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就開始的零接觸社交文化 ,讓溝通技巧與同理心將成為階級特權
為那些最有可能寂寞的時刻,強化社交網絡,社會框架也就會被強化 — — — 菲伊‧邦德‧艾貝蒂 Fay Bound Alberti
在了解人際關係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我們正處在一個什麼樣獵奇的大環境之下 — —
大多數人都很孤獨但不願意承認的世紀
最近有非常多的學者與作家出版關於孤獨如何變成現代的流行病的研究與書籍,呼籲政府與社會正視「孤獨」這個問題。英國首相於2018年甚至任命了一個官員職位叫「寂寞部部長Minister for Lonliness」。各國都提出了自己國家人民高比例覺得自己很孤獨的數據 —
在荷蘭,幾乎有1/3的人民覺得自己很孤獨;在瑞士,每五個人中就有兩人覺得自己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瑞典則有1/4的人口說自己經常感到孤獨;八個英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連一個可以依靠的親近朋友都沒有;許多日本的高齡受刑人故意犯罪入獄來獲得他們在原本的生活中無法獲得的社群生活;52%的紐約人說他們的城市是個孤獨的生活地點。
我們是怎麼讓這個世紀變成一個最孤獨的世紀?
科技與社群媒體當然首當其衝被檢討… 我們的注意力被竊取了,我們不再關心身邊的人。手機裡的東西不僅讓我們不再對真實世界感興趣,還用煽動人心的內容讓我們的憤怒跟忌妒心燃燒。我們越來越有表現慾的同時,表現的卻不是真實的自己,同理心也對應下降。
每個人好像都很忙、很急、專注地要精進自我、證明自己,以致沒空停下腳步聊兩句。無禮、短促、草率、冷淡是沈浸於自己世界的都市人的模樣。
疫情前就開始的零接觸社交文化
無人便利商店讓我們不再有機會跟生活圈的店員聊兩句;Ubereats / Foodpanda 讓我們不再想去餐廳吃飯然後遇到有好感的服務生;在中國大多數餐廳都可以在座位上掃碼點餐付款與店員零互動;我們不用去瑜珈教室或健身房也能在 Youtube 上跟著教練練習;Zoom 讓我們不再跟同事相處只在必要時刻開會溝通;串流平台讓我們不用再去電影院;連跟人一起吃飯都有吃播主在螢幕前陪我們….
我們的日常越來越剔除人性。這樣的環境,在疫情前就讓我們連基本的社交機會大幅減少;在疫情發生後,這些科技當然帶給我們的生活很大的方便,但當我們漸漸習慣與任何人都零接觸後,我們要怎麼找回與人接觸的機會、進而提高機會讓自己遇到合適的人呢?
⎈ 在這裡「適合自己的人」除了情侶關係以外,更包含適合跟你一起工作、運動、聊天、耍廢的人等等。
孤獨且零接觸的時代讓所有人都無所適從
孤獨並非來自周圍沒有任何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他人認可 — 榮格
有時候覺得自己跟這個社會格格不入;跟別人的節奏好像不太一樣。喜歡的人、事、物 好像也很難總結成一個類型;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等待、看緣分。很多時候身邊的人會覺得你很奇怪、很挑、還在找方向。你不像一般人,你不妥協,也很敢嘗試不一樣的事情。
你在某些時刻或事情上,像一個漫遊者 (Wanderer),默默的觀察著大家,探索不同的可能…
Wandering outside of the system
你可能正身在體系之外,不在大公司工作而是在co-working space 探索著可能性; 你可能沒去學校上學,而是在家自學,提早探索學校以外的世界
Wandering outside of town
你可能正在舒適圈之外,在陌生的城市裡旅行、跟自己相處。住著有質感的青年旅社,希望能聽到不同的故事
Wandering outside of time
你可能常常走在時間之外,在所有人都睡著的半夜12am後,你在酒吧想看看有沒有人跟你一樣喝著 gin-based的酒;在深夜咖啡館跟你一樣咖啡永遠不加糖;在不同的辦公室裡跟你一樣在加班奮鬥;在誠品書店裡跟你看著同一本書
你是創業者、freelancer、遊牧民族(Nomad/expat)、旅人、加班的人、失眠的人、喝酒的人、喜歡半夜看書的人、總是想很多的人…
走在常態之外的你,是不是常常相信別人比較受歡迎、覺得別人的局比你多;你可能也是FOMO患者(錯失恐懼症)很怕在第一時間錯過大家都在討論的事情;你更喜歡IG上你營造出來的自己、螢幕上那個永遠成功/開心/人緣好的你。
因此你常常懷疑自己的各種人生選擇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是正確的,為什麼你還總是活在焦慮中?為什麼你還是常常感到孤獨?
