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診脈之常見誤解-以脈知症。
《內經》有“工巧神聖”。《難經》引而伸之說:“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傷寒論》更有:“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
常自困惑,從小印象中的中醫神跡故事常在“脈診”上做文章(一把脈即知病人有何不告之疾…),然經典卻謂之為“巧”者而已,似乎次於“望聞問三診”。今初讀《悟道張仲景》-徐汝奇,才略知其中一二的道理。
以《傷寒雜病論》的思路來看,是有“病症”後以“脈”來辨之。意思是說,脈難以知“症”,而主要是在“症”的基礎上進行辯證才是。回到開頭,如此豈不是不需用到脈診,只憑藉症狀即可辯證者,才更為良工?
有這種觀念的好處是,初學者不會在脈象所對應眾多的“病症”上,遊走不定、無從下手。所以《脈經》才會在形容“診脈”之困難的時候說:“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可見“以脈知症”誠然是一條艱辛的不歸路啊!學子切記。
了解這些,反觀今教科書之依歸《瀕湖脈學》,則感覺其思路太過強調以“脈”對“症”,再以寸關尺分臟腑,而又回到了臟腑辯證的體系。以其中“弦脈“為例:“尺中陰疝腳拘攣”,我認為要得到這個訊息,臨床實則藉由觀察和直接問病人不是比較快?說嚴重些,也算是誤人子弟吧?
所以學習診脈的重心,在於知道”病症”之後,以”脈”辯證之。以脈診辨八綱為例,
1.脈浮=陽盛陰虛。脈沉=陰盛陽虛。寸脈過九分=陽太過。寸脈不及九分=陽不足。尺脈過一吋=陰太過。尺脈不及一吋=陰不及。
(《難經》: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難經》:關之前者,陽之動,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
2.脈數=熱。脈遲=寒。
(《難經》:數則為熱,遲則為寒。)
3.患者呼氣時,脈動較快=內虛外實。患者吸氣時,脈動較快=內實外虛。
(《傷寒論》: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等等還有許多很好的條文可以應用。而以之建立完整系統的大成莫屬於張仲景了,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傷寒》《金匱》才是!
如此抓住“脈”的原則,以作為辯證依據者,實際才是可以臨床容易應用的東西不是嗎?
參考:《難經》、《內經》、《脈經》、《傷寒論》、《瀕湖脈學》《悟道張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