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台五年・我眼中的台灣
上次講到在台讀書後,自己感受到落差感的幾個小地方。這篇就跟各位分享「台灣到底哪裡讓我那麼愛,畢業後選擇留下」。
每個地方各有好壞,香港無疑是故鄉,是我的家,會想念、會不捨,但我選擇留下在台灣,是台灣給我原本生活沒有的,自由、空間、氛圍、人等的一切,讓我自在,讓我做自己。
入鄉隨俗,是融入一個環境必要的心態。
聽過為數不少的人,覺得在台灣生活很辛苦,或許因為語言不通,或許是文化差異,理由千百種,反正就是格格不入。
離鄉背井,在他鄉當然會不適應,需要時間,也需要勇氣,我亦如此,過了好多個無眠的晚上,輾轉反側,終究還是選擇在這。直話直說可能會讓有些港人有微言,但無法融入的一大原因,有時可能是人本身就不願融入,投入參與。有部分移台港人,會帶著自己是「香港人」的優越感,到台灣生活,樣樣都跟香港比——「香港薪水高好多呀」、「香港人國際化好多啦」、「台灣人啲英文咁渣」⋯⋯怨言不止。
說實話,不限於移台,而是既然選擇一個地方,就應當學著跟當地相處,才可以好好享受。這些心態轉換,不用改變任何身份認同,我依然是香港人,了解他鄉文化不會影響任何事實,探索這些差異,接觸從沒接觸過的人事物,也許你會發現是有趣的,是新鮮的。
來台唸書前的我,除了偶像劇、綜藝節目和一次的旅遊經歷,其實對台灣的印象,大概跟大部分港人無異。會有的刻板印象,一個都沒少,「台灣薪水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台灣人比香港人窮」、「英文不太好」等等,相信香港人心中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到這個地方時,免不了抱著一些固有想法,先入為主。但接觸到愈多的人,生活的愈久,認識這個地方的全貌愈多,就愈加深我想留下的念頭。
人情味是真的。
大一的時候,作為設計系學生,根本沒有能睡飽的一天,因熬夜只能每天喝咖啡,喝到咖啡店老闆都認得我了,會記得我要喝甚麼,奶蓋都給我多一點。我在等待飲料期間,總會聊個幾句,也發現他們有好多常客。 後來因為生活費拮据,又胖了不少,有好久沒光顧,大概是一年只買一兩次吧,他們還是能認出我。大四不知不覺都要畢業了,久違去買了一杯,彼此都在感慨時間過好快。
再後來,從香港回台,到學校領畢業證書,想去喝最後一次那個大學回憶的味道,卻發現店面清空出租了。咖啡店隨著我畢業也一同結束了,心裡一陣可惜。想了想,台灣的人情味就是如此吧,店結業了,但我內心依然會感謝老闆,有他們的位置,那似乎不只是一杯杯的咖啡了,那是人與人的連結。
我大學附近有一間果汁店。老闆名下都有好幾間房了,開店其實都在做好玩的。這間店有幾個line群組,他常常會發優惠,限量15杯,大家留言來搶,本來果汁定價就便宜得跟甚麼一樣,他那些優惠是$1@1杯,料也真材實料,真心不騙。
好像有點扯遠了,回歸正題。有次剛好搶到好康,去買果汁,前面排著幾個目測國小大概兩三年級的小孩,飲料做好之後,要結帳了,發現錢包裡的零錢怎麼都湊不夠,印象中還差個幾塊錢吧。幾個小孩面面相覷,表情略顯慌張,眼看準備要向老闆道歉了,老闆見狀,就馬上說沒關係,送給他們喝,讓小朋友把零錢收起來,小孩連忙道謝。我看到當下心裡一陣暖意。
我是疫情間的學生,大學四年間,有三年都沒辦法回家。有到朋友家借住過,那時朋友的阿嫲知道我不是本地人後,毫不猶豫的給我一個很深很暖的擁抱,那是我在異鄉久違的溫暖。甚至在我家人都沒能到的,對我很重要的畢業展覽,阿嫲特地到展場來看我,那種感動無法言喻。
在這讓我真的能呼吸。
不只是心裡的那塊,想不到吧,是連我生理上也真的能呼吸了。
在我有記憶以來,鼻子裡的過敏大兵就沒有休息的一天,同時兩個鼻孔呼吸甚至是個奢求。說著也奇怪,我一到台灣來之後,鼻敏感一夜消失,至今偶爾會發作,但比以往一天跟一包抽取式衛生紙說拜拜的情況好太多了。
