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boyi tsai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與台大學生「無關」的台大校長之爭

boyi tsai
·
·

選校長這件事從開始到現在整個過程就只有荒謬可以形容我的感受。

從一開始的選委會的組成21席中只有1席學生代表;到傳說中的「中研院派」跟「台大幫」互鬥,讓企業代表管爺從陪榜到出線;再到管爆發獨立董事爭議,有違利益迴避,資格遭到質疑;再到學校行政迴避不作為,使出「大不了拖著」大決;再到教育部手段粗糙的干預拔管;再到現在的老年大學新五四;校長爭議成為國民黨和民進黨對決的戰場;這所有的一切都荒謬至極,選個校長可以搞成這樣我也是佩服的。

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台大的事情離我很遠,中午經過傅鐘看到掛滿黃絲帶的傅鐘下坐滿了白髮蒼蒼的老人家,背後寫著「還我校長」,這還是我第一次遇到不是以在校學生為主體的學生運動,忍不住說「太荒謬了吧,你們有哪些人是台大學生啊在這邊還我校長」對方回我說「關你屁事啊」我說「我是台大學生耶」對方又重複了一次「關你屁事啊」。

離開那個現場之後我突然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選校長從頭到尾都跟我,一個普通的台大學生沒有關係,這是有權有勢的人們之間的遊戲,是不同政治立場不同政黨之間的鬥爭,真的是跟學生沒什麼關係了。

台大作為公立大學具有公共性,所以這些來學校發起新五四運動的人有他們自由表達立場的權力,我也反對警察來清場,言論自由的原則之下輿論競爭本來就會喧囂。

但挺管也好拔管也好,我實在對於任何一方都難以產生共鳴,事到如今,到底誰真的在乎台大,在乎台大學生?還是「關你屁事」對於台大學生來說才是真正的實話?

————————————————————————

以上為5月4日中午我經過傅鐘之後所寫的感想,此後此事的走向越發荒誕。「挺管派」和「反挺管派」(之所以用「反挺管派」而不是用「拔管派」是因為「反挺管派」不一定支持教育部拔管的作法和校方的作為,但卻對於「挺管派」在校內的種種行動表示不滿。)之間的矛盾集中在5月4號下午到晚上的「新五四運動」集會前後和布條之戰上。

「台大新五四運動」 挺管、反管爆發肢體衝突(https://news.tvbs.com.tw/world/913939

「挺管派」所掛的「堅守大學自主」被「反挺管派」kuso成「堅守大學自助餐不漲價」

學生以校園常見的「XX之夜」來戲稱5月4日為「中閔之夜」

還有以正在熱映的《復仇者聯盟3》為梗的布條(不論怎樣,暴雷的給我去死。)

我的一位朋友評論說「拔管派占了一点理但迅速就做的很难看实在是政治操弄痕迹太拙劣,挺管派也占了一点理但迅速就摆出“大学自治”的稻草人搞社运也实在是搅浑水,中间的人只想站蓝绿,不想站道理。」我覺得這次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有一種無力感。拔管也好,挺管派也好,都支持不起來,但一系列荒謬的事情又是發生在自己每天生活的地方。所以只能用幽默消解荒誕,做無的放矢的反抗。今天一早,校方拆除了大部分的標語,只剩下傅鐘上的黃色布條,這些布條大部分都是挺管人士所掛,但仔細看也會發現有學生哪來當成許願樹使用,掛著類似「早日畢業」「找到男友」的祈福布條,戲謔意味自不言說。

台大將於12號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後續處理方式,作為一個普通的台大學生,我只希望校方不要再做規避責任,消極怠惰。「台大學生會昨日發布聲明,臨時校務會議需決議,是否同意教育部駁回管中閔出任校長,同時討論是否修繕教授兼職機制、解決校長遴選爭議,以及調整校務會議與遴選委員會的學生代表應增至5分之1,讓學生意見能加入。」

傅斯年曾說過「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這句話在各種各樣立場的運動中都被拿出來使用,荷蘭哲學家史賓諾沙認為「宇宙的精神」在於追求真理,究竟什麼是宇宙的精神的真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消極怠惰的態度,以拖待變的行事方式,一定不是宇宙的精神。另外一層是關於溝通這件事情,我們都知道即便是立場對立的人,也不盡然是壞人,但卻因為立場的不同,在公共領域的輿論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溝通這件事似乎已經失效,如果在這樣高度對立的局面中劃出一道人們可以溝通理解對方的道路?我沒有答案,但這樣的對立也不會是宇宙的精神。

跟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裡是我在台灣學到的最寶貴的一件事,雖然這件事時常受到挑戰,但私以為這是台灣社會在對立中找到平衡持續走下去的方式,言論自由之下的輿論動盪也許是必經的,但希望殊途同歸,至少我們有做過理解彼此的努力。

最後,我希望這場與台大學生「無關」的台大校長之爭,首先能夠變得跟學生有關,能跟三萬台大學生產生連接,經過充分的校內討論和溝通,而不是繼續以「大人的遊戲」這樣的面貌持續下去。其次,不論結果如何,希望下一任台大校長能夠秉持台大的自由學風,和堅持學術優先的理念,讓高等教育不要淪為商品化的產物,讓每個在台大學習生活的人都能有機會體悟到什麼是「宇宙的精神」。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普通台大學生這幾天來看到聽到感受到之後的所思所想,在此與Matters的各位分享,也希望關注此事的朋友可以多留言討論。感謝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