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的午飯,久違的燒豬頸肉和炒通菜
在家上班半年,平日太忙,星期日難得閒下來,可以煮個午飯,不用出去買外賣了。菜都是昨天星期六上午去華人超市買的,一次多買一點,省時間不用再去。
只有華人超市才有的豬頸肉,兩大條一包,才四塊多美金。
第一次吃豬頸肉是在澳門,十多年前回港探朋友和同學,與大學老同學一起去澳門探望老師。從香港去澳門要坐噴射飛航,船期很密,一小時不到就到碼頭。一下船我就喊肚餓,於是就一塊去氹仔一家酒樓午膳。打開菜牌準備點菜時,老同學原來是識途老馬,向我推薦酒樓出名的炭燒豬頸肉。一聽到一個頸字,我馬上想起吊頸死的女鬼,胃翻動了一下。老同學卻極力說很好吃的,一定要試。盛情難卻,就姑且一試吧。
炭燒豬頸肉上來時,平平無奇,看上去就如普通叉燒,夾了一塊,放進口裡嚐嚐……天﹗真的很不一樣啊﹗是哪個中國人想到要炭燒豬頸肉的?有一丁點肥,但不膩,嚼起來還有點爽,不韌,廣東話叫彈牙,簡直是一見鍾情,一箸一塊,結果,一小碟燒豬頸肉幾乎被我一人吃光了。吃完舐一下唇,意猶未盡,閉目回味中。老同學問,要不要再來一碟?我一看價錢,好像有點貴,還是不了,點到即止,永留印記。
從此我就記住豬頸肉了。甚少開動烤箱的我,只用中式鍋煎,上點叉燒醬,煎出來香噴噴,隔一張桌也可以聞到。
在我家,有肉無菜是不可以的,順便炒了一碟腐乳通菜。
通菜又叫蕹菜,分地蕹和水蕹,我家以前種的是水蕹,田裡要放大量的水,水深及小腿肚,摘菜時要赤腳下水田,經常被水蛭叮小腿吸血。我都被叮過一次,一陣刺痛,低頭一看,赫然看到小腿上黏着一條灰黑色的水蛭。用手扯開的話會痛,我爸教我先往水蛭吐口水,牠會鬆口的了。我爸真的毫無科學頭腦,我吐了很多口口水,水蛭也不放開我的小腿,結果還是我狠心把牠扯開了,一把扔到遠處。
通菜要用腐乳炒才好味,這是我家的傳統。地蕹因為杆子幼,藏不了多少菜汁,水蕹杆子粗如拇指,乾炒的話難完全炒熟,我家是先用滾水汆一下,然後才炒。炒好後,杆子裡有好多汁,一咬下去,卜的一聲,隨時汁液橫飛。水蕹味淡,配蒜頭和腐乳炒會很惹味。地蕹味較甜,用腐乳炒時要多下糖,中和一下那種鹹味。幸好杆子幼,用油炒幾下,可以下一點水,上蓋,轉中火,讓滾油水把杆子爆熟,道理跟炒西蘭花一樣,只是時間不用那麼長。最好還是加些五花腩肉同炒。炒菜時油下得不夠,吃起來會乾巴巴的。
在好吃和健康之間,有時難免會失衡,不過,為了吃好吃的,我是經常破例,把醫生的叮囑抛到馬桶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