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米高的树洞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22.5.26-动作电影、马铃薯

米高的树洞
·
继续发散式胡思乱想

Holy matters:

从小因为受到家里大哥的影响和熏陶,我的很多爱好都是他带着我启蒙和入门,比如看漫画、听摇滚和看美国大片。现在还记得,二十年前大哥带我第一次看美国大片《空中监狱》时那种兴奋和激动,那个时候还是用VCD光盘播放的,估计现在很多年轻朋友们都没见过VCD播放机长什么样了。那会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想到电影能拍的那么的精彩和惊心动魄。紧张刺激的剧情,心惊肉跳的爆炸和打斗场面,直到现在还依然能回味起当时的感觉和心境。虽然看起来剧情有些老套,无非就是孤胆英雄拯救危机的故事。但当时完全不这么觉得,就好像现在能随处买到的巧克力,口味繁多,想吃随时都能吃,但依然难以掩盖第一次吃到巧克力时的喜悦。另外当时之所以对《空中监狱》印象深刻,还是因为男主角尼古拉斯凯奇在剧中的造型,特别像我喜欢的一个阿根廷足球明星加布里埃尔·巴蒂斯图塔,所以那会儿瞬间就成为了凯奇的小迷弟。

左:凯奇 右:巴蒂


另外一个对于小时候的我心里永远绕不开的动作巨星,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曾经有个施瓦辛格的片子,大哥给我眉飞色舞的讲了很多里面的场景,说哇塞片子多么多么的精彩,多么的好看,就是那部《幻影英雄》。说的我心里痒痒的,一直惦念着这个片子。但是阴差阳错,从小到大,很多时候有空闲的时间也想不起来去找来看一看,但是这个小小的执念一直埋在心里。

正好昨晚闲来无事,偶然想起这部《幻影英雄》,于是下载下来看。但是看了一半,就有点看不下去了,老套的剧情,远古级别的特效,跟小时候大哥给我描述的精彩程度和我心里想象的的感觉差距还是蛮大的。后来,我想明白了,电影没有变,所变化的,是我们内心的期待,见识过那么多的精彩,再回过头去用现在的眼光去评价近三十年前的电影,会有些不公允。但无论如何,也算圆了一个儿时的心愿。


今天突发奇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potato叫马铃薯呢,当然蜀国和秦国地区叫洋芋,我们老家大辽国叫土豆,但是洋芋和土豆这两个名字也都大致能从字面理解意思。比如洋芋的洋,那代表这个东西一定不是内地土产,就好像洋葱、洋柿子(辽国对番茄的另一个别称)。土豆也大致能理解,就是土里长得像豆子一样的东西。

但为啥偏偏又叫马铃薯呢,我查了一下,potato的拉丁文学名叫Solanum tuberosum-L。Solanum意思是“茄子”,tuberosum意思是“马铃薯种”,所以合起来的意思是茄科茄属马铃薯种-L。而“马铃薯”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县志》。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就是源于potato土豆的外形,有点像“马铃”,就是马脖子上戴着的铃铛,所以以前小时候听评书里经常有老先生讲:马挂銮铃之声。这个铃铛,就是马铃。

马铃长这样


所以“马铃薯”应该和“土豆”这个名字一样,其实都是象形名字(瞎编的术语,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词,哈哈),根据外形联想创造翻译的名字。

外来物种如此之多,都早已和世界各地融为一体,若单纯的仰仗着所谓高涨的民族情绪,一味的去排斥外来,排斥所谓“西方”的东西,那么国人估计绝大部分蔬菜,都吃不得。若真有志气,那就每天只能吃白米饭蘸酱油了罢~

哈哈,胡言乱语,博君一笑耳~


马特市永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