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Elize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010 | 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学习笔记

Elizen
·

前段时间给嘟嘟报了一个早教中心。用他们的说法,叫「家庭俱乐部」。一套教育体系和理念,一些音乐启蒙、动手动脑的课程,相比纯粹的早教机构,还是显得非主流。它提供的是公共空间,社交属性,新的组织结构等等一些小众的变革。正是这些地方让我想去看看它是不是未来教育可能的样子。

在早教中心玩耍的嘟嘟

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没有放松,因为它是真正的大事。但也绝不会拿着传统、老一套甚至是自己的经验去做判断。可以肯定的是,教育的变化已经开始,有些我看到了,有些我还不了解,但潮水终将改变方向。

看到得到发布的《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我也是第一时间找来听一听。发现之前了解到的一些零星碎片,渐渐通过这份报告清晰起来,有了脉络,有了格局,依稀有了一点方向。新一代的孩子们,在社会分工如此精细、系统化极度复杂的新社会中,得到的教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值得深思。我也试着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了这份学习笔记。

全球都在面临新的教育挑战

我们从小都在一个教育的闭环系统里,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有人选择工作,有人选择继续深造,去读研究生、博士生。但吊诡的是,这一套看起来完备的教育闭环,似乎和社会分工是脱节的。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在高考之前,学习到的所有知识,都是硬化的,刻板的,书面的,我知道数学公式,文言诗词,英语语法,我会解题,会做卷子。一切行动只有一个目的,在高考上取得高分,然后去上一个好大学,好像就完成了一辈子最重要的选择。在高考结束之后,我突然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可以去上大学了,但是需要选择一个专业。专业?我之前学过的一切知识,都解答不了这个问题,我根本不知道大学里有什么专业,这些专业要学什么,学成之后出去做什么?所谓十几年的学有所成,现在需要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解决掉这个无从下手的问题。

当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长辈的意见,长辈的经验和社会的需求。

我有三个舅爷,恰好都算是有些文化的人。第一个告诉我,要去做农业,我们省是农业大省,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业才是根本,好笑的是最后他推荐的是园林设计专业。第二个,是一位建筑设计师,所以告诉我,要学建筑设计。第三个跟我说,你得看看现在什么专业好找工作,计算机啊,要学计算机。我自己呢,倒是有点儿想法,律师和记者,前者是港剧看多了,后者是希望能去 NBA 的现场见见偶像。没有任何规划,完全是胡来,最后选了一个看起来很容易找工作的专业,就拎着铺盖卷去上学了。当然,四年大学时光重新塑造了我,那是后话了。

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根据沈祖芸的统计,从 2015 年到现在,4 年时间里,我们国家实际撤销专业 924 个,新增专业将近 8000 个。我们都知道现在新行业的诞生、新岗位的更迭速度在加快,但绝想不到有这么快,快到你如果是一个大学生,很可能刚毕业,所学的专业就没了。学校里学的工作中没用,职场上需求的学校又不教,焦虑自然来了。

放眼全世界来看,情况差不多,各个国家,各个阶层,都在焦虑。今天你无论分数考得有多高,专业学得有多深,如果不能到真实世界里去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复杂的问题,不能将所学转化为应对一个个挑战的解决方案,那就会不适应。

对于一个中文系毕业生来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作文大赛,你遇到的挑战,都是类似于给某某产品写个文案,给某某公众号写篇文章,给领导的某次演讲做个PPT这样的事。这些事单凭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与产品经理沟通,需要研究公众号面向的受众需求,需要站在领导角度换位思考等等。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知识的门类和专业分工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对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

所以沈祖芸在报告中总结了现今教育迎来的最大挑战: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为本,让每一个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核心素养。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素质教育?我也很怀疑,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如何真正地应对这些挑战。报告中提到了七盏灯,组织、空间、教育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育目的和评价体系。只有这七盏灯联动起来,才是在符合教育规律的轨道上进行探索和变革。

教育的七盏灯

  • 组织

学生在哪里受到教育?学校和家庭。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呢,看起来这是学生的改变,但根源上,是学校这个组织的系统变革。

