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yanyyy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蕭軍六記》:一個坦蕩不屈的時代倖存者

Cyanyyy
·
·
蕭軍的名字長久以來跟蕭紅緊緊連在了一起,大眾對於他的關注也被侷限在了情感八卦,對於蕭軍,大部分人都了解的太少。魏時煜導演的《蕭軍六記》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蕭軍,一個一位敢愛敢恨、未屈從魔鬼的文人樣本,一個在動盪時代和眾聲喧嘩中不願妥協、敢於捍衛個人信念的知識分子形象。
《蕭軍六記》海報:章詒和題字

對於中國現代作家蕭軍的評價,有一則是這麼說的:「在現代文學史上,沒有一個人像蕭軍這樣特殊,牽涉那麽多重要的史實和人物,他像一個張開的蛛網,串聯起一系列中國現代文學史重要的片斷。」1988年6月22日,81歲的蕭軍逝世,33年後的這一天,獨立紀錄片導演魏時煜終於做完了紀錄片《蕭軍六記》的最後混音,希望能趕在7月3日蕭軍誕辰114年之前,讓這部紀錄了蕭軍一生的影片得以開始和觀衆見面。翌日,《蕭軍六記》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辦了小型試映會。

蕭軍原名劉鴻霖,1907年生於現遼寧省錦州市,成名作為《八月的鄉村》,是中國著名左翼作家,也是魯迅的弟子之一。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曾被關押八年。《蕭軍六記》以蕭軍為核心,圍繞他的人生經歷呈現了中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歷史。其中歷經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延安整風運動、朝鮮戰爭、反胡風運動、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以及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也因此,有評論家曾認為可以把蕭軍看作「半部中國現代文學史」。蕭軍在延安知識分子中,是少數幾個經歷過整風運動而沒有被完全改造了的知識分子之一。他特立獨行,我行我素,公開宣稱:魯迅是我的父輩,毛澤東只能算是我的大哥。

《蕭軍六記》劇照:繪畫展現《八月的鄉村

儘管如此,但當下的普羅大眾對於蕭軍的了解恐怕並不算多,一直以來,他的名字都牢牢地與另一位中國著名女作家蕭紅緊緊聯繫在一起,但《蕭軍六記》並沒有對蕭軍的情史和八卦上過多著墨。魏時煜也坦言,自己知道拍蕭軍這個題材沒辦法籌到資金:「蕭軍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是不會有人給錢的,而作為一個作家他又沒有蕭紅那麼有名」,於是她先申請香港電台的華文作家紀錄片項目,在二零一八年先拍攝了《跋涉者蕭紅》,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蕭軍與蕭紅相處時共同待過的哈爾濱、四川、上海等地的素材拍攝,等於從素材上做了部分準備。

除了拍攝蕭紅時相關的訪問素材,影片還結合了魏時煜從2003年(和彭小蓮)拍攝記錄「胡風案件」的《紅日風暴》起,陸續拍攝的訪談中提到蕭軍的片段,比如因「胡風反革命集團案」經歷24年牢獄、勞改的賈植芳,見過蕭軍本人的詩人灰娃、魯迅藝術學院學生韓書田、丁玲秘書張鳳珠、研究者韓文敏,和著名文化學者李歐梵及劉再復,以及年輕一輩的傳記作著袁權、陳徒手等等,受訪者平均年齡超過80歲。蕭軍之子蕭燕則提供了他在2006年為父親百年誕辰拍攝的對蕭軍親友的訪問片段,包括魯迅之子周海嬰、去過延安的畫家力群、畫家張仃、詩人艾青的第二任夫人韋嫈等,不少訪問素材隨著受訪者的仙逝更顯得彌足珍貴。

影片最重要的一點是以蕭軍本人為主要敘事人,蕭軍於八零年代初期在全國四處公開演講超過200小時,魏時煜從蕭軍家人處拿到了八場的音頻。在聽了這超過十小時的錄音後,她發現這些演講幾乎涵蓋了他所經歷的各個時期,於是她重寫劇本,讓他的直接表達作為主軸。這使片子的效果更接近魏時煜心目中完美的敘事:「就像巴赫金所講的復調敘事,主角的聲音必須是強大的,不能被第三人稱全知視角蓋過的。」除此之外,影片裡還拍攝了蕭軍長子蕭鳴及幼子蕭燕對於父親在文革時期被武鬥時的回憶,蕭燕選擇了用朗讀父親寫給他們的信,蕭軍如何憑著要養活妻子和孩子們的信念,在文革的批鬥中壓抑住自己的脾氣,忍受了一切。

