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Liko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从 Notion 到抽象: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抽象者

Liko
·
·
本文的标题是 Notion AI 根据我写的内容自动生成的,其实没聊到这么深。内容是 Notion AI 帮我润色的。题图也是 AI 工具生产的。

从去年看到王川的抽象者劳心,被抽象化者劳力的文章作为一个引子,到今年零零碎碎的看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尽管不能说到了拨云见日的地步,但也是比之前有了些许洞见,写下来作为记录。

先聊聊 Notion

Notion 是一款跨平台的综合性工作协同软件,可以帮助用户管理任务、笔记、文档、项目等多种工作内容。

首先,我想谈谈 Notion(本文是在 Notion 上撰写的)。初识 Notion 已经有好几年了,早在几年前我就在某宝上花了几十块钱购买了 10 年的会员。当时,我被它的模板功能所吸引。我知道它是一款强大的笔记工具,可以用来记录旅游计划、读书笔记、任务管理、日报周报等等,还可以用来制作简历,并且可以直接发布分享成网页。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探索了一段时间,搭建了所有我能想到的模板后,我发现我有点不敢使用它了。每次使用 Notion 时,我都不去关注任务本身,而是先想着要找一个完美的模板来呈现我的任务。此外,对模板的维护也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这让我对软件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客观来说,Notion 是有一定的上手门槛的。Notion 主打的是「all-in-one workspace」,即一站式工作区空间。光是听到这个概念就容易联想到工具潜在的复杂性。就像一把瑞士军刀,具备多种功能。但是用瑞士军刀来类比 Notion 是不准确的。尽管瑞士军刀的功能丰富,但是其拓展性并不强。

Notion 更像是一个可换头工具箱。以前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螺丝刀都是独立的。而现在,工具箱是一个把手工具,根据使用的场景更换不同的头子就行了,也就是所谓的场景化工具(这篇文章非常有洞见地介绍了工具的演化路径,值得一读)。

场景化工具<deepl-inline-translate style="z-index: 1999999999;"></deepl-inline-translate>

使用 Notion 就像是在搭积木,模板只是已经搭好的积木,你可以直接使用。你也可以从头开始搭建自己的积木工程,所以 Notion 的门槛就在于如何抽象出你需要的场景,搭建适合你的积木工程。用积木来类比是非常合理的,像 Notion 这样基于块(Blocks)的编辑器工具就和积木非常类似。

Notion 的 Blocks 设计,从一句话到一个网页,再到一个视频,或者各种第三方工具,都可以被抽象为一个 Block,未来对接任何新的具体需求,都可以用这套形式来解决。—— 少楠

用户需要哪些功能,不是直接给用户添加这个功能,而是反思其本质需求,抽象其功能,形成一个框架容器去涵盖不同的场景。抽象出 Blocks 这样的形式大大提升了工具的场景适配能力,似乎万物皆可 Blocks。

对于用户的反馈,张小龙说:不要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用户的反馈只是帮助你了解他们的想法,而用户的需求是零散的,解决方案是归纳抽象的过程。

当我理解(抽象)了 Notion 背后的产品理念,对于我使用 Notion 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不再把他仅仅当做一个笔记工具,甚至可以说 Notion 是一款低代码工具。我们搭建出一个类似博客的页面,直接发布成网页供其他人访问,然后我们可以在 Notion 中随时更新和修改我们的内容(CMS)。从后端的数据库内容管理到前端页面视觉展示,不需要写任何代码就可以完成。

这是我用 Notion 搭建的 个人简历

一般的产品寻求空间或领域的变化,从一处到另一处。好的产品在寻求量的变化,从一个量级到另一个量级。伟大的产品在寻求范式变化,从一个维度到另一个维度。Notion 算是一个伟大的产品。

成为一个抽象者

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王川的文章,文章对抽象的解释是:抽象,有人把它定义为对客观世界单纯提取某些特性加以认识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可以理解为一种信息压缩的过程。

人和人之间的鸡同鸭讲,可以看成是彼此对世界理解的抽象出来的模型不一样不匹配而已,虽然他们的模型在特定时刻对于各自所处的局部环境都有其合理性。
另一种情况,即使是一个类似的抽象模型,大家如果完全是在不同层面在讨论,也可能毫无交集。同样是上网浏览,普通人看到的是网页的信息,软件工程师看到的是背后的 html 和 javascript 代码,网络工程师看的是路由器如何传输数据,硬件工程师思考的是 CPU 芯片如何高效读取数据。
被抽象化,可以理解为被外界限定了输入和输出,然后自己就按照这种设定的输入和输出来做事。找工作,本质上都是找的都是被别人抽象化出来的任务。

亚马逊的理念是,一个事情,你必须要把它简化。简化后才可以标准化,标准化的东西才能自动化,自动化的东西才能导致规模化,而简化的前提就是抽象。

Notion 不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将产品的最小单元简化为 Blocks 这种形式,所有内容都包含在一个个 Blocks 中。通过 Database(数据库) 的引入将数据结构标准化,在 Database 之间产生关联行为提升自动化能力(同一数据源修改后多个数据库会同步更新)。

王川说所谓的「软件吞噬世界」就是因为软件的「抽象化+零边际成本+规模效应」在吞噬世界,而软件之间的优劣之分可能就是抽象能力的优劣之分。

我特别喜欢他在文章说的一句话:

智者要顺应时代的经济技术趋势,发挥自己的创意,重新抽象化这个世界,定义新的输入和输出。这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摸索和一些运气,但其自由愉悦的境界是甘于被抽象化者所无法理解的。

知易行难,眼高不可怕,让我们努力踮着脚尖用手往上够。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