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喜欢从表达抗争到多了"人味"的歌手吗?
前兩天看完十三邀第二季許知遠訪談羅大佑和張艾嘉 ,裡面有幾個小細節給我留下了印象。老許問羅大佑早年作品對社會表達抗爭,現在會不會覺得自己妥協了,少了那份“氣”,羅大佑的回答是,覺得自己這幾年多了“人味”。(其實我一直覺得陳升很有“人味”,也不覺得早年的羅大佑沒有 "人味",不知道他指得是不是更多回归家庭?)
更早在張艾嘉的訪談中,她表達對羅大佑的印象變化是,覺得他早年內外不合,現在更像外表和內心統一了。她後來又說這似乎不是讚賞。
張艾嘉的話令我覺得,早年罗大佑的表達也許是被社會裹挾著前進,未必完全是羅本人的意願(他在訪談中也表示,年輕時候墨鏡黑衣服的裝束部分为了自我保护,抵抗作品带来的关注)。
陳升和羅大佑的作品我都聽過,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歌迷,我很好奇,大家怎麼看待創作者在社會和自身閱歷同時發生變化后的創作變化?會覺得這種 “人味"是一種藉口嗎?还是一种刚刚好的自洽?不知道Matties里有沒有羅大佑的歌迷,會有失望嗎?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罗大佑提到香港和台湾歌手的差异,香港歌手从90年代开始办演唱会、歌迷見面、發售新專輯,在他看来每一個環節都是"搏到盡";但台灣同時期的創作者就不是這樣了,更加隨意,相比之前也沒有計劃性。張艾嘉也在訪談中提到,那段時期台灣和香港歌手面對市場的態度也不太一樣。
我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很好奇,是因為香港的娛樂工業更早發展的緣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