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艱難
起源於歐洲的工人合作社雖屬「舶來品」,而且中央內政部及各地方政府均設有主管機關執行合作社扶助與指導工作,但是根據資料顯示,2016年底全國勞動合作社總數僅351社、社員數1萬5,872人,相較同期全國1126.7萬名就業人口,反映勞工即使處在惡劣的就業處境,卻對勞動自治不感興趣!此現象也引出一項困惑:若工人合作自治真是解放勞動的完美原型,何以目前組織率及社員數卻出奇低?從社會接觸經驗來看,勞工集體不選擇,可能是經濟及社會性壓力的權衡比較結果,例如唯恐受到資本的彈壓便是導致勞工參與工會意願偏低的主因之一。換言之,完美的合作模型與實踐經驗的矛盾點看似受制於政策及資源缺乏等外部因素,也可能是受到勞工集體意識所影響。因此勞動合作社能否成為解放勞動商品化的務實工具,必須從工具理性的角度重新理解合作組織內的勞動意識,也就是回歸勞工的行動者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