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这一天(一)

七月流火
·
·
IPFS
·

多年前,给学生讲过《包氏父子》。他们很不爱读这本古老又犀利的书,自然也不愿面对更无法改掉原有的问题。

父母之于子女,并不是“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是双方的事。

父母和孩子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从年龄上看,一方走向衰老,一方走向绽放。从心态上想,一方感觉我付出的够多了,该得到回报了,另一方则感觉你们的付出远远不够,我正在成长,总有一天会破茧成蝶,无比精彩。

这对矛盾横亘在亲子之间,像无法逾越的天堑。

那些年,常常看着那些年轻人暗自慨叹:好年轻,好愚蠢!

谁告诉你再等等就精彩了?明天的你和现在的你一直是同一个人啊。如果你把今天的责任和负担推给明天,明天的你只会更加不堪重负,怎么就一定精彩了?

而你又为何有自信让别人无休止、无条件地付出?

不禁想起小朋友刚写的新诗,“蝴蝶都是长大了的毛毛虫,要给予时间才能成长,破茧成蝶”。是的,这讲的是成功的蝴蝶。

我写过阿波罗绢蝶。大自然非常残酷,经历漫长的六年时间,只有极少数勇敢强壮幸运的毛毛虫可以破茧成蝶,大多数都夭折了。因此这种蝴蝶无比昂贵也无比珍贵。

人也如此,时间是平等的,但能否拥有翅膀并愿意用力扇动,起飞、远行,那就是个体的选择了。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七月流火写了很多年,如果没人喜欢阅读,就试着换一个方式。 一个偶然机会关注到性少数群体,她们就像一个放大镜,将我们的遭遇展示的淋漓尽致。 于是,我愿意讲述他们的故事。
  • Author
  • More

泰国一角

一周

爱的奇迹——跨性别女性菲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