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烏俄戰爭給台灣的數位備戰啟示

未來D+
·
·
IPFS
·

烏俄戰爭自2022年2月開打至今仍未休止,台灣社會高度關注台灣與烏克蘭同樣面臨國土面積、人口和財力比自己強大數倍鄰國的侵擾,如何「以小博大」,是台灣與烏克蘭共有的難題;烏克蘭究竟是如何在此次戰中出乎眾人意料、以小國螳臂擋住俄羅斯大軍壓境至今,值得我們借鏡。

中國在此次烏俄戰爭的態度曖昧,左手自請擔任美俄之中的居中協調人、右手應和莫斯科「防止北約東擴正當自衛」的出兵說辭,又跟進提出、不斷重複「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之說,將任何國家出於自衛的正當國防戰力提升強加上破壞全球秩序平衡的框架,無疑在為自己虎視眈眈的侵略野心鋪路,顯然也將烏俄戰爭當作台海衝突的前導實驗,潛心觀察著俄羅斯的勝率與各國的反應。

大衛 vs. 歌利亞:烏克蘭何以成功以小博大?

然而,此次烏俄戰爭中,很可能跌破中國眼鏡的,就是大國俄羅斯不僅沒能如預期中、靠閃電戰「三日亡烏」,甚至處處受烏軍牽制、奪回數個城市的主控權。台灣數位外交協會仔細分析烏克蘭成功的「非對稱作戰」,發現烏國的戰期應變模式有三點值得台灣借鏡——

一、流暢的公私協力

戰爭爆發後,烏克蘭舉國上下、不分政府與民間,都一同投入戰爭中。從傳播戰爭實況、戰時心理戰與政治宣傳、號召各國譴責侵略到國際求援募款,烏克蘭社會中不同專業背景的公民在戰爭爆發後,立刻進入合作網絡、各就各位開始運作,由政府作為官方主導,統整、建立資訊作戰策略及目標,交予民間不同專業領域的機關單位或個人,擴散發聲的範圍、擴建資訊傳播的技術應用。

烏克蘭政府與民間行銷公司合作發起 Brave Ukraine 計畫,在全球鬧區及網路投放廣告,廣傳「烏克蘭的勇氣」概念,並將之轉化為國際對烏克蘭的實質支援;烏克蘭政府也聯合該國企業與科技巨頭 Google 合作,將烏國既有的維安通報系統,擴充為空襲警報的即時通知軟體 Air Alert。

從這些案例中,我們可以看見烏克蘭的公私協作網絡,透過政府、民間不斷交流合作,創建新型資訊傳播管道(如 Brave Ukraine)或轉化既有平台的功能(如 Air Alert),讓雙方在關鍵資訊及科技技術的相互支援上,更加順利流暢,並賦予社會中不同崗位公民貢獻所長的機會,進而推動整個國家及時而彈性地應對戰爭。

二、公開透明且開源的非傳統資訊平台

烏克蘭在此次戰爭中,善用各式非傳統的加密資訊平台,鞏固民心士氣、強化即時資訊傳播。

烏克蘭的數位轉型部打造了兩款 Telegram 聊天機器人,向民眾搜集全國各地的即時戰爭資料,也藉 Telegram 號召全球駭客志工加入烏克蘭的「IT Army」,依烏國政府指示癱瘓俄國政府、金融、媒體等重要網站。

烏國首都基輔市長也改造政府數位服務應用程式,將物資分配地圖、逃生避難地點等資訊透過「數位基輔」APP,提供人民即時查看應戰資訊。開源平台 MAPAHELP 也開發全球地理資訊平台,號召全球各地組織提供烏國民眾物資,以取得人道支援。

三、熟練而廣泛的社群與媒體操作

這次烏俄戰爭的場域,並不僅是實體槍砲火拚的戰場而已,已經延伸到號稱「新空戰戰場」的虛擬網路世界。在這場號稱「人類史上最資訊化的戰爭」中,所謂「數位」不僅是戰場,更是武器本身。

從戰爭早期,我們便可看到澤倫斯基總統作為烏克蘭的最高指揮官,經常且即時地使用社群平台分享戰地實況及演說,利用網路傳播的力量,對內凝聚國民士氣與向心力、對外增強國際對烏克蘭的關注。除了澤倫斯基外,我們也看到烏克蘭數位轉型部部長費多洛夫在推特上向跨國科技大廠求援(比如籲請馬斯克提供 Starlink 網路等),點名 Apple、VISA、 Mastercard 等跨國企業中止在俄服務,顯示烏克蘭官方對「社群傳播與喊話」作為重要對外發聲管道的認可。

烏克蘭民間使用社群來引發國際關注、募集物資款項的創意亦十分新穎。除了透過社群上常見、擴散快速的迷因梗圖與影像來擴大發聲範圍外,也有圖文創作者發揮藝術長才,販售自己繪製的戰場震撼 NFT 來籌措軍餉。身在海外烏克蘭國民與僑胞也善用他們的所在位置與人脈優勢在各國進行社群串連與擴散。

網路時代的訊息洪流中,關注來得快去得也快,但烏克蘭竟然成功吸引全球網路話題關注長達數月,背後主因是烏克蘭全體國民及政府對社群傳播運用靈活自如。而這些社群關注給予烏國的物資及捐款、對俄國造成的國際輿論壓力,可以說是這場以小博大的非對稱戰爭中,非常關鍵的助益與武器。

台海若發生衝突,我們如何借鏡烏克蘭進行「數位演習」?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檢視上述烏克蘭的實戰演示,不禁開始思考,倘若今天台海發生衝突,我們該如何應變?傳統上,各國都會做軍事演練,那麼在戰場擴及數位空間的當今,我們該如何參考烏克蘭的經驗,為台灣的新空戰應對能力做「數位演習」?

