能完全歸咎於父母,這點我是認同的,但我認為身為父母都有必要去認真理解孩子並且學會尊重,我們過往的教育即是父母會動不動用輕蔑的語氣去批評我們喜歡的事物,也會插手我們的穿著、生活習慣、任何言行舉止的細節,父母總認為他們的意見及審美才是對的,而沒有想過這些行為是足以摧毀一個孩子的自信與自我價值認同,就如同作者的女兒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根本沒有活在這世界上的理由,最令人心疼的是她非常希望可以讓母親滿意,但是卻在與母親與自我之間拉扯而感到痛苦,讀來實在令人感到揪心。
身為一個母親,我實在不想過分苛責作者,雖然作者也知道女兒的壓力源來自於自己,但要一個人瞬間改變自己的價值觀、為人處世的方式確實很難,我感受到作者想要努力陪伴孩子恢復健康的努力,但卻也從字字句句中又感受到提心吊膽,我認為作者尚未完全明白自己在許多細節上的應對眉角,仍然會說出一些觸發高敏兒情緒的字眼,對女兒的喜好也會不小心吐出負面的評價,我認真建議作者應該去做心理諮商,她應該要認真去思考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到底哪裡出了錯,而不是一昧把焦點放在女兒的用藥及諮商上,實際上最需要學習及成長的人才是母親,如同作者自述原生家庭的關係讓她在女兒需要幫助的時候選擇逃避,這都是身為一個養育者很需要先自我療癒的部分,唯有把自己心中的不安全感、焦慮、對原生家庭的心結打開,才有辦法真正接納自己的孩子並給出正確的愛與包容。
回頭想想,怨恨媽媽、討厭媽媽的日子真的很多,
媽媽,我曾經覺得我帶給你很多阻礙,
所以也曾想過「乾脆不要出生比較好」。
媽媽的關心與愛護對我來說不是力量,而是負擔,
不論全心全意恨媽媽,還是愛媽媽,對我來說都很吃力。
這是作者女兒寫給媽媽的話,令人看了心碎不已,我相信作者看了也是傷心欲絕,沒有人生來就會當媽媽,也沒有人故意要當個壞媽媽,或許過去的觀念停留在給予孩子物質不虞匱乏且用心關懷就已足夠,但我們可曾想過我們所給予的是孩子想要的嗎?我們付出的關心是否為控制?學業成績真的比不上親子關係嗎?是否能克制住對孩子大肆地批評呢?
很幸運地,作者的孩子自殺未遂,病情也往好轉的方向邁進,作者身為母親必須承受孩子可能會再一次走上絕路的心理恐懼,也不斷在自我修正與檢討中,但我更心疼這個貼心又在意外人言語的孩子經歷了如此多的苦痛,雖然憂鬱症可能很難痊癒,但至少母女之間都持續往良好的互動前進。
最後,我想要告訴這個作者的是妳的孩子並沒有失敗,當孩子說出自己很失敗的時候,我們應該接續的話並不是去肯定孩子口中的失敗,而是去告訴她本身活著這件事就值得慶賀,事情頂多就是做不好或是沒有能力做到而已,千萬別把失敗這個詞往自己身上套,想幫助孩子讓自己活著有價值就要先從正面肯定開始做起,我在遙遠的國度默默替妳們加油打氣,也願所有深陷於身心症的人們都能早日走出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