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五更木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四、己身經歷──性靈,能量,身體,循環,動態均衡(2)

五更木
·
·
KUNG's【Summer Inn】遲到千日 Season 2 Episode 02

所謂孩童...

自性
  • 《心流》P.121
  模仿可以透過幻想、假裝或扮演,讓我們覺得自己其實不只是現實中那樣。玩著洋娃娃的小女孩與假扮成牛仔的小男孩,也是在擴張他們的日常經驗,那一刻,他們不是原來的自己,他們變得更有能力,同時也學習了成年男女在社會裡的角色差異。

  • 《我的幻想朋友》
某一天我也會死,那是幻想朋友的最終命運。
若能讓麥克斯堅信我是真實的,我會存在更長時間。
但是身為好朋友,我該這樣做嗎?

用孩童的視角去看世界。雖渺小卻寓遠,雖無存卻永在

  • 《心流》P.183
  白日夢與心理圖像權威,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辛格指出,有需多小孩沒學會做白日夢的技能,做白日夢時,我們可以利用想像力來彌補現實世界的不愉快,進而建立情感秩序。
  • 曾野綾子《中年以後》
「孩子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存在,無論好壞,會讓你的人生過得更馥郁濃密,歡喜和怨憎也都更深,那是孩子存在所帶來的贈禮...」



客觀
  • 《科學人》NO.134 P.57  創造力的演化

「創造力無關乎你有多聰明,而是你與別人的關係有多好。」

我們每天都汲取別人的點子,然後自己做一點改良,一次又一次修正,到最後變成非常複雜的新點子。

人類學家將之稱為「文化棘輪」,首要且最重要的,是需要將知識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或從一代傳給另一代的能力,直到某個人做出改進為止。

實驗:三個難度遞增的謎題盒,測試德州黑猩猩、法國卡布欽猴及英國托兒所的小朋友。30多小時後55個非人類的靈長類中,只有一隻黑猩猩達到最高難度。然而小朋友會合作解題、相互討論、彼此鼓勵,還會教導其他人,經2.5小時後,35個孩子有15名到達難度三。

文化棘輪的首要條件 ── 社交技巧和認知能力,然後是群體大小。

「就像病毒一樣,文化上的創造力需要非常特別的社會條件才能傳播開來,最顯見的是...關係親密的大型族群,個體之間可以互相『感染』。」


*文化棘輪:人類擁有異於其他物種的文化傳遞方式(語言、文字),並在傳遞過程中不斷傳遞、修正與改進,自我複製積累的同時又往新的層面推進,如棘輪一樣。

壓倒性的證據表明人類確實擁有本種屬特有之文化傳遞模式。最重要的是,人類的文化傳與技能,以其他動物種屬所不具有的──所謂累積式文化進化方式,積聚其通過長時間獲的各種修正性成果。基本上,最複雜的人類技能或社會經驗──包括工具製造,符號化的交流,及社會制度──沒有一個是在一之瞬之間並一勞永逸地被某一個或某一群人所發明出來的。

相反,它是一代又一代人之間長期的傳遞、保存並進行各種不同的修正與改進及再度傳遞過程的複雜結果。

在此過程中不斷複製了“棘輪效應”,使人類文化成果向前傳遞和積累。“因此累積式文化進化可以解人類的大部份令人難忘的認識成就。...累積式文化進化保證了人類認識力的個體發生學是在一種常新的技能與社會經驗的環境中發生的,它在任何時侯都代表某種類似於整個社會集團的集體智慧的東西,並貫穿於它的全部文化歷史當中。


  • 《科學人》NO.187 腦海中的小劇場

1930年代,前蘇聯的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Semyonovich Vygosky)提出了另一種解釋: 孩童會刻意使用之前和他人在社交場合中成功互動時用過的語詞;孩童不會調控別人的行為,而是試著透過熟悉的語言來調控自己 。接下來數十年的研究發現,也都支持維高斯基關於內在語言如何發展及運作的理論。

維高斯基認為,成人的無聲自語是我們在孩童時期和他人對話的一種內化型式。在維高斯基寫下其諸多洞見將近一世紀後,才開始逐步釐清,內在語言究竟如何幫助我們了解語言對思考的影響。

維高斯基的理論最重要的意涵之一,就是內在語言的結構應該和外顯行為相同,呈現不同觀點間的對話本質。這種「思考即是心智對話」的概念並不新,至少柏拉圖也曾說過,不過我著重的是,關於控制:在面對問題而必須採取行動時,一個智慧系統到底怎麼產生新想法並付諸實行?


