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受內向、高敏感又憂鬱的自己?
內向、高敏感、憂鬱,這三個概念,既同時出現在我身上,也彼此影響著。
很多時候,我會受它們影響,而給自己較低的評價;我也常常搞混它們之間的定義和產生的影響,而對自己產生錯誤的期待;還有很多時候,我不敢承認它們是我本人的一部分,從而產生想要擺脫它們的想法。
我在想,仔細區分這三個概念以後,應該可以釐清哪些是難以改變的人格特質,哪些是可以改善的主觀感受/想法,最終,可以更清晰地畫出自己的形象。
會有「釐清」的想法,是因為前不久去體驗了英文冥想,又恰好做了人格測試,發現自己有許多和他人同與不同之處,也發現自己在沒有以他人為參照時,並不是很能明確地說出自己是怎樣的人。
我相信自己不是唯一茫然的那一個。
所以查了一些説明釐清和識別的資料後,也整理成播客與文章和大家分享。
榮格說 :「人都會隨著時間和經歷產生改變,沒變的部分,就是本質的人格。」
不要想著能完全改變自己或他人,但我們可以瞭解完自己不變的部分是哪些以後,去試著做補充和平衡,就有可能做出更好的決定,發揮自己更多潛力。
一、內向
在 MBTI 人格測驗中,榮格用「能量來源」來區分外向和內向。
也就是說,外向的人透過和他人聊天來獲得能量,往往可以越聊越嗨;內向的人則是和別人聊天完會覺得累,需要一段獨處的時光才能恢復能量。
而外向或內向,其實並不代表我們的社交能力,一個內向的人,也可以在社交場合中當一個耀眼的花蝴蝶。
只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內向的人,硬要把自己培養成外向的咖,就會加倍困難+痛苦,我以前就是這樣~
以前雖然知道自己內向,但是並不知道是 90% 的內向,直到 9 月底重做 MBTI 測驗,且瞭解完內向的定義後,就,對自己更寬容了,內向的人就是很需要獨處的時間,天然地會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這是我們充電的方式。
ps, MBTI 常做常新,有個別中間傾向的數值會隨經歷而改變,但從內向到非常內向的轉變也是我自己始料未及的。
像我如果跟喜歡的人講完話,就是疲憊而滿足地睡著;而如果跟一個人講完話,回到獨處的場景會莫名生氣或低落,我才會知道自己不喜歡剛才講話的那個人。但是在社交的當下,我自己是感覺不到的,相信對面的人也不會感覺到,甚至可能以為我很欣賞他。
所以說,社交技巧可以騙人,但是騙不過時間。做完測驗以後我就放棄勉強自己跟不喜歡的人 social 了 (不是)
而且我一整天不講話也很快樂!像聽有的素人主播越錄越嗨,我總覺得很厲害。
我在想,跟別人講話的時候,不管我喜不喜歡對方,我都會無意識地花很多精力去捕捉對方的情緒狀態,會覺得自己有責任要去接住對面的人,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在乎。以前也有被朋友講過對什麼都不在意,所以也想著要改善自己的態度。也許放下這方面的顧慮,我也就能更享受對話的狀態吧。
需要注意的是,內向不等於社恐。以我的角度來說,社恐是個太泛的詞,為什麼會對社交產生恐懼呢?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內向,也可能是社交技巧不足,還可能是過去在社交場合有過不好的經歷導致對自己不自信…種種可能造成社恐,但是不同原因需要不同方法去解決。
像內向的話,頂多就是講完話回家多休息,不可能硬把自己掰成外向;如果是社交技巧不足,那就多看一些相關的書或文章來加強社交技巧。
所以只知道自己社恐是不夠的,還是要刨根問底,才不會想去改變那些沒法改變,又不去注意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
二、高敏感
來自美國心理學家 Elaine Aron 提出的概念,和 MBTI 測驗類似,只要搜 HSP (Highly Sensitivity Person) 就有很多免費測驗可做。
打個比方來說,高敏感人群就像是一個很厲害的接收器,什麼聲音都可以收進去,感官和想法都更加敏銳,相對就會受到更多細微聲音的干擾,所以高敏感人群常常被說太敏感 (貶義)、想太多。
高敏感人群也有很多不同體現方式,有的人可能對氣味敏感,有的人對聲音敏感,可以參考測驗選項有個大概瞭解:
- 不喜歡待在刺激過多的地方,比如遊樂場、大型超市、運動會
- 那些似乎不會打擾別人的聲音卻給我帶來很大的困擾
- 喧鬧的聲音,刺激的味道和強烈的光線都會影響到我
根據 Elaine 的研究,世界上可能每 5 個人就有 1 個人是高敏感人,而高敏感人中大概有 30% 是外向人,可以說,高敏感人和內向人有很高的重疊但它們不完全一樣哦!