抱著這樣的念頭,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發起「台灣社群守衛者計畫」,藉群眾募資的力量,開發一系列案例手冊、線上課程與實體工作坊,借用烏克蘭「公私協力、全民參與」的概念,引導不同社會角色的台灣民眾在自己的崗位上預演、結合數位手段發揮所長,攜手保護台灣。為了進一步發展這個構想,我們於2022年7月與青平台基金會合作,開設了一個前導講座——「烏俄社群戰爭模擬工作坊」。

在這個工作坊中,我們為與會學員們設計了一個「開戰黃金 72 小時」的情境模擬遊戲,並將學員們分為「公共事務工作者」、「內容傳播者」、「科技技術人員」及「海外台灣人」等四種角色,搭配提示紙牌引領學員們進行討論,設想若是台海發生衝突,台灣遭受斷網、假資訊、國際輿論戰的威脅,這四大類民眾如何各司其職,抵禦網路攻擊、儲備反擊能量,並聯合各界資源以攜手保衛家園。

台灣社群守衛者計畫: 一場未雨綢繆的全民培力行動

在工作坊與烏克蘭網路行動研究的基礎下,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發起的「台灣社群守衛者計畫」,透過一系列「烏克蘭網路行動案例手冊」、「八大領域線上培訓課」、「網路攻防牌卡遊戲工作坊」,以網路和社群行動提升台灣的民間防禦力。

「烏克蘭網路行動案例手冊」搜羅烏克蘭以網路博取一線生機的多則行動案例,並統整出台灣可效法的關鍵能力;「八大領域線上培訓課」則針對公共事務、資訊科技、教育推廣、海外台人等領域,與八個公民組織合作開發線上培訓課,讓各領域民眾都能養成專屬的應戰技能;「網路攻防牌卡遊戲工作坊」將巡迴全台,以優化版本的牌卡遊戲,讓民眾演練能實際應用的網路戰技能。

除了對國內民眾的培力資源,台灣數位外交協會也從 2022 年底陸續前往英國、科索沃與美國,拜訪數位發展與國際安全智庫,也持續接洽烏克蘭相關組織,交換策略與技術資源,累積台灣在應對網路攻防戰時的國際合作基礎,未來也希望以講座、論壇等模式,協助台灣發展堅實的應戰能力。這些洞見也將被整合為「資訊戰政策白皮書」,以整合政府資訊平台與民間資源,作為未來台灣發展公私協力的參考。

從民間培力為起始,如何公私協力應對「網路攻防戰」?

從多場前導工作坊、推行群眾募資與走訪國內外的組織串連中,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看到了將公私協力、全國不同角色成員聯手協防實際應用於台灣的發展可能與必要性。

烏克蘭之所以能在此次戰爭中,純熟運用各式資訊及社群手段,是因為烏克蘭自 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便已超前部署數位轉型的成果;除了烏克蘭外,近來與台灣親近的立陶宛等數個東歐國家,也因為俄羅斯長期的文攻武嚇而開始相關準備。

與烏克蘭同樣面臨強大鄰國虎視眈眈的台灣,若欲在衝突發生時展現同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效果,那麼現在就應該即刻建立公私協力與社會成員全體合作的觀念,賦予政府及民間協作空間與建立習慣和管道,並及早進行相關演練,就變得至關重要。縱觀全球各國的創新政策,新加坡的網路安全局(Cyber Security Agency)和愛沙尼亞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網路安全會議(Cyber Security Council),也提出了類似的「生態系 (ecosystem)」概念,強調在數位時代,一個健全的資訊防禦網絡應由政府帶頭提倡,將民間企業、學界專家及民眾個人都納入網絡,達成一個內部不斷循環互動的動態平衡,當面對外界突發攻擊時,才能做出堅實的防禦。

因應科技的快速演進與全球局勢的轉變,台灣在2022年8月已新成立數位發展部,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建議,數位發展部可參考上述國家做法,盤點政府內部資源,進行國內各官方機構軟硬體設施的全面數位升級及人員培訓,並根據政策需求制定法源、開創政府與民間協作的空間、管道及辦法。此外,政府亦應考量各式資源的分配,對產業界進行數位升級的輔導宣傳,以創造需求及市場;對學界挹注資源,研發前沿技術與辦法;對民間個人提供數位與國際素養的在職、在學訓練,並及早開始規劃相關領域專才的就業發展空間。

烏俄戰爭讓我們看見,成功的數位轉型和健全的數位安全生態系,是阻擋危機關鍵且必要的基礎,也是台灣在應對台海潛在危機上應該重視並加強發展的重點。數位能力的培養和資訊安全網絡的建立,需要政府帶頭、引領全民投入。

唯有建立完善的公私協作體系、打造良好的數位韌性(digital resilience),若台海爆發衝突,台灣才有能力快速站穩腳步、抵擋攻擊,並做出有力且即時的應對。歡迎參考「台灣社群守衛者計畫」網站,瞭解更多我們能未雨綢繆的行動: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33364(link is external)

(本文刊登於2023年2月22日青平台未來D+,作者為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本文採創用CC姓名標示4.0國際授權條款(link is external)授權,照片由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提供。)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