當我們越是把自己商品化,就越有可能感覺沒有人認識或喜歡IG帳號背後那個真實的自己。
這就是我們與其他人,真實連結斷掉的地方。
持續活在手機裡的後果 :溝通技巧與同理心將成為階級特權
賈伯斯還在的時候,他教育小孩最有名的方式就是限制他們在家使用科技產品;比爾蓋茲則是等小孩滿14歲以後才給他們手機並訂下嚴格的使用時間。美國矽谷的各種高收入家長正在為他們的小孩打造無螢幕的生活,例如:把小孩送去華德福學校(類似森林小學,以體驗式教學為主)、與保姆的合約中加上「保證不會在小孩面前使用手機」。
這些菁英份子看到了什麼危機?
1. 手機偷走大部分的時間,讓溝通技巧的使用下降、人們變得不會察言觀色了
2. 無時無刻的分心則是讓同理心大幅下降
溝通技巧與同理心,是人類在現代社會生存與出類拔萃必須要具備的技能。所有我們認識的大老闆、富有高影響力的人、特別會說故事的人、能在台上生動的傳達自己意念與情緒的人,都在表現他們的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並懂得察言觀色,隨機應變。
溝通技巧與同理心的訓練與累積,沒有別的方式,就是從小到大我們跟其他人類面對面互動所學習起來的。真實的互動、在學校與各處跟不同的人相處、觀察每個人的表情、特質、與反應,然後反思,並認識我們自己,上一代的人類是這樣長大的。從真實的相處中,我們學會如何表達自己對方才聽得懂,我們學會同理別人,了解每個人的背景不同、年紀不同、經驗不同,而多一點耐心持續溝通。
因為「不同、不了解」而歧視、霸凌對方的事件,100% 絕對是因為無效溝通、且缺乏同理心所導致的。而這個世代的生活方式正加速惡化這樣的文化。
經濟學家與作家 諾瑞娜 · 赫茲曾在書中提到 —
「在這個時代,最有錢的家長正積極嘗試限縮孩子使用螢幕的時間,最頂尖的大學則開設察言觀色的課程,然而我們不能容許新的分水嶺出現,使得有錢的孩子更懂得培養同理心與溝通力,貧窮的孩子則面臨越來越不擅長溝通的風險。」
我們現在能做些什麼?
內容成癮浪費時間與注意力,逐漸消失的溝通技巧與同理心的我們,能怎麼改變現況呢?
/ 1 / 讓手機成為協助你的工具,而不是拖垮你人生的絆腳石
- 工作溝通回訊息
- 與重要的家人、朋友維繫關係與關心
- 拓展自己的視野與知識
- 拓展自己的社交關係,認識新朋友
光是以上4個目的,就夠我們忙的了。想一想,你在右滑朋友們的限動時,你獲得了什麼?大概就是想無腦放空一下,只是這個「一下」會不小心變成一小時。面對IG/FB上那些令我們又嫉妒、又自卑、又使不上力、永遠追不上最新消息的媒體內容、朋友們永遠精彩的動態、明星永遠完美的生活,我們要開始很有意識的去掌控花在上面的時間與目的。
/ 2 / 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同理心
試著跨出同溫層,跟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對話。這件事情對很多人來說是困難的。相信大家偶而會在IG訊息裡收到陌生的訊息,如果是女生收到陌生男子的訊息,第一警戒心就會提升,覺得對方說「約嗎」就是在騷擾自己;如果是男生收到特別漂亮的美女傳來的訊息,大概也會有個警戒心覺得對方要詐騙或是找長期飯票。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人可能正是沒有溝通技巧的那群人。他/她想認識你,但他不知道用什麼其他的方式能引起你的注意。
在沒有真正與對方溝通,並了解對方的動機、以及他/她為什麼要有這個動機之前,可以試著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把他的話聽完。聽完後如果覺得他實在不適合繼續跟自己交流,可以直接與對方溝通「我們可能不適合繼續聯絡,以後等我們的社交需求一樣了,再交流會更有效率」。
然而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是以「撻伐、封鎖、霸凌、八卦」這樣比較負面的方式在處理與自己社交需求不同的人。這個時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大家試著練習去同理同溫層外的世界。
/ 3 / 讓自己與其他人面對面互動的時間增加
當一個朋友介紹另一個朋友跟你認識以後,有多少機率你會再次把對方約出來好好的聊天,認識彼此?如果你的生活裡比較少有機會透過朋友認識新朋友,那你得為自己創造這樣的機會。面對面的交流,你能看到對方的表情、感受對方的氣質與語氣,在這樣的場景下,絕對能讓你的臉離開手機一至少一小時,好好的了解彼此的故事是什麼。
如果人類不與其他人分享知識與情感,就會覺得孤獨寂寞。人們想說出自己的故事,我們都想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很重要,我們觸及了彼此的人生 — 維偉克莫西 Vivek H. Murthy 美國第19任公共衛生署長
ZIMA的設計理念正希望幫助大家達成以上三點
首先,我們拿掉了所有一般社群/社交平台會帶給用戶焦慮、自卑、上癮的功能與特色:
- 不給你受歡迎程度的比較:ZIMA上沒有粉絲數/view數/like數的統計,你不用再為自己不如人的數字而覺得自己的影響力不如人。我們深信每個人天生就在影響著身邊每一個人。
- 以你此刻想聊的話題為主:不用放自己大大的照片,不管你長什麼樣子,在ZIMA的地圖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你想聊的事情會幫你找到也有興趣的同類。
- 以你是什麼樣的人為主:不用交代自己的年齡、學歷、職位,與其先入為主的比較這些空虛的社會標準,你的談話內容優先。
- 有空再說、只需要你的零碎時間:不希望用戶成癮,超短時數的限動,我們希望你能在拋開各種社會枷鎖後能與另一個人有好的聊天過程,就這樣。
以上平台的特色有機會能夠創造出一個什麼樣的文化呢?
