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榮冰室事件聯想起...
光榮冰室的「不招待中國大陸人」的事件,引發平機會的可能歧視警告,然後再引起各種爭議,是語言的隔閡,是文化的差異,還是中港矛盾的現象提升至另一個層面,都已有不少文章流傳,我倒想起在加拿大發生過的類似事件。
首先,加拿大是一個雙語國家,法定語言是英文和法文。理論上政府的文件,表格,道路標誌都應該用雙語顯示。不過除了在𣁽北克省之外,只懂法文不懂英文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其他地方的移民漸多,法文的應用也越來越少。所以在多倫多的公共交通上,只有英文廣播,沒有太多人有異議。同樣,在𣁽省,只有法文,沒有英文的。各自維護自己的文化傳統,沒有甚麼爭議。滿地可是𣁽省首府,也算是國際城市,好歹也是曾經舉辦奧運的城市,是𣁽省唯一有雙語的城市。後來𣁽人黨上場,修例要全省商舖不能再用英文店名,全部改成只有法文。我們不是住在𣁽省,不算有甚麼影響。而幾次旅遊時,一般可以用英文溝通,倒是留意到唐人街的店舖,除了法文名字之外,多有中文店名,可能是一種豁免吧。
加拿大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鼓勵移民保留自己的文化,因此一旦人多了,便聚成社區,我們有小希臘,小意大利,小印度等等,規模相當,重要節日還有各式各樣的巡遊慶典,相當熱鬧。而當華人社區越來越大,連帶多倫多的週邊城市也發展起大量華人聚居的規模,於是大型的全華人商場也有需求,有超市有戲院,然後各式店舖,自然也有大量不同的餐廳食肆,香港模式的生活就在咫尺之間。華人社區當然高興,連當地官員也笑逐顏開,因為自己的城市得以發展,資金流入。
其中一個比較多華人聚居的城市叫萬錦市(Markham),其中一位市議員探訪其中一個華人商場,在一間粥麵舖逗留,後來跟記者提到,那粥麵舖的餐牌沒有英文,只有中文,不知是不是不想我幫襯。大概算是一點幽默吧,誰知道卻引發軒然大波,被指控歧視,市議員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不肯道歉,還回應說這裡是加拿大,英文是法定語言,結果被上綱上線,被咬住唔放,她自覺沒有做錯,拒絕道歉,最終辭職以平息事件。這已是發生於廿多年前,現在想起來,其實會不會是中共大舉滲透其他國家的前奏呢?
此後,華人參政的人數漸多,華人人口在多倫多隣近地區已是第二大,因此有聲音進入議會是無可厚非,一些華人社區的關注事項得到正視,和其他族裔團體交流意見,增加彼此了解,這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我也是很後來才知道(我在2014年9月回流,他們在那年的十月一日首次舉行那升旗典禮),原來在多倫多週邊有五個城市,在中國國慶期間,在市府及省政府大樓升起中國國旗慶祝!這是一個非常荒謬的舉動,即使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鼓勵移民保存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我亦相信其他社區如小希臘,小意大利等,在他們的國慶日會有慶祝活動,但也只會在自己社區內,或許也會請那區的區議員(理論上很大機會是同鄉)參加,這些都可理解,但要在市府大樓外升起別國國旗慶祝他們的國慶,不管你多包容,也是匪夷所思的。而且世界上有百多二百個國家,何以慶祝某國而不慶祝另一國?又反過來說,你可否要求在七月一日,在人大會堂升起加拿大國旗,慶祝人家的國慶?不要說做,想一想都會被謾罵,說成是分裂國家,喪權辱國,千夫所指了。甚至退一萬步,香港特區成立日正好和加拿大國慶是同一日,那麼在金紫荊廣場升旗禮時,順便加進加拿大國旗,以示友好和親密,有多少人可以接受?
不過,多謝香港去年的反送中運動,在國際社會引起很大的廻响,大家都看清中共政權的真面目,很多政府也重新審視自己國內的情況和漏洞。在去年的十月一日,有兩個城市已取消在市府升旗的慶祝,而在多倫多市政府前的一次,市長拒絕出席。而在萬錦市,首次有團體提出質疑,在升旗禮中抗議,需要警方分隔兩方。有議員提出修例,只能在特別情況下,例如該國官員官式訪問期間,才可以在市府大樓懸掛外國國旗,但剛在上月底審議,以8票對5票被否決。議會內四位華人,全投反對票,正正左右了大局。市長亦辯稱,市府場地是對公眾開放,任何人都可以申請使用,不知台灣人會不會申請在雙十節升起青天白日旗呢?亦有議員申辯,升國旗只是文化活動,不是政治活動。那雙十節升旗是絕對可行了!
以前大家可能不以為意,但香港在過去大半年的抗爭,正正暴露了中共的滲透,無處不在。而疫情發展至今,各種瞞天過海,強詞奪理,有仇必報的舉動,大家是有目共睹,相信國際關係將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真的還有人看不到真相,或者仍選擇視而不見嗎?
除了國旗之外,國歌也可以引起自豪感,激昂情緒,在悲劇發生的時候,亦有撫平傷痛,團結國民的力量。在2014年10月底,有槍手闖入渥太華國會山莊和軍人紀念館,和當值守衛及軍人展開激烈槍戰,槍手及一名軍人喪生,震驚全國。隨後的星期六,在多倫多,渥太華和滿地可的三場冰上曲棍球比賽,透過直播,三個城市大合唱國歌,以悼念這次悲劇。
我們雖然說是生活在一個相對太平的盛世,但和平與公義,從來是得來不易,而且時刻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