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yc3529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20181124公投

cyc3529
·
·

【深夜投票前夕的關於公投】

#婚姻平權性別教育

「長這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你該不會是喜歡不了女生才來當人妖吧?」

「死gay砲!」

我們應該覺得這些字眼、用字遣詞很熟悉吧。

知道嗎,生活裡充斥異性戀中心主義的符號,交織起一個網絡,將人們圈起來,然後某些人嘗試用他們的喜惡框架你的意志,告訴你在這個網絡很正常、很安全、很神聖。

對,的確很安全,知道嗎,在那個網子底下很安全,然而有些人卻被拋擲於外痛苦著。

曾經經歷過身邊一兩位很要好的同志朋友向自己的家人出櫃,有些和解,有些出走,有些仍舊處在你知我知但不想多談的窘境裡。但知道嗎,他們都是我生命中溫柔的存在。

也依稀還記得吧,國小時一位氣質較陰柔的男生同學,常被同學甚至老師恥笑,恥笑他某些陰柔的動作、某些溫吞的語句、某些嬌羞的神情。他哭著,一次被老師責罵後,但他越哭、這世界嘲笑地越大聲,他徬徨無助地落淚,世界張牙舞爪地笑鬧,那時的我不解,為什麼我的眼淚可以換取同情,他的眼淚只會惹來霸凌與嘲諷?為什麼,他多麼優雅、多麼動人、多麼可愛,這世界卻惡狠地折磨他。

我們都像鱷魚,裹起鱷魚皮、揚起刺角藉以保護自己,但要記得,有一天我們將親手剝下這塊又厚又硬的外皮。

「在這個巨大的宇宙中,你不是寂寞一人。」

#101112案不同意

#1415案同意


#反對以核養綠

關於婚姻平權及性別教育,覺得即便仍持續遇到一些反同方,但畢竟在自己身邊仍是少數,加上臉書僮屋層真的很厚,自己覺得這幾天已經看到很多挺同的文章了,因此今天還想再多談談其他的公投案。

發現核電議題算是在身邊同年齡的朋友圈裡被談論最少的,在此想推薦大家一個自己近期很喜愛的粉專「它核他們的故事」,他們將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故事寫了下來。

發現身邊的人多半是對於反核議題有些誤解或幻想,而在閱讀了一些相關資料後,我嘗試用簡單一點的語言解釋些誤會,其他詳細資料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等粉專都有(對了,不要再說什麼這些組織被民進黨收編才會替他們講話了!不要再用這種非藍即綠的框架來思考問題了,地球公民基金會他們推環境議題多久了?遠遠早在這一次的民進黨執政就有了好嗎?)。

首先,「以核養綠」並沒有「綠」,他們提的1234是「燃煤40%(你沒看錯,以核養綠還是有很多的煤)、天然氣30%、核電20%、再生能源10%(對,再一次看清楚,只有這麼少,」,而反觀其實現在政府提的版本就是235「天然氣50%、燃煤30%(對,比那個以核養綠的還低)、再生能源20%」,所以,到底哪一個比較綠?

先就這點來論,我就足以認為他們是用騙術在包裝這次公投了…以核養綠的綠到底比非核家園的綠到哪裡去了?我甚至都懷疑支不支持、反不反對核電已經不是重點了,而是他們到底想用什麼話術包裝這些?

次者,普遍聽來大家擔心的是缺電及電費上漲的問題,但數據指出,目前大家想像核電好像供應台灣電力很大一部分了才得以有如此便宜的電價,但其實核電只佔不到10%而已,估算2025年電費大約是與2013年同電價的3.1元。

再來,核電並非真的如此乾淨,核廢料放哪裡是大家爭論不休的問題之一,姑且不論之前聽的小道消息解釋為何現今台灣的核電廠仍舊無法把核廢料進一步處理而必須囤積在蘭嶼,這並不是幾年內技術的進步就可以解決之事,更何況全球目前也還沒有成功運轉的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不要再幻想花錢送到國外去了,很貴)。而更遑論他們對於蘭嶼回饋金的荒謬言論。另外,國際上其實並未把核能視為「再生能源」,因此台灣很多的科技大廠簽訂的國際條約中若承諾使用的電力式再生能源的話,注意喔,這裡的再生能源並不包含核能。

