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像网络难民”:中国自由派最后的网络避难所的衰落(上)
编译原文:Jane Li. (2019). “We feel like cyber-refugees”: The decline of the last online sanctuary for China’s liberals. Quartz. https://qz.com/1726194/the-decline-of-douban-an-online-sanctuary-for-chinas-liberals/.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做一个自由主义者并不容易,但多年来,与主流格格不入的思想者们在一个专注于影评和书评的平台上找到了庇护所,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似乎可以避人耳目。现在,它的用户担心它来日无多。
用户上周发现,豆瓣的广播功能(一种让用户直接关注对方动态的方式)被禁用了。如今,该网站将用户的新动态自动转为私人帖子,使其他人无法看到。用户将这一变化描述为一场灾难。
“这感觉像是独自被甩进了外太空,所有声音发出后都听不见回音,”豆瓣用户火鸟在Matters上写道。“网络世界已笼罩在黑幕之中。为什么我们突然开始了逃难?为什么我们连在互联网上都没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
用户仍然可以标记书影音,或在豆瓣的线上论坛发表评论。该公司表示,(始于)10月6日的(广播功能)停用是其网站升级的一部分——但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执政的共产党对互联网的控制更加严格。报道称,有人因公开发布的帖子乃至私人聊天记录被警告或监禁。今年,在官方媒体和普通用户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香港的抗议活动引发了更多的审查。尽管豆瓣承诺在10月20日恢复广播功能,用户却表示,他们对该网站的未来感到忧虑。
“很多我们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近年来,网上有太多东西在眨眼间就消失了,”年仅27岁、使用了豆瓣十年的Jade Chen告诉Quartz。
微博拥有超过4.6亿的月度活跃用户,被政府和中国观察人士共同视为中国主流舆论的“晴雨表”。豆瓣则不同,它只有1.6亿注册用户,被称为一家“慢”的科技公司。它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现已停滞不前,而它在三轮融资中只筹集了5900万美元(最近一轮在2011年)。但这个网站受到用户喜爱,他们把它当作自己的“精神角落”。
据一则分析,一个典型的豆瓣用户受过良好的教育,30岁出头,住在中国一座比较国际化的城市中,喜欢宠物,并支持性少数权利。或者,正如知名影评人幕味儿在广播功能停用当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描述的那样,“如今的豆瓣主流用户就像伍迪艾伦电影中乐于塑造的那些神经质话唠知识分子一样,他们……警惕集体主义和一切极端与权威”。
从一个简洁的影评网站发家,豆瓣如今拥有60多万个小组,一些小组拥有数十万成员。数个小组质疑中国主流的价值观,如“父母皆祸害”小组。在其12万名组员中,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让拥有不幸童年的人倾诉烦恼和彼此安慰的地方,但在两年前,该小组被共青团猛批为“导致畸形价值观蔓延”。近年来,中国政府着手推广更为传统的儒家规范,包括强调家庭和孝道的重要性,因为它正努力应对人口挑战,如生育率下降以及需要照料的老龄化人口。在受到批评后不久,豆瓣禁止该小组添加新成员。
幕味儿也指出,用户不 “要求其他所有人的角落和自己一样”。在当今互联网上,这种“包容歧见”(agree to disagree)的态度已经很少见了,因为国家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众口一词,并与北京的说法保持一致,不断压缩不同意见的生存空间。
今年1月,豆瓣用户Bonnae被拘留了10天,(注:此处有删减,详见🔗https://twitter.com/bitinn/status/1142284368309702657/photo/1),警方称逮捕的原因是该用户转发了境外媒体的报道,其中带有民族歧视和恐怖主义的内容,这成了第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例——用户因在该网站发帖而被当局惩罚。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