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壞教育》- 不願再低頭的欲求,我們都想飛上枝頭
有雷警示,雖無細部劇情或結局雷,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我們都想飛上枝頭
活在世上,人擁有各式具體渴求,包含食慾、性慾或物慾,若深潛至內在心理,我們則都有被陪伴、傾聽、尊重、理解與接納的需要,即使是至聖先師孔子,也都渴求被君主們看重,更何況是肉體凡胎的我們,無慾且無求的人,實屬少見,即使有,也都是人們把其對象神格化後所傳播的神蹟。回到電影來說,《壞教育》所圍繞的主軸,即是在探討人們滿足慾望的過程與搖擺,無關道德或對錯,只關人們如何選擇。
一切都順順利利的
承前所述,人們的都有心理欲求,為了滿足彼此的需要,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發展出交易行為,藉由團隊合作來滿足彼此的物質與心理需求,社會學界也曾以社會交換理論來闡述相關現象,以此角度來說,每一次的關係互動,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利益交換。
因此,我們會看到《壞教育》中的人們編織出一套遊戲規則,主角法蘭克藉此獲得學區預算,改善學校設施與處境,一步又一步提高升學率,董事會則因為預算的投入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學區房價也因升學率的上揚而不斷攀升,為了入學購房的有產階級之子女,也從中獲得進入菁英大學窄門的入場券。因此,人們不只改善教育品質,更提升了金錢遊戲的報酬率,一切都順利的情況下,沒有什麼好質疑或疑問的,彼此都是這場投資的受益者。
但真的是這樣嗎?一切真的都順順利利的嗎?那些被排擠在外的無產階級呢?沒有錢入住該社區的美國公民呢?教育所象徵的不是階級的「流動」與「翻轉」嗎?怎麼變成有產階級的「鞏固」與「繼承」。具體來說,法蘭克挪用了公款,盜走了人們的幸福與權益,但實際上,法蘭克只是一個劊子手,真正對無產階級執行處決的是那些有產階級,看似受害的董事會,雙手早就已經沾滿鮮血,卻還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潘,指示法蘭克去指責對方,藉由吊銷執照來撇清關係,最終,法蘭克這個槍手為了自我的生存也扣下了板機,以解雇槍決了潘的社會地位。
不過,如同先前所述,不管是法蘭克或是董事會,都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率才做出這樣的選擇,雖然殘酷且血腥,但競爭就是人們跳脫交易行為之外,具生俱來,能夠確保生存下去的重要策略。由此來說,即使面對高牆時,我們能夠站在雞蛋這一方來抗議不公,但我們真的變成高牆時,真心捨得割棄那得來不易的優勢嗎?
綜合來說,《壞教育》中沒有絕對的反派,只有想要飛上枝頭的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與付出,只是沒有注意到或忘了,那可能會造成別人的傷害與受損。
我們都一樣,沒有人更好,也沒有人更壞,只是或許,有更好的選擇。
不想要再躲藏與低頭的「壓抑」
回到法蘭克這位主角來說,我們可以發現他是好人也是壞人,某些時候,他是具有熱忱的教師,引領學生走向自己的期望,但某些時候,他是一位盜用公款的道德瑕疵者,如果使用善與惡的標準來看,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屬於法蘭克的安放之處,功過相抵下,許多人也確實因為法蘭克而獲得幸福。
如前所述,法蘭克無疑為了教育奉獻許多,包含自己的精神、心力與專注,同事們在賭場歡鬧的時候,他乖巧地坐在現場聆聽無聊的政策說明,下班時,為了與社區建立好關係,以獲得預算,他自願帶領讀書會來討論,他用心記得每一位同事與學生,只為了讓他們感覺被重視與關注,其實為了一切,法蘭克犧牲自己也壓抑自己,只為了讓大家都好。就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法蘭克站在奉獻者的角色上來過活,不求回報,只求他人好,但如前所述,人都有慾望,當我們不斷地奉獻,又或是說不斷掏空自己的過程,人心是很容易陷入身心耗竭的,而那也確實好發於像法蘭克一般的教育者,又或是醫師、護理師與社工等強調服務他人的職業上。
承前所述,法蘭克最終會因為不斷地自我掏空而感到疲憊與空虛,就像電影內所呈現的,那些不斷被壓抑的內在需求,終究會反噬法蘭克。雖然,法蘭克因為與學生相遇而過上一段愉快的自由,但那只是長久匱乏以來的微小片刻,巨大的內在深淵仍舊無法被填滿,不斷地被他人渴求,又不斷滿足別人,把自己放得好小也好遠,法蘭克的下場,就是把自己推上懸涯邊緣。對於法蘭克來說,他以為付出一切,可以獲得一切,卻沒想到可能為此失去一切。
然而,法蘭克所隱瞞的還有自己的性傾向,為了符合社會大眾對於男性菁英的形象框架,他必須謊稱自己的妻子早已過世,把自己塞進陰暗的櫥櫃中,偷偷摸摸地跟伴侶與學生幽會,然後繼續壓抑自己來過活。不過,某一次意外的經驗,讓他理解到挪用公款並不一定會被發現,那種刺激,打破傳統與規範的舉動,不只讓人感到活著,也讓法蘭克獲得了長久所匱乏的「自由與掌控感」,壓抑的欲求也因此有了宣洩的出口。換言之,法蘭克並不是因為需要金錢,更沒有受到貪婪這個原罪的教唆,他僅僅只是不想要再壓抑,想要為自己的壓抑找到一個出口,所以,法蘭克之所以挪用公款,都是因為「壓抑」不住「再壓抑」。
榮格,則將上述起心動念稱為「陰影的反撲」,其認為人平常會帶著符合世俗規則的人格面具來生活,但心底還是會有個別的欲求,欲求平常時因為不利於生存,通常被潛藏在陰影中,不過還是會存於內在。假若,人沒有好好地處理、轉化或宣洩那些欲求,它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陰影反過來掌控人的智性,導致人們做出不符合社會適應且後悔莫及的衝動行為。因此,法蘭克,之所以選擇挪用公款,如前所述,就是為了滿足那個不斷地被壓抑的陰影。
雖然,法蘭克的例子看起來很遙遠,但其實我們很可能都是法蘭克,為了生存,我們必須笑臉迎人,壓抑情緒與主見,藉此維持社交關係來幫助我們適應社會,但如果過度地迎合,那不只是奉獻,更是一種自我的壓抑。如同忘記照顧身體,健康會出問題一樣,忘記照顧自己的心情,我們的內在也會出問題,適時地讓你的情緒、不滿或需求以合適或不會傷害別人的方式出來,重要也有幫助。過去在實務現場時,我也常常鼓勵學生在房間裡面大吼大叫、休息時不回訊息、暫時性不出門、面無表情地出門或是大方地跟家人與朋友抱怨,藉此嘗試找到合適的方式,如果定時讓陰影探探氣,未來它就不用挾持你的理性來換取空間,以吸引你的注意力叫你要記得滿足它了!
