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日記(五)
繼續更新拒信。第十封伊利諾伊。
11th 密歇根:
12th 約翰霍普金斯:
13th 賓夕法尼亞州立:
14th 弗吉尼亞:
看多了拒信之後漸漸有點麻木,特別是留意到大部分學校往往會解釋道今年競爭格外激烈、囿於資助博士名額有限云云,仿佛「生在一個越來越卷且經濟下行的時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失利的結果「開脫」。另外,心中有多難過,應該是與有多想去、以及有多可能去的預期相關,恍然發現申的十七個項目中,結果讓心一沈的項目其實一雙手也數得過來。回應上一篇,三月也有好消息。總共有三封waitlist以及一封offer from Deutschland。有趣的是,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把waitlist當作某種程度的肯定。
最後說說香港。去年十一月已經跟導師講好如果海外沒有offer的話希望能申請他的組。三月中下旬的某個午後,我已把申請香港MPhil的申請材料準備就緒。正準備晚上提交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德國的獎學金項目的消息。
一開始是猶豫。論國際排名,香港明顯高出不少。況且香港的導師不論是學術水準、學術資源還是總體風格都不錯。問過處在第三方的美國導師意見,得知歐洲的學術交流平台是世界級,培養出的博士水準亦極高。論地理位置,香港一萬八一個月的助教工資,加之若提供相對租房經濟負擔少很多的學生宿舍,應該足以讓人經濟獨立。外加目前的移民政策,兩年後申請永久居民護照應該不成問題。已經漸漸熟悉的粵語和方便的回家路,不知不覺在這四五年間成為了舒適圈。德國的工資則少了不只一半,是無法在大城市生活,但大約能在當地實現溫飽的水平。可以預見語言和文化障礙以及初來乍到的適應挑戰,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航程和七小時的時差亦會讓與家裡的聯繫變得不易。
朋友也看出了我的糾結,但很快頭緒又大致被理清了。要探索世界,歐洲於我而言正充滿未曾踏足的未知。想唸一些社會學科和專業課程,德國重視基礎知識、學術自由和嚴謹的風格亦頗理想。希望了解更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國家,也要先走出舒適區。加之,在香港出現的「全票通過」事件給內心帶來的震撼實在不小。作為外來者,從19年到24年,見證了這片土地太大的轉變,我明白自己很難只做一個「只顧吃喝玩樂」的人。以上,我計劃放棄提交寫了三次的MPhil申請。
正如在咨詢室聊天的時候逐步發現的自我:在做選擇時,往往更在乎踐行自己的價值觀,而非眼前理性的利弊得失。這樣做也許很冒險亦更易受傷,卻可能是保護和茁壯那個有些脆弱但又有點韌性的精神自我的為數不多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