且高敏感也不是女生才有的特質,研究顯示男女比例接近 1:1,只是男生可能隱藏得更深,或者受社會刻板期待不好意思承認。
以我個人例子來說,我的高敏感測試有 122 分,我也一直知道自己蠻敏感的,比如彈琴會哭、看電影會哭、太餓也會哭,我的淚腺就像水龍頭,很容易被打開。
但我也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崇拜的藝術家們很多都纖細敏感,所以沒有特別因為自己的敏感特質感到羞恥,只是偶爾擔心自己會像蕭邦那樣因為太過多愁善感而死得早…
就我所知,大陸有一個常見形容詞叫「矯情」,就是說一個人太多愁善感或者考慮太多,往往是一群在生活上不尋求突破的人,拿來形容另一群在痛苦中謀求掙扎和改變的人,甚至很多語境下,父母也會嫌棄孩子太矯情,這當然有社會發展的時空背景,但也確實有一群高敏感朋友受到這個詞的束縛,而長期不敢直面自己高敏感的特質。
我沒有這方面的經歷,但是代入了一下,確實很容易因此覺得自身的敏感是種要改進的「毛病」。
這邊想說的是,高敏感很難改掉,科學表明,HSP 型人的鏡像神經元會更加活躍,鏡像神經元是幫助人感知他人情緒用的。
超強的感知力,對創作、溝通還有許多事情,都是一大助力。接受我們的特質,也要相信我們一定可以透過練習,更好地掌握這份天賦,而不是花更多徒勞去抹除它。
需要注意的是,高敏感人如果沒有好好正視自己天賦的同時守護好自己的邊界,就可能變成討好型人格,就會活得很累。
討不討好可以改,高敏感卻是一直都在的特質,分清楚就是進步的開始!
三、憂鬱
這裡討論範圍主要包含醫學上確診的焦慮、躁鬱、憂鬱等症狀,一般是超過一定時間的連續極端狀態才會有確診的可能,如果只是暫時的情緒低落不用太自己嚇自己!
我在大四確診重度憂鬱,之前以為只是因為難過到無法控制心情,所以才會產生一些想要結束生活的想法,由這些想法催生出一些會感到疼痛的身體反應。那既然我吃了藥,人為地添加了一些血清素和多巴胺,整個人應該就會漸漸好起來吧。
吃藥確實會漸漸好起來,不過最近看書也才發現,憂鬱症不止影響激素,還會導致憂鬱人群的大腦掃描切片和常人有大不同,影響範圍有──
- 前額葉、緣葉系統血流減少,會影響認知、情緒控制,可能導致憂鬱、煩躁、畏畏縮縮、持續低落。
- 額葉、海馬回、杏仁體中心核體積變小,會影響注意力、記憶力,導致行動力遲緩、記憶減退、焦慮等等。
還有一個愛丁堡的研究顯示,憂鬱症人群的大腦白質完整性明顯低於常人,白質是中樞神經組成元素,主要控制大腦神經元共用訊號,協調腦區之間的正常運作,但憂鬱症是如何導致這些變化呢?目前原因尚不明。
白話就是,如果長期情緒低落沒有及時人為干預,大腦體積變小的部分很可能會持續縮水,最終吞食掉記憶力和自立更生的能力等。而這些反應是不是可逆的?科學家們還無法確定。
所以憂鬱症其實不完全是某本書上寫的「一場心靈的感冒」,它從情緒開始,漸漸涉及到激素、神經傳遞和大腦的部分,最終影響全身,因此有很多憂鬱人群會產生軀體化症狀,即器官本身沒問題卻會感到疼痛。
但是到 2021 年末,依然有很多人不敢吃藥,或者不敢去看醫生、害怕被確診、害怕自己得了「絕症」,其實人人都有低落的時候,如果做了很多理當自己會快樂的事情,心情仍然沒有回到平穩狀態,還是要尋求外界的幫助!
看醫生、找人聊聊、吃藥都可以,就是不要自己撐著,放任大腦的某些部位越來越小。
至於憂鬱症對我來說,有產生過的一些症狀是記憶減退 (所以養成了做筆記的優良美德)、失眠、耳鳴、手抖、味覺喪失、對快樂的感知降低等。
大部分症狀在我排除掉生活的壓力源後已經小了很多,我也有努力多用方法去加強自己對快樂的感受力,比如說全情投入、調動五感、快樂聯想等等,像是在陽臺吃飯很快樂的時候,我想讓這個快樂更多、更充盈一點,就會放下腦子裡還在想的一切事情,去聯想陽臺、吃飯帶給我的快樂或者類似的電影和音樂。
嘿嘿,這個方法是我自創的,但是原理類似正念,總之就是練習和腦內的想法做朋友。
四、後話
自我剖析了大半天,主要就是注意區分可改變和不可改變的部分,認識它們、區分它們,就能接受它們。
不要試圖扭轉一些本質的東西,努力加強可以精進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誠實。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