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ConanXin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回到未来:Myspace 和 Z 世代数字身份

ConanXin
·
·

2020 年 1 月 21 日,多莉·帕顿 (Dolly Parton) 在她的 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张四面板图片,并配文说:“让你成为一个能做到这一切的女人。”多莉帕顿挑战赛(Dolly Parton Challenge)诞生了。

多莉帕顿挑战赛(Dolly Parton Challenge)

挑战立即走红(该帖子仍然是帕顿最受欢迎的照片),其他名人也加入了进来。艾伦·德杰尼勒斯 (Ellen DeGeneres) 发布了她的挑战版本。奥普拉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紧随其后。甚至哈巴狗道格也乐在其中。

多莉帕顿挑战赛(Dolly Parton Challenge)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传达了:我们在互联网上都有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身份与马克·扎克伯格最初的社交媒体概念是正交的。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在《Facebook效应》中写道:

"你只有一个身份,"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在短短一分钟里把这句话强调了三遍。他回忆到在facebook的早年,一些人认为应该为成年用户提供"工作描述"和"兴趣爱好"一栏,扎克伯格自始至终反对这样的划分。"你有不同的面孔--对工作上的朋友或同事表现出一副面孔,而对你生活中熟悉的其他人却又是另一副面孔……就快要结束了。"他说道。
他举出了几个理由。"对于一个人来说,双重身份是不诚实的表现。"扎克伯格从道德角度辩护,不过他也很务实,他说:"今天这个世界的透明程度将不会再允许一个人拥有双重身份。"换句话说,即使你希望把私生活和职场生活分开,你也不可能做得到,因为关于你的信息正在互联网和其他各个地方传播。

扎克伯格对单一身份的信念使他要求在 Facebook 上使用真实姓名。在 1990 年代末和 2000 年代初,在线身份是匿名的:在 AOL Instant Messenger 上,你是soccergirl7 或 doglover42。通过强制使用真实姓名,Facebook抑制了自我表达。

Facebook 的标准化与 Myspace 的可定制性背道而驰。用 Myspace 的 CTO Dmitry Shapiro 的话来说:

当你去酒吧时,你不会穿蓝白相间的制服——“Facebook 制服”。你会穿上各种令人惊奇的东西来脱颖而出。你会想要与其他人完全不同。这就是 Myspace 的真正价值所在。当人们谈论想念 Myspace 时,他们想念能够定制他们的个人资料。

Myspace 是颜色、样式和字体拼贴。你会煞费苦心地制作了你的个人资料,从墙纸到自动播放的音乐。在 Facebook 取消个性化之前,Myspace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力和自我表达的场所。

今天的 Z 世代正在接受数字身份的两个新原则:可定制性和一致性。可定制性回收了 Myspace 的自我表达。数字原住民倾向于让他们在网上脱颖而出的产品,拒绝 Facebook 的蓝白标准。

例如, Scout正在构建 3D 虚拟房间,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完全自定义和管理这些房间。 Scout 的创始人 Zack Hargett 将 Scout 称为“Roblox 一代的 Myspace”。

年轻人每天花费数小时沉浸在数字体验中:Roblox 的活跃用户平均每天花费 2.6 小时在 Roblox 上。 在上周的 Q2 财报中,Roblox 宣布该平台的集中度越来越低:“去年第二季度,Roblox 流量的 50% 到 80% 来自前 10 名体验。这个数字现在是 37%。”

数字原生代正在接受训练,以定制丰富、复杂的虚拟世界。例如, Scapin'允许任何人创建定制的虚拟空间与朋友或陌生人一起出去玩。在某些方面,它是成人的 Roblox。其他初创公司,如DreamworldManticore Games ,正在模糊沙盒游戏、社交网络和定制虚拟空间的界限。

可定制性的回归与新工具的碰撞,这些工具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实现数字身份的个性化。像Figma、Canva和Kapwing这样的公司提供了可访问的产品,让任何人都可以为了自我表达而使用软件。TikTok等内容平台将创作者工具嵌入到应用程序中。不再需要 Adob​​e Premiere 的专业知识,你可以使用手机编辑工具和特殊效果制作专业级内容。Z 世代拒绝旧社交平台所鼓励的枯燥、受限的在线身份,转而支持更个性化的在线表达形式。