我們的對立面總是存在著,卻不一定總是被我們注意,
我們無法消滅它,但卻可以學習與它共處。
非黑即白的正義論,埋藏了中間的灰色
然而,跳脫出法蘭克或是董事會,我們如何走到這步田地的?這一切或許都是起源於教育商品化,理想上,教育是人們的權利,不分種族與地位,它是創造公平的開端,也是保持社會公平的象徵。現實上,美國的頂尖或私立大學更有利於富家子女,不管是時間分配、多元開發或生理發展都是富人占優勢,因此教育變成一種花錢投資可以獲得的報酬品。
當然為了破除不公的傾斜,美國的獎學金制度衍生出來,藉此服務那些有能力卻沒有機會的平凡公民。歐陸國家則以教育公共化來執行,意即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運用整體社會資源的分配來規畫孩子的教育發展與生涯計劃。臺灣則以全民義務教育的方式來執行,把教育國家化,藉此避免市場競爭這隻自由之手過度干涉,高等教育則採自由開放,例如大學、研究所與博士,運用混合的模式,臺灣一方面達到知識的普及與公共化,提升人民的最低生活水準,另一方面融合市場模式,提供需要且可負擔的人們繼續進修。
不過,臺灣看似完美融合其他兩種制度的教育發展,還是具有相關潛藏議題,首先,臺灣高等教育的學費越來越貴,薪資水準卻沒有相應提升,導致中下階層要提升教育水準難上加難,《高等教育就是商品,你不能喊著公平正義卻想不勞而獲》則以需求劃分的方式來論述,認為高等教育並非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再加上政府也已經有開辦能夠滿足生存必須條件的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就是與義務教育截然不同的商品,供需制價,無需過度管制或反對。
然而,《教育商品化好或壞?》則提出不一樣的看法,認為教育商品化這種氛圍具有擴張力,會推動補教文化的豐沃,加強競爭關係,導致無法使用更多資源的家庭,即使孩子具有潛能也無法順利配對到合適的教育環境。再者,學校也會開始考量收益,但是政府經費又有限,學校就必須自己去賺錢,不管是透過招生或招商,來產生利益,而這都會壓縮到教育品質,招生,如前所述,壓縮到有限資源的家庭。招商,則是代表教師必須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學術商業化,這使得教師無法專注在學術教育,導致教育品質的犧牲。
《教育商品化,真的不好嗎?》則指出不管商品化與否都有好有壞,商品化促使學校對市場負責,進而能夠保持學術與社區的連結,相關企業與贊助商也能夠產生社會貢獻,或是針對某些關注議題來倡議。比如來說,完全公共化的德國,避開了商品化的負面影響,卻也使得教育變成政府所管理的產線,自此教育機構變成國家工廠,只會去安裝與生產有利國家的產業與產品,以此來說,學生的自主意識就會受到影響,無法允許或接受太多的浪費,必須以符合國家利益的的分流教育為主,務實主義下,人人都有一技之長,卻不一定都是自己想要或願意的,沒有了浪費,也沒有了浪漫。
總體而言,是否將教育商品化,目前學界、政界與商界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如果只用單一的論點去討論,把兩方論點放在正義天平上,視為惡魔與天使來對立,無疑太過扁平且缺乏現實感,更會壓縮其中的討論空間,反而造成形塑第三條路的困難,雖然臺灣本土的教育發展也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但值得我們保持關注與留意。
黑,因為吸收了一切成為黑,
白,因為蘊含了一切成為白,
光學上的黑與白之間,不只是灰色,更是連續性的彩色。
結語
綜合來說,我個人非常喜歡《壞教育》,雖然是根據真實事件來改編,但適度地調整讓它變成不同以往的「說教片」,而是一顆蘊含批判的炸彈,不會過度惡魔化主角法蘭克,翻轉我們對於教育的想像之外,也挑戰非黑即白的邏輯視框,藉此能夠產生對話與省思,以了解社會與教育在制度面上的複雜性。過往,我們都會提醒孩子要保持善良,但想一想,我們是否也忘了提醒孩子社會的殘酷。然而,《壞教育》正是一部兩面俱到的優質影品,推薦各位探訪。
喜歡文章歡迎下方給予手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