- 沒有網路霸凌/沒有酸民:ZIMA不是內容平台,而是即時交流的平台。這裡沒有留言機制,不管你發了什麼文在ZIMA上,沒有人會酸你或肉搜你。儘管說吧。
- 踏出同溫層:你能夠在零碎時間立即沒壓力的與不同城市、不同圈子、不同年齡的人即時交流。
- 找到同類:創業的你、freelance的你、遊牧的你、旅行的你、加班的你、失眠的你、喝酒的你、喜歡半夜看書的你、總是想很多的你… 不同的狀態與時間,你都有機會能遇到同樣狀態的同類。
- 愛上手機外真實交流的體驗:疫情過後,ZIMA將展開跟不同的青年旅社、咖啡廳、酒吧等場域的合作,我們希望能因為ZIMA,陌生的我們面對面chit chat的機會能變多,溝通技巧變好了、同理心變高了,看看生活因此會有什麼不一樣。
ZIMA想像的目標世界是什麼樣子?
人類有兩種最基本的渴求:自在的做自己,以及自在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 Parker J. Palmer 社會學家兼作家
一般談論人際關係的文章從未討論過,但可能是最關鍵的,那就是:
「找到最自在的自己」
我們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我們想試試看,幫助大家在人際關係上,找到最自在的自己、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而自在的關鍵
「不是找到 The one,是找到 The kind (同類)」
就像榮格相信的 —
孤獨並非來自周圍沒有任何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他人認可 。
我們相信如果可以讓大家都更有效率的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每個人都會活得更快樂一點點。在茫茫人海中,你要怎麼找到你的同類?這就需要科技的幫忙了。
想像一下,你特別喜歡一種冷門的動漫模型,你好不容易買到了,但目前的親朋好友中沒人能跟你分享這份興奮。你登入到ZIMA上,告訴你的AI小分身說,你想找到也喜歡這個動漫模型的同類,它回覆你:
目前地圖上閒著並且也對這款模型有興趣的人,我已經幫你讓他們在地圖發亮了,你可以隨時發送訊息給他們。另外有 7位不在線上,我會在他們上線時通知你。
另外,身為你的分身,我了解你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一開始會比較害羞。你跟他們其中一位開啟對話框後,我會讓你知道最適合你們倆溝通對話的方式與眉角是什麼:)
你不用因為想找這款模型的愛好者,到處敲別人,還因為被誤解為宅男癡漢而被封鎖。
社交歧視將不再存在,因為你能夠因著不同的社交需求與動機,立刻找到有同樣動機與興趣的人。在這樣的世界,每個人都能愉快的與陌生人交流並且不覺得自己是被打擾的。
接受善意與關懷的一方會感覺不那麼孤獨,但其實對他人付出善意和關懷,以會產生類似的效果。2000年開始的許多研究都發現,對他人付出善意和關懷有助於你的身心健康、甚至擁有「助人者的快感」。
在這個最孤獨的世紀,我們不僅需要被關懷、也需要機會關懷別人。
我們希望ZIMA是這樣充滿善意的地方,不管你的社交動機是什麼,我們都歡迎你,並且會盡力研發 AI 技術協助你找到你需要找到的人際關係。
至於這個龐大的計畫究竟何時會完成,請延伸閱讀 ZIMA 的社交進化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