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OGP Summit 參與心得:落實共創,才能實踐開放政府

Claire
·
·
IPFS
·
透明、協作,與民主所強調的公民參與精神息息相關,也是現今國際上推動開放政府所強調的價值。臺灣自 2021 年起推動以開放政府夥伴聯盟(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OGP)的國際標準所撰寫的兩套行動方案,分別由國發會主責的「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以及立法院主責的「開放國會行動方案」。開始執行三年後,迎來疫情後第一次實體舉辦的開放政府夥伴聯盟峰會(OGP Summit)。

這篇以個人紀錄的方法,書寫我參與這場國際盛會的感想。至於台灣推動開放政府與開放國會的一點觀察,留待下一篇紀錄。

臺灣開放國會行動方案出訪的立院&民間委員

會議資訊與背景

由於我在開放文化基金會(Open Culture Foundation,OCF)推動開放政府,並以組織的名義擔任開放國會行動方案之民間委員的緣故,我有幸能參加 2023 年於愛沙尼亞 OGP Summit,並在由臺灣開放國會行動方案小組主辦的 Side Event 上分享臺灣推動開放國會行動方案的現況。這對於尚無法成為 OGP 正式會員國的臺灣來說,是一次向國際曝光、建立外交形象的好機會。

議程產生的方式

大會資訊可見網站,今年是 OGP Summit 第一次嘗試不以投稿方式決定主議程,改由 OGP 社群成員所組成的內容小組根據大會主題(包括反貪腐、公共空間與公民參與、氣候與環境、數位治理、公開司法、民主韌性),選出初步議程,接著由大會的諮詢委員會與工作小組更進一步篩選出 26 個議程,並將此結果公開,向大眾募集建議。所有人都可以標註你認為重要的議題、建議增加或減少的主題議程、推薦講者。最後再由大會的諮詢委員會與工作小組整理出最終的主議程。

這一年的議程產生方式是希望達成更開放給群眾參與,由下而上產出議程。用意很棒,但這也意味著臺灣兩個系統的行動方案小組即使再努力準備,也沒辦法投稿大會議程,著實很傷腦筋。開放國會這邊改由爭取舉辦 Side Event 並成功通過,我們藉此機會向各國的開放政府/國會的政府代表、民間團體分享臺灣開放國會的前景與真實困境,請益之餘也建立潛在合作機會。

除了 9/6–9/7 正式議程之外,我也參加 9/4–9/5 的 Side Events。以下紀錄我在這四天會議,以及在臺灣於 9/8 舉辦的 Side Event 之中,印象深刻的觀點與想法。

Key Point 1. 共創是落實民主的關鍵

在一場 Side Event 中,在世界各地推動民主的工作者與學者齊聚一堂。大家不打高空,而是討論遭遇的現實挑戰。推廣民主是一件困難的任務,大部分的人關心的事吃得飽(有麵包)、活得舒服(社福佳),相對於柴米油鹽這些生活中的具體事務,民主既抽象又遙遠,還很難讓人感到有趣。

然而,如果我們抱怨民主很複雜,因此把政治全權委託給強人處理,就會失去自由。儘管代價重大,但現場也有奈及利亞的與會者提出值得反思的問題:對於民不聊生的國家人民來說,如果強人政治能讓我的生活溫飽,為什麼我要說不?尤其面對一些威權國家,挾帶著反民主的價值來跟這些經濟弱勢國談投資時,領導者與國民都面臨巨大的困境-民主很重要,但經濟發展關乎人民生存,誰來付帳單呢?

這些現實困境都在在考驗推展民主價值的任務。這場活動以民主自由,與麵包,不該是二選一的命題收尾。畢竟無論是民主或威權政體,在該政體運作良好時,都能維持經濟運轉。因此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如何讓民主政體順利運作,提供人民自由與麵包。民主並非多數者的專屬權利,也不只包含選舉。民主應是建立讓公民與政府共創的程序。

建立公私共創的程序並不容易。即使是此次會議的主辦國-愛沙尼亞,被臺灣當作電子治理、公民參與的典範,當地參與該國開放政府行動方案的代表也承認,如今的愛沙尼亞有將「共創」當作口號,缺乏實際落實的弊病。整體策略付之闕如,不少單位淪為重視表面(行動方案的數量),忽略真正重要的內裡(在執行過程中實踐共創)。要怎麼做到共創,將政策決策過程開放給公民參與呢?我摘要這幾天在不同議程裡聽到的經驗分享與秘訣如下。

  1. 從爭議較少的議題開始導入審議式民主的作法
    先從對決策者來說較能簡單推動的議題著手,讓決策者有良好的體驗,知道這方法可行,更有機會推動後續在更多議題討論導入審議式民主的方法。

  2. 找出與公民切身相關的主題,發起公民參與討論&決策
    例如讓公民參與自己小孩學區的一些事務。如此一來,公民有更高的動機關心這個議題。從這些在地層級開始做起,透過打造共創的過程建立起信任,讓公民感受到自己是真的能夠參與其中,造成影響力。建立信任基礎之後,再慢慢往更上層的議題去建立共創的過程。