20-11-30 Ans:最接近問題的人,苦於那裏並終日與之相處,與之生活,要不就逃避那不堪其擾的問題,要不就著手解決它。雖然問題發生的原因很多,但人能做的卻只有那些。



認同感
  •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你是否覺得……
◎好想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或讚美。
◎父母總是不了解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溝通。
◎父母跟我不親,他們總是站得遠遠的。
◎父母只關心我錢夠不夠用,從沒關心過我內心的感覺。
◎就算獲得再高的成就,父母都只會潑我冷水。
◎為何和某些家人相處總是叫人挫折、換得遍體鱗傷。
◎在關鍵時刻,心底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
◎在需要支持的時候,我不會找父母談心。
◎我需要假扮成另一個人,父母才會喜歡我。
◎明明擁有一切,但為何我還是覺得孤寂。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狀況,可能就是「假性孤兒」……

這些父母的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他們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的安全,但……僅止於此。
「你已經長大了,不准再抱布娃娃睡覺,把它丟掉!」
「我才不管你有什麼感覺,我只供你們吃住就好。」
「別再胡思亂想了,你只能照我的安排,不准有任何意見。」

這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豎立了高牆,擋住了他們尋求親密感情的道路。
當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將無法擁有安全感與自信心。
看過本書,你將明白:為何無法與父母建立親密互動、為何父母無法給予愛的養分、又為何總在人生重大決定上,父母帶來的陰霾與否定如影隨形。
你將看見:為何父母總是不了解你、不夠關心你,不論你再努力溝通,都無法改善,就算努力與父母建立關係,都只帶給自己傷害。
你會發現,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是很孤單的成長經驗……

藏在親情影子裡的噩夢:
●父母要求完美魔咒: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也許爸媽就會稱讚我了……
●父母的情緒潛規則:為了安撫爸媽的情緒,我總是疲於奔命……
●父母的情感的高牆:沒有我,爸媽也無所謂、爸媽不喜歡我的親近……

童年的孤單包圍著我們,就算長大,仍無法擺脫,只是換了另一個形式:沮喪、焦慮、長期緊張、壓力、睡不著等失控的感覺折磨我們。這些身心症狀像是一套警報系統,提醒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真正的感受──想要被愛──那就是覺醒的開始。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琳賽‧吉普森博士,累積20年的諮商經驗,分享真實案例,讓我們看見父母帶來的痛,解開與親情的枷鎖,修補世世代代的情感缺陷,拒絕複製上一代給予的傷痕……
  • 《心流》P.263
 然而很多時候,這些道德規範會被視為一種外在逼迫,在這樣的外在約束下,不管是丈夫、妻子或孩子,都只能選擇隱忍不發。這種情況下的家庭雖然完整,裡面卻是暗潮洶湧,充滿衝突與怨恨。今天有越來越多家庭瓦解,原因就是維繫婚姻的外來理由逐漸消失了。



喪失
  • 狼孩:是指從年齡很小就開始與世隔絕,被野生動物養大,而不懂得人類社會行為和語言的孩子。

語言是文化棘輪中作為交換手段的必要之能,無論是交換有形或無形,社會性的能力在看到差異與行為時,才會產生共識、理解不同的認知。在學習語言體系之初,要去開口說話的動機往往是為了讓人理解自己要什麼,再去建構出讓他人理解的表達方式,進而拓展出了腦內與他人共通、有共識的認知區域,才能夠在成長時衍伸成能認知常識與基本社會能力的區域。

一個喪失了文化入場券的生命體意謂著永久失去了適應人類社會的基本能力,即使感官與生理運作機制還是歸屬於人類。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