而說服我的原因之一,台灣處於滿滿的活動斷層帶上,並不一定適合其他國家蓋大型核電廠的模式,一個國家的發電網絡應該因該地的自然環境、特質等因素而做出適當的調配模式,而非一味學著國外喊什麼幾年內二十座核電廠的口號(我的媽呀…台灣就那麼大,是要一縣一核電廠了嗎?)。

說服我的原因之二,核一、二、三廠其實已達除役年限,姑且不論持續運轉以達幾十年的機件,零件不管有無使用,放一定時間就會有一定程度的鏽蝕損壞,而唯一剩下的核四廠(還記得核四嗎?從1980年便規劃說要蓋,自1999年開始興建,但過程當中多項審查未過或違規、偷工減料事件不斷被爆出的核四),重啟並不是今天說開就可以再開的,不只需再經過幾年的審查評估,更需要花幾百億的錢,更何況它不是一台新車,只是一台20餘年的拼裝老車。

原因之三,有些人誤以為反就是擁煤,不,這絕對不是如此二元式的選項,為什麼能源政策只能二選一?為什麼不要燃煤的空汙、就只能選擇核能呢?台灣還有天然氣、太陽能、風力、水利等再生能源,的確再生能源有其難以壓下來的成本的困境,但一方面技術不斷進步,另一方面電力調配與分攤風險才是穩定的關鍵,透過不同時間、氣候、地區做適度的能源調度跟搭配,類似分散式的發電電網,而不是件座一座又一座集中式的大型電廠,這樣分散風險、避免過度集中的方式。

其實,一直很可惜的是自己遲遲未看過《車諾比的悲鳴》(亞歷賽維奇),及電影《核你到永遠》。

但知道嗎,我們現在就可以決定要活在什麼樣的小小台灣、呼吸什麼樣的空氣、使用什麼樣的電力而不至於壓迫到他人。

#16廢除非核家園條文案不同意

(資料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全國廢核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等粉專)


#東奧正名

意外發現這項公投案在朋友圈竟然也引起了一定的話題,而主要也是想澄清一些些,以及表明一些些。

這幾天中華台北奧會開始動作後,有些人開始高喊「不要踩著運動員比賽的權益的屍體上」,首先,這只是「申請」以台灣之名而已,並非「逕行改名」,其實國際奧會來函也指出,他們完全尊重台灣內部的公投程序及言論自由,且也只說「更名」的最終決定權在執委會(這我們也知道,所以從頭到尾都只是申請沒有要逕行改名啊)。申請不一定會過,但不申請一定不會過、只會被視為自願居於中華台北。申請不一定會過,那幹嘛還申請?比賽不一定會贏,那幹嘛比賽?

另外,從中華台北奧會「公投連投都還沒投就向國際奧會告狀,惹來他們來函」這些疑點重重的事件,不難看出中華台北奧會背後面臨什麼樣的壓力,所以,即便現行都以「中華台北」了仍舊會被施壓、被取消、被莫名退賽,那為何不「申請」看看呢?難道現在日子就很好過嗎?

不要踩在運動員比賽的權益的屍體上這句話我可以理解,的確台灣不管運動員、藝人、電影人員、藝術家等,要站在國際舞台上都不容易,而這不容易並不是因為台灣不夠格,而是因為有強權在阻撓,這些我們都理解。

但,我們也不想在國外不斷被叫China啊,我們也不想事事都要「被自白」,都要處理他們的玻璃心,都要隨時面臨被怎樣的恐懼壓力下啊。

我知道即便有些人仍有顧慮(即便是所謂也具有台灣意識的人),我覺得這些都可以理解,我甚至不會因此覺得這些人不夠如何如何。

但我想說的其實就只有,我們不確定這是不是最好的決定,但至少這代表了我們的意志,我是台灣人。

Let Taiwan be Taiwan.

#13東奧正名案同意

((然後不要再用藍綠的框架去框架這些了……民進黨勞基法修惡那次、高雄市政府民進黨執政石漠視果菜市場及拉瓦克的強拆事件時,我是痛恨民進黨的,所以不要再說什麼啊你就某某黨啊……))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