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满分作文的逻辑说起
最近有篇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舆论的质疑,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该作文究竟该不该打满分(详见“光明时评”上的讨论),二是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到处开讲座出书讲授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是否有以公谋私之嫌(详见“红网”上的质疑)。不过我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并非上述质疑,而是该满分作文的逻辑问题。在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教授的评点里有这么一句话:“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也就是说,陈教授认为这篇作文在逻辑上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然而我在仔细读了该文三四遍之后,得出的结论恰恰与陈教授相反:该文压根就不讲逻辑,全篇都是在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生僻词句来强行营造出一种我的观点很权威,我的观点很厉害的氛围。然而,作为逻辑论证最重要的特点,即严谨的推理,在该文中丝毫没有看到。
如果我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我就不得不质疑陈教授的逻辑水平了。或者说尽管陈教授本人逻辑水平不错,但在他看来,最高水准的高中生写作逻辑水准应当也就如满分作文那般了。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着今日大陆中小学教育中对逻辑的要求几乎为零。这点就很是可怕了。因此,为了更好的来论证我的这些思考,让我们先从该满分作文来谈起。
首先来说说我所认知的“逻辑”究竟为何物。一般而言,我们得出某一观点,或者为了证明某一观点,所运用的最普遍的逻辑就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最严谨的推理,当其前提为真时,那么只要推理有效,结论就必然为真。如前提“人都会犯错”,“习近平是人”,结论“习近平会犯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演绎推理。而归纳推理则是生活中最为常用的推理,它是通过对同类事物的考察得出某个普遍规律来。如“我所看见的每只乌鸦都是黑色的,所以我归纳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一结论”。但是由于归纳推理的不完全性(我不可能穷尽过去未来的所有乌鸦,也许世界某处有一只我没见过的乌鸦是白的,或者未来会诞生一只白色的乌鸦),所以它不如演绎推理来的严密。而当进行归纳的样本只有很少量甚至为个例时,就会成为“以偏概全”了。比如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一种被错误运用了的归纳推理。最后我们常用的是类比推理,它在证明力上比起前两种而言是非常低的,所以学术上很少拿它来进行论证,不过在日常讨论中或者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用类比推理,因为它往往能够令我们迅速地理解事物。比如孔子就很喜欢用,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等等。不过从逻辑上而言,这类比喻性的论证是没有任何证明力的。
那么,一篇文章如果是“逻辑严谨,说理到位”,究竟该是怎样的呢?我想它应当符合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该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是清晰的。因为逻辑所要解决的就是某个存疑的问题,而如果要进行逻辑推理的话,这个问题本身应当是被清晰描述的,而非模棱两可的。比如“《圣经》中的耶和华是否存在”就是一个被清晰描述的问题,而“神是否存在”就不是了。因为前者所要讨论的对象有明确的名字,也有具体的性格特征、言语行为事迹等等。而后者的“神”却是一个虽然我们常常在用,但实际上不清晰的概念,每个人对神的认知可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回答“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你首先要做的是定义“神”这个概念。只有当你对“神”这一概念做出了清晰的定义之后,才可能开始回答该问题。
第二,该文章围绕着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严密的推理论证。这个推理包括演绎,包括归纳。而且,其演绎是有效的,其归纳是有普遍性的。简单来说,就是文章的论证是符合逻辑的,而非用一堆谬误来得出结论。什么是谬误呢?最常见的谬误有以偏概全,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假性因果,诉诸权威,诉诸大众,人身攻击等。如果一篇文章里充斥此类谬误,那么这篇文章就无法称为逻辑严谨,反之,我们就可以称其说理到位。
好了,大家清楚了我对“逻辑”的认识之后,现在就一起来看看那篇被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评价为“逻辑严谨,说理到位”的满分作文,究竟是不是讲逻辑的。
先说明下我的方法:我对该文的每句话进行了标注,然后一一作判断,看每句话的作用,它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论证?还是论证里面的前提?例子?还是结论?它是属于哪种逻辑论证?有效吗?如果一句话仅仅表达了作者某个观点,但找不到任何论证,那么我就将其称为“断言”。接下来让我来一段段来分析这篇满分作文的逻辑(对这部分兴趣不大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看最后结论)。
第一自然段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①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②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③
①属于断言。因为作者丝毫没有论证为什么海德格尔的这句话就成了现代社会的发端,这显然不是公认的常识,没有论证的话就只能是断言了。
②属于断言。且不说这里的“滥觞”用的不正确,作者根本没论证为什么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其借鉴意义,只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
③属于断言。“但面向……”虽然看似是后面结论“树上男爵的生活比过早振翮要好”的原因,但实际上不过是一句卖酷的抒情罢了。这句话也没有任何论据支撑,依然是断言。