Z 世代数字身份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一致性。 多莉帕顿挑战赛(Dolly Parton Challenge)标志着老一代——千禧一代、X 世代、婴儿潮一代——是如何被教导在不同平台上表现不同的。在 LinkedIn 上,你是专业的;在 Facebook 上,你是顾家的;在 Instagram 上,你很时尚;在 Tinder 上,你很性感。对于 Z 世代,跨平台的在线身份是一致的;真实性和自我表达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依赖于平台。

以LinkedIn 为例。 Z 世代认为 LinkedIn 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与世隔绝的地方,可供年长的互联网用户自吹自擂。一些 Z 世代甚至在LinkedIn上发布讽刺帖子,令人捧腹大笑。他们自豪地宣布他们在 Krusty Krab 餐厅的新工作,这是一家“享有盛誉的机构”,将为“[他们]的生活开启新篇章”。或者他们宣布他们作为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新身份。

这些帖子体现了 Z 世代对社交媒体追求地位、追逐影响力的疲惫。数字原住民宁愿拥有跨平台的单一一致身份。扎克伯格说得对,“你对你的工作朋友或同事和其他你认识的人有不同形象的日子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他说得对,“现在世界的透明度水平不支持一个人拥有两个身份。”他只是早了10年。

新的初创公司正在构建 Z 世代平台。例如, Polywork是 Z 世代的 LinkedIn——一个混合的社交网络和专业网络,不那么令人畏缩,更真实。这是展示你的个性和专业身份的单一目的地。

这建立在“TikTok 简历”(TikTok resumes)的近期趋势之上——年轻人通过简短、富有表现力的视频来寻找工作,介绍他们的技能和工作经验。起初,这种做法是非正式的,是由用户驱动的,但 TikTok 现在已将该功能正式化。

新的创业公司让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建立一致的、个性化的身份。 Linktree是领先的个人简历链接网站,拥有 1200 万用户,为数字身份提供了一个连接组织。 Universe是一个移动优先的网站构建器,让你只需使用智能手机即可创建个人网站。 Koji由前 Myspace 首席技术官创立,让你通过组装类似乐高的组件来启动自己的网站。

下一代互联网用户需要可定制且一致的数字身份——这是对过去十年统一、枯燥且不一致身份的反应。支持下一个在线表达时代的公司将拥抱 Z 世代的创造力、自我表达和毫不掩饰的真实性。

最后的想法

人们很容易忘记数字一代是如何迅速和戏剧性地转移到网上的。 2015年的12年级学生外出的次数已经少于2009年的8年级学生。年轻人在卧室里上网;在社区里骑车被玩《堡垒之夜》取代,去购物中心被刷Snapchat取代。这种转变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社会心理学家让·特温格( Jean Twenge) 写道:“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成年人只知道适合某种情况的表情符号,但不知道正确的面部表情。”(In the next decade, we may see more adults who know just the right emoji for a situation, but not the right facial expression.)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数字化迁移的过程中,自我表达同样重要: 73% 的 Z 世代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自我表达才能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但这种表达现在需要放在网上。年轻人可能仍然会穿着古怪的衣服去学校反抗,但他们也会精心策划他们的虚拟形象在网上穿的虚拟服装。年轻人可能仍会在卧室的墙上贴上海报和照片,但他们也会装饰自己的虚拟“房间”,供朋友们参观——就像千禧一代在 Myspace 上所做的那样。

上周,Facebook 宣布了 Horizo​​n Workrooms ,这是其用于工作场所协作的虚拟现实产品。

当今天的年轻人主宰劳动力时——他们将在十年内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化身和虚拟办公室将是个性化的、富有表现力的和独一无二的。个性会渗透到专业领域,在工作和社交数字领域,你都是“你”。拥有 3000 万粉丝的 TikTok 创作者诺亚·贝克(Noah Beck) 最近表示:“如果你看看TikTok上最成功的人,他们做的都是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他们永远不会完美。他们永远不会完美地存在。”(If you look at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on TikTok, they do relatable things. They’ll never be perfect. They’ll never show a perfect existence.)

数字身份不再是孤立的个性、脱节的行为、工作和娱乐之间的清晰界限。对于那些一生都生活在互联网上的人来说——在未来几十年里,他们将在虚拟世界中度过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线身份是未经修饰的离线身份的延伸。这是一种一致和真实的东西,以及精心定制以最大限度地表达自我。

原文链接:Back to the Future: Myspace and Gen Z Digital Identity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