  3. 以議題為出發點找 stakeholders,涵融各黨派、各立場的人參與討論
    來自科索沃的一位市長分享,他的顧問團囊括來自不同黨派、不同背景與職業的人士,讓每種聲音並陳。他不用政黨的身份去拉攏大家,而是以交朋友的方式跟立場各異的人接觸,讓大家明白聚會討論是為了讓城市更好。

  4. 挹注資源做公民參與
    科索沃的市長特別提到,撥預算給公民,讓他們可以提案、也可執行這些案件,能讓公民感到被賦權,落實公民參與。

  5. 公開透明的議程能建立政府與公民間的信任
    如果參與者發現最終定案的結果與自己的期待不符,該怎麼讓這些失望的人能持續參與未來的提案討論呢?科索沃市長提到他會公布每次討論的議程,讓人們知道這個城市會繼續用共創的方式討論議題,同時解釋無法採納這些意見的原因。當你能夠做到透明與信任,公民非但不會怪罪你,還會急著幫你找提案失敗的理由呢!

Key Point 2. 考量多元 stakeholders 的需求,找到適合的溝通方式

要建立政府與人民共創的過程,需要找到各方的 stakeholders 參與討論,且需要找到適合的溝通方式,讓他們能充分發聲、參與討論,才能真正將各方面的聲音都涵括到討論之中。該如何聆聽大家的聲音呢?來自各國的講者分享他們在豐富的實務經驗中所累積出的一些建議:

  1. 意識到主流語言的優勢,多設想不同族群使用的語言與情境
    來自美國的講者提到,在美國,英文就是一種每個人的使用能力不一的限制。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設定的討論情境是否以主流語言進行?這是否會讓參與者面臨程度不一的表達限制?

  2. 不要只注重專家意見,公民的意見也很重要
    有人提問該如何讓政府不要只諮詢專家和看數據,應該要多找公民討論?綜合多位講者的建議,我們應瞭解資料有質化與量化,兩者同樣重要。烏干達有一個跨社群的平台,平台上的數據則將在地社群的需求可視化,讓政府更能清楚掌握民眾的需求。政府也不能只看數據,還需了解人民的看法 — 唯有整合平台上的質化與量化資料,政府才能得到完整且有意義的資料。

  3. 釐清需參與討論的目標群眾是誰、使用什麼溝通管道?
    並非所有人都能方便且順暢的使用科技工具參與討論,每個群體慣用的線上平台也不盡相同。我們需要先釐清此次對話的目標群眾是誰?如何找到他們活躍的溝通管道(例如在臉書或抖音上)?

Key Point 3. 建立、執行與普及公民參與的機制需要時間,但這是最有效率的路徑

這點雖然寫在最後面,卻是我此行最有共鳴和被安慰到的收穫。我從寫碩士論文時就開始接觸公民參與的相關領域,深知道這對深化民主的重要性,但要捲動足夠多的公民參與、在政府裡撐出以開放政府的途徑來討論與執行政策的空間,談何容易?

此行我們有拜訪愛沙尼亞的 Cooperation Assembly,這個組織建立政府與公民間的線上提案平台 Rahvaalgatus.ee。該組織的專案經理 Maarja-Leena Saar 認為,若政府因擔心政策被公民阻擋,乾脆不跟公民討論的話,可能最終會面臨摩擦上升成法庭上的衝突(court fight)。閉門自顧自地推動政策,乍看之下在短期內取得高效率的成果,但宏觀來看,反而得花費更多時間協調歧見終將導致的衝突。因此,開放公民參與是一條穩健且值得花時間推動的道路。不過,這條路需要花時間積累。Rahvaalgatus.ee 也是在執行七年後,才真的有更多公民瞭解並使用這個平台。

在與來自甘那的民間代表聊天時,我提及在台灣推動開放國會,很難爭取到立委的支持、民眾的關注等挑戰。對方分享他們也是跟民意代表長期打交道,並透過邀請立委來參與他們舉辦的活動,讓民意代表了解開放與透明能帶來民眾的信任,是對自己爭取選票有幫助的,久而久之,就能獲得民意代表對開放國會行動方案的支持。另外,他們也有從教育面去推廣開放國會,例如透過讓青年模擬國會議事運作所產出的提案,能真正帶去國會裡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讓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瞭解開放國會的價值,爭取到更多未來的盟友。


這次在 OGP Summit 的所見所聞很豐富,我跟其他與會的臺灣開放國會的夥伴們有將參與的會議記錄成共筆,歡迎參考。想瞭解臺灣之於 OGP 的關係、什麼是開放政府與開放國會,歡迎閱讀 OCF 的文章

打開政府與國會的大門雖無法一簇可幾,但隨著各界越來越多人加入這個行列,一起踏實的往前邁進,我們會走向民主康莊大道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laire1. 帶著人社關懷探索科技推陳出新帶來的影響,喜歡嘗試新事物、支持開源協作的理念。 2. 喜歡大自然、喜歡探索所有沒去過的地方。 3. 養了兩隻貓,卻是狗派。自己養不了狗,倒把貓養成像極了狗。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原來夏季的十和田湖遊客很少!逢魔時刻的奇異感應/二訪日本東北 2

從仙台自駕到青森,在星野青森屋住一晚/二訪日本東北 1

2024 臺北古蹟日-清代艋舺的信仰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