首段是由三个断言构成的,那么这三个断言之间有逻辑关系吗?假如我们将①视为前提,那么可以推出②吗?不行。因为①说“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既然都瓦解完了,那么②就不能用“正”,“正”显然表示来自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还没有完全失去其借鉴意义。至于③也无法从①和/或②中推理出来,因为③是在进行一种比较,并得出A要比B好。所以在没有对A和B进行有效的定义和分析之前,显然是无法得出结论的。但读到这里,至少作者提出了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了,那就是我们在“树上男爵生活”和“过早振翮生活”这两种生活方式中如何取舍,作者的态度很明确,“树”要比“过”好。
但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要进行逻辑论证,就必须提出清晰的问题。作者这里的“树上男爵生活”究竟是什么?大多数读者恐怕一头雾水。而“过早振翮生活”又是什么?我们更是一无所知。除非你去找来浙江高考的作文题,你才会大概明白,作者所要讨论的问题是个人在面对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时该怎么办。可是即便你明白了问题,也依然不会明白作者的观点“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究竟是什么。
第二自然段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④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⑤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⑥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⑦
④属于断言。人类的灵魂(假定有)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这一观点并非普遍共识,后面的“不屑于……”显然是对前面观点的展开叙述,也不是论证。
⑤属于断言。把语序倒过来更清楚,即我们需要警惕……。但是为什么要警惕呢?没有任何论证。
⑥属于断言。“向来”这个词语以一种绝对化的态度令这一断言显得咄咄逼人而又易于被反驳,因为反对者只需找出一例被认可的越矩行为就足够否定这一断言了。
⑦属于断言。而且是句很空泛的断言,尤其是浪潮之巅、沉锚这类比喻性的词汇,使得作者的所指显得很不明确。
这一段的四句话又全部是断言,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同样很脆弱。假定④成立的话,⑤有一定可能。但“对超越性的追求”是否必然会导向“虚无与达达主义”呢?不一定,作者显然也不打算论证。⑥从逻辑上而言应该是论证⑤的,也就是当⑥假定成立的话,那么⑤也有可能成立。但在此之前作者需要论证“越矩的行为”等同于“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至于⑦,作者显然又是在用浮夸之词卖酷了,表面上看起来是回到了④的“别处芬芳”那里,只是将之换成了“翔实蓝图”,然而我们依然无法知道作者为何就一口咬定这别处芬芳也好,翔实蓝图也罢,还是不能算行。读到这里,作者似乎忘记了要比较“树上男爵生活”和“过早振翮生活”各自的优劣了。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其实这段都是在论证“过早振翮生活”的不可取。只是作者没有清楚表明,“过早振翮生活”就是“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就是“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就是“越矩的行为”,就是“自持立下沉锚”云云。但显然,用几乎完全不同的词汇来表述同一个论证对象,而且也没有对该对象进行清晰的定义,这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逻辑严谨。
第三自然段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⑧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⑨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⑩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⑪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⑫
⑧是一句引言。⑨是对该引言的作者评价。
⑩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类比推理,用飞翔需要借风的力量来类比人也需要依托社会来实现自身价值。当然,我在一开头就说过,类比推理在文学中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作者的意思,但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论证效力。
⑪属于断言。当然,由于作者用了“一定程度上”,所以这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断言。
⑫属于断言。一句充满着傲慢的断言,因为该断言直接评价某种观点为“傲慢”,却不加任何论证。
这一段(⑧-⑨-⑩)稍微让我们看到了点推理的痕迹。麦金泰尔的话算是一种论证,当然,引用权威来论证在逻辑上依然是不完全有效的,甚至可以归之为诉诸权威谬误。而类比推理大多时候只是一种方便理解的工具,无法用来作为论证。但最后两句作者又回到直接给断言的老路上面,我们丝毫看不到论证的痕迹。回到首段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一自然段依然是在论证“过早振翮生活”不可取,而理由则是一句麦金泰尔的话,一个没有证明效力的类比,以及两个断言,后面一个断言还特意用了“傲慢”来贬低“过早振翮生活”这种生活态度。
第四自然段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⑬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⑭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⑮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⑯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⑰
⑬属于断言。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一断言视为某种共识,虽然作者这句读起来拗口,但通俗点说,无非是讲我们对自身的期望和所追求的意义是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不断生长和完善的。这一断言没啥好驳的,但也可以说是句漂亮的废话——毕竟,没人可以脱离家庭与社会。
⑭属于断言。与前句一样,属于一句漂亮的废话。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期望和追求当然是建立在作为不同社会角色的感受基础上的。
⑮属于描述。终于,作者到这里开始描述首段里面所说的“树上男爵生活”究竟是什么了。当然,作者没准备清晰定义这一生活,他只是用了列举的方式来向读者说明这种生活:“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为了描述所要论证的对象而进行列举说明,这当然可以。但是从逻辑上而言,你必须保证所列举的事物能够完整的反映该对象。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维系爱情,这三件没什么关系的事情,真的可以完整的反映“树上男爵生活”吗?
