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獨立書店不Do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打造秘密基地的獨立書店

獨立書店不Do書
·
·
繞過石砌的矮牆,推開漆紅的鐵門,掛著「七木」旗幟的平房為滿院的綠茵和大樹環繞──「七木.人文空間書房」(以下簡稱「七木書房」),一家坐落在屏東勝利星村,以生態為主軸的獨立書店。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的老闆小鍾。

理山,人類與生態共存之地

「我們所在的核心比較接近『裡山』。」作為「七木書房」」老闆的小鍾,耐心地向我們介紹七木書房的核心觀念。

「裡山」一詞源於日本,於日文寫作「里山」。「裡」泛指人類生活的地方;「山」則指非人類生活的區域,將兩字結合即指人類與生態共存之地。而七木書房當初會選擇開設於勝利星村,便是看中園區內多元的樹種及其人文價值。

從原先七木書房前的錫蘭橄欖,到大家耳熟能詳的荔枝、芒果、蓮霧和楊桃等,小鍾進一步解釋,勝利星村中的植物不只為綠化環境,也蘊含歷史因素,比方各式可食用的水果樹,可能代表過往居民對物資的需求,這些具故事性的植物也相當符合七木書房的元素。

「比較神奇的是關注自然生態的人,比我們想像中多蠻多的。」小鍾感嘆,原本以為自然議題較小眾,客人是否能理解得看緣分,未料開業後發現客人們都超懂!以店內的展示區為例,他指出臺灣有很多人在玩「殼斗科」果實,「客人都很厲害!都比我們強。」而豐富的展示櫃也成為顧客流連七木書房的原因之一,畢竟,臺灣少有如此可以交流自然生態的人文空間。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展示櫃一隅。

從小開始的生態與環保教育

有別於大眾對獨立書店充滿「文青」的想像,「親子」更是七木書房的主力客群。鍾添涵認為,也許是與學校自然課程相關,家長更願意帶孩子參與七木書房的活動。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的書櫃。

同樣地,七木書房的空間也針對孩童設計,包括入內需脫鞋子、店內設有地墊、軟骨頭及榻榻米等,繪本更佔店內總書量的四到五成。被問及是否想營造親子共學的場域,小鍾笑稱:「也不用啦,就是家長可以休息一下。」在七木書房的構想中,書店應當可以成為讓孩子自主學習、讓家長放心去「放風」的托兒場所。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於書櫃下方替孩童打造閱讀基地。

在經營七木書房時,小鍾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比方他坦言自己外食多會用免洗餐具,故並不習慣攜帶環保餐具,「我已經送很多餐具給店家了!」;相反的,他發現對許多來七木書房的孩童而言,餐具自己帶、自己洗、自己收已是常態,「習慣這件事情,從小養成還蠻重要的。」如同生態觀念般,他也體悟環保觀念須從小養成的必要性。

讓書店成為社區連結的據點

談及去年(2020)參與「#1111獨立書店歇業潮」的契機,小鍾表示,七木書房不只希望消費者能多支持獨立書店跟出版業,也期待出版業能正視瓶頸,使書本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隨機從架上抽出一本書,翻開來滿是文字,小鍾直言:「我阿公的書就長這樣子!」然而,隨著時代改變,錄音、照片甚至影音媒體充斥於人們的日常,傳統的書籍被淘汰實乃正常現象,「這並不是說這種書不好,而是現代人習慣改變了。」

對此,他的建議是出版社和作家應當盡量出品更「易讀」的作品,比方適當運用圖片輔助文字,讓讀者能更快速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主題,但也不能讓圖片喧賓奪主,壓縮書本的訊息量,兩方比重須小心平衡。總之,對七木書房而言,「#1111獨立書店歇業潮」是一次給消費者、書店、出版業和作者的多方省思。

「獨立書店應該要成為與社區連結的地點。」儘管當今獨立書店生存不易,但眼看附近的學生開始把七木書房當成讀書據點,也有家長時不時於午後帶小孩來玩耍,小鍾越發期望走進書店能成為社區日常,「就是有一個秘密基地,這個秘密基地是大家會想來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加上讓大家滿意的服務,七木書房正在打造「假裝」為獨立書店的秘密基地。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老闆小鍾分享開書店的故事。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老闆小鍾與「獨立書店沒有輸,in啦!」團隊合影。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