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專業的來說說有關於能力與自信間的關係~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原名是叫做〝鄧寧-克魯格效應〞是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在1999年提出的,達克效應是簡稱,是一種自我認知產生偏差的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有些能力偏差或不足的人,容易因為無法認知自己的不足,而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自己其實比現實所知中更為優秀的現象。
那麼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
能力欠缺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不能準確評估自身的能力。反之,非常能幹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假定他們自己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別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但能力欠佳的人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並不比能力較佳的人高。
而且根據鄧寧和克魯格的實驗中首次觀測到這種偏差,他們透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
1.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2.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3.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4.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所以鄧寧和克魯格認為這種效應是由於能力欠缺者的內在錯覺和能幹者對外界的錯誤認知:
「無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自我的錯誤認知,而極有才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他人的錯誤認知。」
其實現在生活中,很多人陷入這種效應而不自知!因為比較的心理,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常常也都會因為略懂略懂就覺得自己就是比別人懂,比別人瞭解,進而生這種錯誤認知偏差忽略自己的無知。或是因為各種面子問題或好勝心而錯估自己的能力高估了自己,認為自己應該是高於平均水平以上的人。像這類都算是中了達克效應的現象。
就總是以為自己的知識量足以輾壓所有人。
但實際狀況可能就是像上圖那樣啦~我以為我知道的跟我實際知道的知識,其實還是有差的~而這種現象就如同上面所說的認知偏差,不自覺地認為其實我比想像中或現實中優秀這樣。這種狀況應該大家都經歷過~
比如說考試的時候:「我覺得我能考滿分!我寫的都對!」結果成績出來才發現事實不是我想像!(攤手)對~中招了~
又比如一群不知道不知道尾的空降部隊~仗著已知的知識在不先去瞭解狀況之下就開始覺得自己說的對,自己觀點最棒,大家應該都要照他說的做之類云云。
再比如抓個幾個點就無限放大一副我最了不起的樣態等等,都是中了達克效應的招啦!
其實啦~還是有辦法可以避免掉一直陷入這種狀態,不過這就要當事人自己醒悟了!比如時時保持學習新事物的姿態,你會覺得學的越多~就會發現「當你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也會越認識到原來事情不是只有自己知道的那樣。或是放下身段請求別人指正或提出對自身的建議之類。再比如找一個你認真覺得他就是在某個領域上比你懂比你強的人去思考去學習。就像
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當你願意放下身段坦承自己的無知,才會願意再去學習去開拓眼界,虛心接受別人看法,避免又因為達克效應產生的過度自信招來的危險。
好啦~其實達克效應主要說的就如同維基百科所說:這種效應是由於能力欠缺者的內在錯覺和能幹者對外界的錯誤認知:「無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自我的錯誤認知,而極有才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他人的錯誤認知。」(對又提一次)也就是說不只能力差的高估自己,能力高的低估自己,這些都算是達克效應的現象。但低估自己的就算了~最怕的是高估自己的人因為自信心爆棚而無法聽進旁人的勸導~那就真不好了!雖然這種人在社會上應該不少就是了...就如同達爾文所說的〝無知要比博學更容易產生自信。〞
其實啦~這個部份真的很難去界定。畢竟主觀意識也有很大成份在,不過好像真的還是有不少人是陷入這種狀態,不管好或不好。只希望大家能多多注意一下自身的狀況囉~好啦!以上就是我很不專業的科普,希望高手們不要鞭的太厲害XD謝謝觀賞的各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