先说我们熟悉的学校,它们大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把知识用集约化、高浓缩的加工方式,按照学科门类一一灌输到学生的大脑里,再把学生当作产品,通过流水线批量化“生产”成标准规格的人。希望它们进行变革是很困难的,它意味着组织里的每个人都要打破已经习惯的舒适区,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大家都对北京的学区房和海淀妈妈有所耳闻,有一个例子是,一个四岁的孩子,有 1500 的词汇量,够不够?家长回答,在美国是够了,在海淀,不行。我也窥探了一下学区房的情况,结论是,以我的经济实力,想住的体面一些,学区房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北京有两个机构,既满足我对于学校的期望,又不需要考虑学区房。一个是一土教育,一个是日日新。这两所学校,都在沈祖芸的报告中提到,她称它们为小微学校,恰好这也是她认为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的一种趋势。

在美国,她走访了一所名叫 Tinkeringschool 的学校,总共 30 多个6-15 岁的孩子和 5 位老师,没有教材,没有考试,校园里只有一大堆木头、钉子、轮子等各种生活工具。他们怎么学习呢?全部都是大大小小来源于真实社会的项目。比如动手制作一艘木船,划到对岸,去接同伴上学;建造一个书屋,在里面开研讨会;甚至还会搭建一个迷宫让家长来应战。

教育领域中有一条规律叫“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而能促进良好关系形成的学校往往有两个特征,第一,确保校长和老师都叫得出所有学生的姓名;第二,每个学生彼此之间都相互熟悉。规模一小,师生关系就容易增进,孩子就会因为“亲其师信其道”而开始主动学习。更震惊的是,目前,在美国,五年已经有了一万所这样的学校,占到美国全部中小学数量的 1/3。在中国,也已经有了 30 多所。

在成都的好奇学校,这些孩子们进行的都是项目式学习,比如用 10 天把一辆废弃的 47 座大巴车改造成“好奇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主动阅读 10 多本科学、建筑、设计、艺术方面的书,他们得协商确定集中学习的时间,他们要运用数学、物理等知识做预算、画结构图、排电线、做受力分析等等,最后当这辆巴士图书馆在自己手中诞生的时候,每个孩子都特别有成就感。

好奇图书馆内部

大部分走进中国小微的孩子都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发生奇妙的改变,慢慢找到学习的意义。当然,目前它也有致命伤,课程不够丰富、缺乏选择性。课程开多了就会有富余;老师也很有限,孩子需要的课,又不一定能开得出。

所以,想十一学校这种老牌的大规模学校,也开始尝试在内部进行组织变革,他们会把 5000 名在校师生按年级,拆分成12个管理单元,相当于12所拥有自主权的中型规模学校。开设了300 多门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文科有三类,原版阅读类、写作类、时事评论类,数学有六层,在这种课程体系的支撑下,全校 4500 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需要学哪门课就去哪个教室找哪位老师,这样每个学生的课表都完全不同了,这所学校就在无形之间拆分出了 2500 所小微学校。

顺便说一句,十一学校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所学校。一个走在组织改革的排头兵,又不失自己的大校传统。他们的国际班,如果嘟嘟有实力,配得上,也是我的第一选择。

  • 空间

空间属性和社交属性,是我选择早教的「家庭俱乐部」的第一原因。在《教养的迷思》中讲到,孩子的社会人格,其实是来自于同班,家庭教育培养的性格,只是适应在家庭之中,所以他需要社交,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交空间,以便形成他自己的社会人格。

如今,学校也在进行空间上的改造。大致可以分为三代:

  1. 第一代空间改造,发生了从传统教室到学科教室的变化;
  2. 第二代空间改造,把重点放到了公共空间的改造上;
  3. 而下一代空间改造探索的方向是以公共空间为主的学习社区。

传统教室是以班级为中心的,一个班的学生基本固定在一个教室,老师轮流来上课,而学科教室,是围绕学科来组织资源,老师固定在教室里,学生是可以选课走班的。比如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教室。