⑯属于断言。是对⑮的评价性判断,作者用了“厚实”、“实践”这两个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概念。前者是一种感官感知上的体验,后者则是一个哲学概念。我不理解为何这两个如此不同的概念可以用来评价“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当然,显而易见的,作者在列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树上男爵生活”作出更准确的定义,那就是这种生活是“厚实的,实践的”。可是,这两个特征真的能够令人理解什么叫做“树上男爵生活”吗?显然不行,所以,作者依然没有做到我之前所提出的“清晰定义”这一基本条件。
⑰属于断言。这一句的所指模糊不清,前文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可以参照的例证,我暂且就权当是作者又一次对“过早振翮生活”的批判吧。
总体来看,这一段总算回应第一段作者挖的坑,就是何为“树上男爵生活”。然而与处理“过早振翮生活”一样,作者既没有进行定义,也没有准确描述,只是列举了男爵所做过的三件事情,就直接给了“厚实”、“实践”这样的评价。最后不忘继续给“过早振翮生活”来一刀,只是砍这一刀时又赋予了“过早振翮生活”一个新的说法。
第五自然段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⑱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⑲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⑳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21
(小计:3句断言,1句属于诉诸权威的论证方式)
第六自然段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22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23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24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25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26
(小计:4句断言,1句例证)
第七自然段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27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28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29
(小计:1句描述,1句定义,1句抒情)
第五六七三段我懒得具体分析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下面是最后的统计结果:
全文共29句。其中断言为20句,类比推理1次,诉诸权威2次,例证1次(片面的归纳推理),定义1次,描述2次,抒情和评价各1次。
也就是说,这篇满分作文对其讨论的对象没有给出任何清晰的定义,在讨论过程中没有用到一次演绎推理,唯二用到推理的还是一个作为比喻来用的类比以及一个片面的例证(以偏概全),剩下通篇充斥的都是一群名人的只言片语,一堆生僻的词藻和不断变换的指称。这样一篇文章,按照我所叙述的逻辑标准而言,至少其逻辑是只能打零分的。而浙江大学副教授,语文作文阅卷组组长却认为其是“逻辑严谨,说理到位”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于是我仔细回忆了我高中时代所受过的作文训练,又去咨询了下在读高中准备高考的学生,终于明白了高考作文所谓的“逻辑严谨”指的是什么。
第一,切题。具体而言就是文章的每一句话都或多或少与题目相关。按照这样的标准,那篇满分作文确实是切题的,尽管一大堆名人名言和冷僻词汇,但居然都跟题目有关系,这在高考作文组阅卷老师看来,就是很了不起的本事了。
第二,权威性。就是拿各种名家巨匠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背书,好比今天的官方文件开头都要说一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出的重要指示,高考作文也需要尽量找到这些权威人士,让他们的名头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虽然在逻辑上而言这叫做“诉诸权威”,属于谬误的一种。但是,放在高考作文这里,你就是“逻辑严谨,说理到位”了。
第三,辞藻华丽。不要写大白话,要尽可能用上各种漂亮的词汇(甚至生僻词汇也能够显示你的才华),尽可能使用各种文学修饰手段,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等的。这些虽然放在逻辑论证中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但是,用到高考作文上,你就是文采出众了;而如果这些文采居然都用在了所要讨论的观点上,那当然是“逻辑严谨”了。
综上所述,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高考作文阅卷组大组长,浙大副教授陈建新会把一篇明明毫无逻辑的作文评为“逻辑严谨,说理到位”了。此“逻辑”非彼“逻辑”也。
理解了陈建新的逻辑,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作为决定万千人命运的高考作文,它标榜的逻辑如果是这样一种毫无逻辑的写作技巧,那么长期以这样一种写作技巧训练出来的人,其思维能够符合我所说的“逻辑”吗?答案显而易见,这样训练出来的人,根本就不会具有逻辑思维。他们只会盲从权威,他们既无能力去反思自己的主张或立场,也无动力去理解与自己相左主张或立场的人。他们所习惯的就是混淆事物的定义来转移问题,堆砌华丽的辞藻去包装自己,运用各种谬误来说服自己,寻找权威的棒子去打压异己。
如果学生只能够接受这样一种作文训练,那么在逻辑上必然会导出这一结果。经常有人奇怪,为何今天大陆舆论场上看到的讨论完全不讲逻辑,我想,这恐怕就是根源所在。真正的逻辑训练所导出的必然是启蒙的精神,这一点容我下次再谈。
参考资料:
1、“生活在树上”,配不配满分,发表于《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8月4日。
2、给《生活在树上》以满分,阅卷组长是不是“产业链中人”,发表于《红网》微信公众号,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