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服務突圍,信義房仲大馬轉骨拚內需
挑戰
房仲簽約文化
雖然馬來西亞已制定房屋交易相關規定,但當地屋主缺乏與房仲簽署正式委託的習慣。信義房仲的李杰峰指出,當地多數情況下,交易僅憑雙方口頭協議就展開合作。如何說服屋主簽署正式委託合約,並提高他們對房仲的信任,是信義房仲在馬來西亞面臨的重大挑戰。店面設置限制
馬來西亞的房仲店面有特殊規定,禁止在一樓設立房仲中心,採取樓層式經營模式,通常隱藏在大樓或辦公室內,導致客戶不容易主動上門。相比之下,台灣的房仲店多位於熱鬧的商圈,容易吸引客戶進入,這構成了兩地房仲經營方式的明顯差異。屋主資訊查詢限制
台灣可以透過地政系統查詢屋主資料,而馬來西亞尚無此類公開查詢系統。這使得信義房仲在大馬的房源挖掘難度增加
解決方案
社區型商圈布局
信義房仲採用台灣經驗,通過在小型商圈駐點,逐步擴大規模,並根據當地情況調整策略。公司初期便派遣先遣部隊進駐吉隆坡,花費大量時間申請合法執業許可(REA),並要求業務員取得房地產談判代表證(REN)。深入了解法規與文化差異
馬來西亞禁止房仲業在一樓開設店面,且當地人注重私人時間,因此台灣盛行的「call客」文化在馬來西亞行不通,必須透過更多商圈面對面的互動來建立客戶關係,進而發掘潛在的買賣機會。提供一條龍式服務
大馬受英國殖民影響,馬來西亞的消費者更傾向於英式的一條龍服務,即從售前到售後全程跟進,這與歐式的單純交易方式不同。信義房仲大馬公司需在後續流程中持續陪伴客戶,為他們提供全面的服務。培養核心人才,建立信譽口碑
馬來西亞的房仲業者多為華人,而信義房仲作為台資企業,優先錄用對台灣文化較為熟悉的候選人。雖然從零開始培訓成本不低,但這是信義房仲拓展大馬市場的重要策略,扎實的培養有助於深耕在地口碑和信譽。
筆者觀點
在台灣,我們日常見到的五顏六色的招牌、房仲的各式傳單,以及生活中充斥著的廣告和房仲熱情的招呼,似乎已成為習以為常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往往不會特別留意台灣與其他國家房仲業的經營差異,甚至誤以為各國的房仲行業都是如此運作。這篇文章讓我深入了解了馬來西亞和台灣房仲業的不同之處,尤其是英式與歐式服務模式的差異,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概念。信義房仲進軍馬來西亞的歷程也啟發了我——進入一個新市場,不僅僅是簡單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更需要隨著當地的文化、法規和市場需求做出靈活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