在美国新泽西州 Greely 高中有一间 32 年历史的历史学科教室,门口有一张张学生的卡片、照片,窗户上有一个历史时间轴,还特别在两个年代之间贴了一张小卡片“we are here”,表示我们目前学到这里。

第二代的空间改造把重点放到了公共空间上,中关村三小的四年级学生现在的教室,就是大大的三室一厅。走廊不见了,变成了连接三个教室的大厅,在这可以放开做喜欢的事情,看书、画画、表演都没问题。身边的同伴变了,除了同班的,还有另外两间教室里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并排的“三室”还会根据学习的需要不断变形,打开移动隔板,两、三个班可以自由组合,感觉一下子就走进了一个大家庭。

中关村三小

为什么改造公共空间,就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呢?因为我们日常使用的知识,只有 20% 来源于课堂的正式学习,其他 80% 可迁移的知识都来自观察、探究、合作等非正式学习。也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来自与非正式学习。

下一代的学习社区,则完全没有教室,变成由公共空间组成的学习社区,目前在建的北京第一实验中学,就是以此为目标,教室没有了,空间不再是用来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北京第一实验中学规划设计简图

在这里,学生首先要学会规划,包括目标、时间和课程怎么安排,然后按自定义的学习进程到相应的社区去学习。比如,你规划了上午8:00~9:00是语文学习时段,可以先到独立学习区预习15分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到影院区点播相关的影像资料,也可以进入讨论区和同伴就某个观点进行头脑风暴,还可以到户外分享区就课程某一段进行戏剧排演。也就是说,在学习社区,遇见谁、和谁产生连接,遇到困难到哪里找资源,如何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这些都要靠学生自己,你想想,这不就是在应对真实世界的具体挑战嘛。

  • 教育者

学校组织和空间改造,看起来逐渐淡化了老师的功能,那老师又将怎样改变,适应新的教育方式呢?答案是,从教师转换为情绪劳动者。

可汗学院的创办者可汗,在 2004 年就悄悄在线下办了实体学校,可汗说,做了10多年的线上教学,越来越感受到,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教师对孩子面对面的影响。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加油的肢体动作,每天一对一的交流沟通,在这种高密度的师生交往与反馈中,孩子们都会受到激励,这是线上教学无法取代的。其实可汗描述的这一切,就叫做情绪劳动。

赫尔辛基大学 2019 年教育硕士申请人数达到 8500 人,但录取的只有 700 人,他们的学生要向临床试验一样,学习过程设计、目标规划设计、领导力、社会性情绪、合作教学、认知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正在实习的教师说,在实习学校里,一个老师一天中80%的时间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表现,深入了解孩子们内心在想什么,找到最佳时机给予激励。老师也不会忙着埋头写明天的教案,而是根据孩子今天的学习状态设计第二天的学习体验。比如有的孩子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那么需要增加安静阅读的任务比重,另一个孩子信心不足,那么就提供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任务让他获得成功感。

如今,传统教师“一本教材打天下”的方式再也不管用了,想要支持学生主动学习,除了常规的授课,教师还要在引导师、成长教练、学习社群主咖等不同角色中切换,他们要懂得如何去设计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学习、反馈学习过程与评估学习结果,情绪劳动的价值贯穿在12年学校生活中,必然对孩子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 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的进度和教材都是统一的,学生就是靠背知识点、追求标准答案考出高分,至于这些知识有什么用,没有太多时间去想。而一旦走上社会,要面对的真实问题往往是条件不太完备,答案也不唯一,需要的是应对各种可能性的多样化解决方案。

抛弃标准答案,寻找解决方案。因为真实世界里,就没有标准答案。

报告中举了一个例子,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2019WISE 教育奖”授予了美国高科技高中 High Tech High 的创始人Larry Rosenstock。理由就是他用 19 年的时间探索了“没有统一教材、没有标准化考试”的PBL项目化学习,为5000多名学生装上了学习的发动机。2019年9月,部分六年级的学生加入了一个新项目——为刚建好的新校区设计一个游乐园。这是一个真实的项目,一旦学生的设计通过,学校就会采纳并且照做。

