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講座:滇緬彭家的密支那回憶
講座正式開始前,尚未正式開始前,彭爸爸很高興的講著簡報裡的每張圖片的故事,包含講者豔婷在內的彭家親友團散座在燦爛時光的二樓,彷彿今天的講座只是一個家族聚會般輕鬆愜意。這樣的互動模式,在注重傳統長幼有序的華人家庭中顯得截然不同,更顯得來自緬甸,現在落腳於彰化的彭家其家族文化特別之處。
密支那的水果、食物,說比仰光好很多,豔婷分享家族在密支那的生活時,露出一個自豪又燦爛的微笑。從小在伊洛瓦底江玩水,熱愛自然的她,六歲搬來台灣之後,遇見大雨,台灣人想著是趕快躲,一邊咒罵雨不停,豔婷則是開心得和雨共處,對於自己和台灣同學間的差異感到困惑有些受傷。長大之後,豔婷反而很同情不懂自然偉大之處的台灣同學。
密支那的照片一頁頁滑過,翹課時偷吃齋飯的財神廟、國中生就讀的觀音廟、在紡織廠工作被稱為嘎拉的南亞人、教堂的克欽人。若將國際化以族裔複雜程度來界定,密支那的國際化大概比台北早上許多。
因為在台灣祖母的希望,講者一家在六歲從密支那搬來台灣,家族遷徙一路從雲南到密支那,最後落腳到台灣。這次因為流浪者計畫帶著媽媽回去緬甸,先飛到仰光在搭一天的車回到密支那。原先沒有預計爸爸會在密支那,在故鄉的家裡與親戚小孩玩耍,爸爸突然推開大門,一身塵土的進門,「阿爸!」瞬間讓她兒時記憶紛沓回心頭不禁出聲。
在台灣已經退休的彭爸爸,號稱帊敢周潤發。71歲的年紀,在密支那朋友的鼓吹下,再度回到帕敢的礦場冒險。彭媽媽跟我分享關於退休生活的規劃,彭爸爸退休再投入挖玉石的冒險生活,雖然全家人都有些擔心,但也未表示反對。相較於身邊台灣長輩退休後的遊山玩水、當志工之類,或許這樣的退休規劃與家庭生活,正是緬華家庭與台灣人的差異之一。
對於彭爸爸而言,怕敢是片黃金地,只要敢嘗試資源是多到數不完。夾雜在緬甸軍隊和克欽軍隊的衝突下,黃金再多,也不見得留的命來用。老緬兵是會殺人的,山頭兵收礦工稅1人300元。在衝突底下,為了活命發財,煮飯燒材是半夜兩點的事從頭開始,說辛苦也真的很辛苦。這趟安不安全,帕敢當地人有一套占卜的方法,叫雞頭卦。雞頭卦是要煮熟的雞來看,泡水就一定不能出發,取出的雞骨定要是乾燥、紫紅色才能。一次的挖礦前,彭爸爸拿到最好的籤,幾個月之後就挖到非常好的玉!那時挖到玉後藏在河裡,三個月之後再回去還讓彭爸爸找到。彭媽媽提到玉是有生命的!60年代有個香港大老闆跳樓,黑玉碎掉保護了他。
緬軍也有一套判斷是不是自己人的方式,只要是穿著隆基就是緬甸人。彭爸爸曾經被緬軍抓住過,死裡逃生,讓彭爸爸感覺到是基督的保佑。住在台灣新店的奶奶,一直催彭爸爸一家來台灣,也慶幸來到台灣。現在再回去,過往在雲南合夥的朋友現在都死了。而很多留在那的朋友,小孩、老婆都死了。像毒品問題。
彭爸爸一張張在帕敢礦場的照片,不同於趙德胤導演《挖玉石的人》和《翡翠之城》,豔婷的大哥解釋到,年輕人多大家聚在一起,外界又是個三不管地帶,誘惑自然也多,但彭爸爸管得嚴,因此家裡對於這類誘惑是敬謝不敏。來了臺灣,那個時代,彭爸爸投入一棟棟的營造建築裡拚生活,那是一個只要努力就能有生活的年代。
現在採礦不一樣了,不只是華人在那工作,緬甸的窮人都去帕敢發財。在下午4點至晚上6點間,是小公司可以挖礦的時間。4點前是財團挖,休息時間讓他們進去挖。有20多個人幫彭爸爸挖礦,裡面只有1個華人,其他都是滇緬少數民族。礦工們每日協調輪流下廚,使得各族菜餚皆在彭爸爸的味蕾中。在帕敢的工作不分性別,挖礦、提供飲食皆有女性投入。
講座的那天9/6日是彭爸爸生日,豔婷因此希望以這場講座當作生日禮物給彭爸爸。過陣子,爸爸還是會再到帕敢去挖玉。沒有太多對生活的怨言,歷史書上的顛沛流離,異域的悲歌,鏡頭下的苦難,但用自己的節奏擁抱生活,我想是今天講座給我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