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待用餐」之真心換絕情
連續兩週末都帶著女兒去同學媽媽開的早餐店用餐,昨天聽同學媽媽說近來好忙碌客人好多,但不是因為生意變好,而是店家開始進行「愛心待用餐」服務,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潮前來索取待用餐,實際送出去的多而真正消費的人少。
待用餐是什麼?
待用餐的美意始於希望在生活中溫飽有困難的朋友們可以獲得飽餐一頓,於是善心人士會先預付待用餐的款項請店家協助製作免費餐點發放,或是店家本身就響應待用餐服務而免費提供餐點給需要的客人。
領取待用餐需要什麼證明文件?
大家一定很好奇這個問題,事實上台灣人很善良,既然要免費發放餐點就是真心誠意不刁難,只要你敢開口就會給,而不會特別跟客人索取低收入等證明,也怕傷害了這些客人們的自尊。
超商也提供待用餐
事實上新北市教育局於2013年開啟「幸福保衛站計畫」,有緊急狀況而導致飢餓的凡設籍、就讀在新北市之18歲以下孩童,可至新北市所有四大超商登記後,即可領取80元以內的便當、麵食、麵包和飲料(不包含酒精類),領取後在店內食用完畢並在電子發票或紙本發票上簽名以供證明和店家核銷請款。
比較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超商領取餐點前必須要先填資料,填資料的用意是方便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後續之關懷追蹤,我認為這一點的考量是必要的,真正需要協助的個案不僅僅只是供餐而是整個家庭環境需要社會扶助才能從根本改善經濟問題。
然而,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爆發,除了原本的「幸福保衛站計畫」持續,還結合了200家八方雲集提供「加倍取餐」及「餐食外帶」服務,並將原來的一次80元的餐點額度提高至160元。根據教育局統計,四大超商取餐今年1至5月共480人次,平均月取餐近百人次,6月卻上升至4664人次,相差超過48倍,可見疫情的衝擊也連帶取餐的人數瞬間暴增。
領取待用餐的人真的都是沒錢吃飯的嗎?
昨天聽女兒同學媽媽敘述,領取待用餐的人確實有些人是天天來領取,這還不打緊,竟然還發現在店家距離咫尺的巷弄裡有被丟棄的待用餐點,讓店家感到又氣憤又難過,簡直是真心換絕情。
然而這樣的例子更是層出不窮,甚至領取待用餐還要求變換菜色或嫌棄,也顯示出許多民眾貪小便宜的行徑實在非常不足取。
愛心遭濫用…肉羹店發待用餐被吃垮 老闆收攤到澳洲打工
以上這則新聞就是真心換絕情的慘痛例子,店家自行吸收待用餐的支出而導致慘賠,期間還經歷許多看起來就不是真正需要的人前往取餐,甚至還厚顏想要再外帶回家,忍不住替店家的善心感到不值得。
以下這段新聞即是報導近期疫情爆發後「待用餐」的亂象。
待用餐不應沒有期限,建議輪流舉辦
昨天晚上跟同學媽媽傳訊的時候,我很雞婆建議待用餐應該要設立期限而不是無止盡進行下去,畢竟店家已經沒有賺錢還要免費支出無可預期的待用餐費用,但聽說同學爸爸認為既然原本就已經有心理準備不賺錢就要關店了,不如就趁現在還撐著下去就盡量協助有需要的人吧!
只要你敢開口要,我就敢給。
以上是同學爸爸提供待用餐的心聲,也令我感到佩服不已。
疫情當下,人人都想盡己所力幫助他人,但也應該衡量自己的能力,我認為倘若可以的話,不同店家輪流舉辦待用餐活動是既可以達到做愛心的目的又能降低風險,畢竟店家倒閉的結果並非大眾所樂見的。
最後還是呼籲大家把享用待用餐的機會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店家不方便跟客人索取證明文件是考量到客人的自尊,然而取餐的客人也應該體諒店家經營的辛苦與困難,而並非把待用餐店家當成美食地圖般每天輪流造訪吃免錢,這樣的行為並不會讓你變有錢,但卻會吃垮每一位發自內心想要做善事的店家們。
以下是昨天消費的部分餐點,非常美味,還擁有老闆的愛心加持。

推薦閱讀:
我還撐得住,請讓我幫你》北市上百店家提供「待用餐」,溫暖疫情困頓的身心
店家暖送待用餐 他日子好過卻上門「只是想吃免錢」
投身愛心待用餐 小吃店老闆6年花750萬元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