听着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怎么做预算、怎么绘制测量图、怎么按比例制作微缩模型、怎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怎么创作推广文案等等,都需要孩子们进行数学、语文、科学、多媒体技术等跨学科学习。光学知识还不够,还要学会怎么和校区主管沟通,怎么调控项目进度,怎么做好质量评估,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最后,小组的解决方案还要向新校区师生展示和路演,由使用者来确定游乐园的方案花落谁家。

还有一家日本的 N 高中,创办 4 年,它的投资方是当前日本最大的电影娱乐公司角川株式会社,他们所做的,就是让学生去到日本的各个城市、企业的问题现场。比如,他们了解到丰田试图应对新能源时代挑战,正在开发新产品,就与丰田建立项目合作,让 N 高中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最前沿的工作现场。

现在,学什么,怎么学,甚至怎么考都在朝着解决方案的方向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在给学生的主动学习装上发动机。

而全球的大学也在从专业导向走向能力为本,也就是说从以前的领域划分转变为以挑战为中心。斯坦福大学就发布了《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设计了开环大学、轴翻转、自定义学习节奏和带着使命学习四个特征。打破年龄界线,从知识第一转向能力为本,学生不再有大一、大二的学年划分,而是调整期、提升期和启动期三个阶段。

  • 评价体系和教育目标

文凭在渐渐淡化它的作用。谷歌现在有 15% 的员工没有大学文凭,甚至在他们的应聘要求里也找不到“大学”两个字了。其实文凭,从来都不是筛选一个人是否胜任的标准,它只不过是 HR 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美国教育部联合数十家大企业推出了《21世纪技能框架》,首次提出了三大核心素养,也就是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媒介与技术素养、生活与职业素养,这些素养主要通过学科学习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来培养。联合国也在 2015 年公布了《教育 2030 行动框架》,还有芬兰发布的《学习的未来 2030》,我国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等,都强调了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人的核心素养。

这是一个需要多方联动的、极度复杂的缓慢进程。它需要学校和教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需要家庭、企业和社会给予庞大的资源支持,需要人们从思想、思维上转变,甚至,需要一切注定会失败的尝试。

我看到这七盏灯如今还不能很好的联动,但是去尝试的人越来越多,去接受它的人也越来越多。比如我,就愿意让嘟嘟去尝试教育的变革,因为我认定,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远远重要于他所具有的硬知识的能力,一个人的沟通能力重要于他的分数高低,一个人的协作能力重要于他单打独斗的知识深度。

这一切,现在的教育都给不了。但有无数人愿意坚持,就一定会带来改变。我相信,虽然道阻且长,但潮水终将改变方向。


其实写到这里,基本上梳理完了这份全球教育报告的内容。但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深陷泥潭的农村教育,里面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乡村社会的人际法则,非常细致地梳理了当前农村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

我们在加快脚步城市化,在打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可是,在泱泱大国庞大的农村社会中,我没有看到任何教育上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判断,与 20 年前我上学的时候,毫无改变。受教育程度底,劳动力比例高,严重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差,缺乏家庭教育,根本上,还是对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典型的熟人社会,受到观念的桎梏,不想去尝试。

作者表示,农村教育深陷泥潭,靠现有力量,也只能做到缓步前进。如果农村教育前进的速度落后于时代变革的速度,农村孩子的未来依旧是社会的底层。而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我也有我的焦虑,被人成为“中产的焦虑”,因为我们生活在大城市,有一份看起来体面一点的工作,不用风餐露宿,不用摸出一手茧子。可是更多的人,还是在为生计奔波,为一家老小吃饱饭不得不出走他乡,孩子和父母一个月也见不到一面,那些人,谁来管?

我坐在这里打字的时候,电脑上订阅的新闻多半是我们的 GDP 达到了多少万亿,人工智能有了哪些重大突破,这些看起来浑然高大上的东西和让人望而却步的数字,但又如何呢?

我非常伤心,也非常失望,好像又无能为力。只希望有一群人可以坚持,可以努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我愿意尽微薄之力。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