《蕭軍六記》正如其名,將蕭軍的人生分為了六個章節,分別對應六個季節。影片始於一個冷色調的冬,蕭軍出生於冷冽的東北,母親在他出生七個月後就不堪丈夫毒打而服毒自殺,童年不幸的遭遇如同寒冷的冬天;1932年蕭軍在哈爾濱與蕭紅相遇相戀,之後共同生活共同寫作,並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八月的鄉村》,這段日子是他的春記,帶給他溫暖和美好;1938年4月蕭軍與蕭紅分手,不久後與王德芬結婚,又去了延安,正值三十幾歲的壯年,是他充滿熱情的人生之夏;1942年延安開始一系列整肅,蕭軍在對王實味的批判鬥爭中為王實味說話,隨後又拒絕為破壞批判會的指控賠禮道歉,遭到其他延安作家的批判,給他之後的政治及文學生涯蒙上濃厚陰影,開始在各方面受到批判攻擊,這是一個蕭瑟的秋天;1951年,蕭軍為了到北京和家人一起生活違背組織安排,拿不到工資只能靠借貸寫作,55年肅清胡風反革命集團運動開始,蕭軍的許多朋友被逮捕,之後在文革時期也逃不過被批鬥的命運。為了照顧家庭,他在文革時期做出很多犧牲和讓步,這又是一個漫長而殘酷的冷冬;生命最後一章,隨著毛澤東去世,文革結束,蕭軍又可以和他的朋友們重新聚在一起,他開始編註蕭紅的來信,成立野草詩社,非常享受自己的晚年,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二個陽光明媚而充滿希望的春天。始於冬而終於春,這也正如影片所呈現的蕭軍的性格,總是樂觀、風趣、頑強而充滿生命力,一生冷暖,終究還是留下了一個光明的尾章。

蕭軍晚年與妻子王德芬

怎麼會想到拍攝蕭軍?魏時煜回憶道,早些年「拍攝胡風這個群體的時候,他們都是魯迅弟子,蕭軍這個名字會不時被提起。我感覺似乎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知識分子就分為『受過延安整風洗禮』和『沒有受過延安整風洗禮』的,於是我開始追溯到底什麼叫『延安整風』,知識分子如何被『洗禮』,然後就拍攝了不少去過延安的老人。他們又提到了蕭軍,因為蕭軍這個人太『各色』(北京話,形容脾氣古怪),在這麼小的一個地方沒有人會注意不到他。拍了《王實味:被淹沒的作家》後,我就和蕭軍家人交往多了一些,他們覺得此前提到蕭軍的影視作品,大都都專注於他的那些情感軼事,大眾給他貼 上一個『渣男』的標籤,這個紀錄片把他捍衛王實味的英雄形象立起來了,於是就開始討論以後有沒有可能拍一個蕭軍的片子。」

另一方面,蕭軍特立獨行、一生硬氣的個性,也令他在這一代中國知識分子裡成為獨樹一幟的少見特例,用李歐梵的話說:「像他這種個性,可能不會乖乖在任何一個社會裡做一個順民。」魏時煜表示:「我想拍一個不窩囊的人,一個敢於捍衛自己信念的知識分子。在我們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裡,會教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妥協,似乎妥協才是一種生存之道。但有時周圍的人會群體進入誤區。蕭軍留下了一個證明,就是如果你不妥協,你可能恰好因爲你沒有背叛,而有機會活下來。其實很多老一輩的人對蕭軍都有這種感受。」

《跋涉者蕭紅》紀錄片截圖

拍攝完蕭紅之後,魏時煜也感到十分不捨,「蕭紅過身很早,後來的一切她都沒有經歷,拍完她的片子,更令人想知道她當時的那些朋友像丁玲、白朗,之後的命運如何?反過頭來再看蕭紅,就更覺得她是聰明的,那時她也可以去延安,但她沒去,而是選擇了來到香港。」在香港兩年半的日子裡蕭紅大量地創作,完成了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及《馬伯樂》,相較之下,蕭軍等人到了延安之後,其實都無法再創作。「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就這樣被浪費了。」因此魏時煜也希望蕭紅和蕭軍的兩部紀錄片彼此對照,能比較完整地表達出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寫作命運,而非僅講述蕭軍個人的故事,正如她在片頭的字幕所言:「我試圖在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中尋找一位敢愛敢恨、未屈從魔鬼的文人樣本。結果找到了一群歷經戰爭、動亂和背叛,還敢於在看似無盡的黑暗中相信光明的人。」

(原刊於《亞洲週刊》,有修改)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