讀到這的你,可能會覺得台灣車子、機車(摩托車)量多的排山倒海,廢氣排放必定不少吧,鼻子還有可能好轉嗎,大概是我自身身體狀況有變而已。嘟嘟!車多沒錯,但空間寬敞太多了,髒空氣、塵埃有流通的空間,而香港走到哪,基本上都是高樓大廈,40層高樓見慣不怪,過敏源能往哪跑呢,屏風效應讓過敏源小子們只能往大家鼻子鑽了。這似乎也不是我個人的狀況而言,身邊有香港朋友從小被濕疹困擾,在台居住後,情況也改善不少。
而講到台灣空間比香港大,確為我留下的一大原因。相信各位對香港的房價之高、空間之小都有所耳聞,或那就是你的切膚之痛。而香港土生土長的我,一個「公屋妹」,五人家庭擠在一間小房子,三姐妹擠在一個房間,雙層床似乎是香港許多家庭的必備物了,而這是很多香港人的常態。每天回到家,甚至沒有自己的個人空間,習慣在那樣的環境下成長的我,一直渴望自由,在父親過世後,家中的低氣壓、低潮期,讓我更想尋求獨自一人的時間,想好好呼吸,好好休息。
於是我就在這了。
而台灣擁有的自由,擁有的投票權,政治上的不同,在這就不多作敍述了。2019年來台前經歷的事,都在心中了。
我就是我,不用接受過多的酸言酸語跟批評。
香港髒話之多,人盡皆知。而香港人有個特色,講話直接。因語言、語氣的緣故,外地人常會覺得香港人在罵人或吵架。是誤解?還是事實?
「罵」似乎確實是香港人一大特色。
當然挑剔的人不分國籍,沒禮貌都是個人行為。
但我2023年年初,時隔三年回到香港,才發現香港人真的很能批評。
用身材舉例說明,不知道大家對洪水橋殺人案有沒有印象(下方附上連結),此謀殺案的受害女性身材較富態,當時有相關照片跟影片曝光,我印象中,在不同文章下,都曾看過嘲笑死者體態的留言。而我本身身材在標準範圍,但相對一般女生更肉,在香港生活時,從身邊朋友或家人都有聽過嘲笑批評的話,聽者有意,傷人的話會被包裝成是直接不婉轉,甚至我也曾是話語尖銳的人。
Instagram 相關文章:洪水橋殺人案
繞遠了,我2023年回去時,會聽到身邊一些人拿他人身材作話題,嘲笑別人「怎麼會有自信發照片在公開社群」、「還想當KOL」、「他的臉長很有點像豬欸」等的話語,讓我聽的不太舒服,但叫他人不要批評的行為,常會被指責是聖母,似乎在香港做甚麼都能被罵。
我有香港朋友曾跟我說,感覺台灣人都很敢展現自己,像是dcard都能看到素人分享。我仔細思考,這跟社會風氣脫不了關係,台灣的同性戀合法化,或許也是讓大家更勇敢的一大步。至少我在台灣的幾年間,感受到的善意多太多了。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虛偽,婉轉成那樣有甚麼意思,甚至會覺得我在貶低香港,或是在文字裡感受到我優越,這是我預想的部分香港人的反應。
說實話,「刻薄」的習慣和風氣,其實跟香港壓抑的環境氛圍有關,大家都壓力太大了,社會需要漫罵來發洩,這是很可悲的事。多點稱讚,少批評的社會會快樂很多,不要讓香港變得「不是生活,只是生存」。
創作風氣盛行,不再身處文化沙漠。
連遺跡的存在都不被允許的地方,足以證明「文化沙漠」之稱,香港人的自嘲是多麼令人心酸。
這邊引一篇文章
》【盤點2021】一年間 香港消失了幾多個歷史古蹟?
近年疫情,大家被困在香港,博物館、藝術館慢慢比較能獲得關注,但香港做設計師的薪水,過半數都在$15000(約 61000 TWD)以下,在從商為大趨勢的社會中,設計真的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相比之下,我在台灣這幾年,才知道設計跟藝術原來可以那麼多元,接案的渠道也相對多很多。而這幾年,在設計路上的故事,我再額外撰文分享吧,啃著麵包撐過來的,我的生存故事可是頗值得一提呢。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