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鸟文学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确实不振奋”|接力访问001 何雨珈

小鸟文学
·
·
但我看到了别人如何努力在生活。

(原文刊載於小鳥文學)

文|楊櫻

何雨珈的书房

在和何雨珈聊完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她当时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振奋的。我应该更早看到惊恐在她身上的余波,但因为她一贯的开朗嗓音和侃侃而谈,那种对生活的隐形忧虑被掩盖了起来。

何雨珈是一个会让你变得轻松的人,尤其是对朋友们来说,因为她自己就很松弛。在一个领取“年度最佳译者”奖项的大会上,她穿着盖到小腿的黑色羽绒服就上了台,以至于她妈妈埋怨她不修边幅,她一边转述妈妈的质问,“怎么样,你里面是光着的吗?!”,一边抱怨,“现场真的很冷啊!为什么要脱掉衣服!”

因为她近几年翻译的几本非虚构,她成了一个有名气的译者。比如说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的《鱼翅与花椒》。这本书写了一个成长于牛津的女士如何前往中国四川大学求学,随后被成都当地美食吸引,进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专业厨师训练的故事。何雨珈把为这本书写了热情的带着乡音的译后记,还能在不抢扶霞风头的情况下在译文里渗透她对菜式的领悟。两者随后合作了另外三本书,《寻味东西》、《川菜》和《鱼米之乡》,但最出名的还是第一本书。人们出于喜爱,经常会热切地向何雨珈表白:“我特别喜欢你翻译的那本《辣椒和海参》!”或者诸如此类。

在遇到扶霞之前,何雨珈还翻译过 Michael Meyer《再会,老北京》,后者曾在香港大学教她特稿写作课程。这本书让何雨珈进入了非虚构作品的翻译阵营,此前她主要是在翻译女性小说。Michael Meyer 的第二本书《东北游记》也交给了她。差不多就在这些书的出版前后,中国国内非虚构热潮渐起,随着管制和流通的阻滞,人们更加希望增进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何雨珈说,她喜欢翻译非虚构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和作者沟通,并且可以从人物的遭遇还原具体的字句语境——毕竟她遇到的作者都还在世。

她的豆瓣介绍是这样写的:八五后,生长于四川天府之国,求学北外与港大,文字与影像的狂热爱好者。其实这串描述还应该加上“资深美食爱好者和成都风土推广者”之类的,这些更能说明她给人的印象。她热情地把去成都的朋友们带进各种市井大院小巷,其中她热爱的一家,是和美国作家何伟(彼得·海斯勒)总去的一家红油抄手。何伟曾在中国写下《寻路中国》和《江城》。他在 2020 年新冠流行时任教于四川大学,而后因为学校结束合约不得不离开。何雨珈在豆瓣上讲述最后一堂课和她对何伟的印象。她的另一位朋友接手了何伟的车。

我在 11 月初和何雨珈聊天的时候,新冠疫情的管控遍布全国,而成都刚刚经历过 9 月为时半个月的封控。我们谈及身边人的应激反应,流行的移民话题,也谈及自己的感受和变化。随后几周,她因为拒绝做核酸无法参加一场原定的公开活动,她在豆瓣上温柔地爆了粗口。


Q:你最近在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A:对我们团长感兴趣。

Q:她是谁?

A:我们小区在(成都)封控之前,在疫情之前,大概去年还是前年就已经有一个团长,她自己特别喜欢吃,然后就出去给大家找那种好吃的东西,然后就慢慢把我们小区的团购群做起来了。

她是一个会计,后来生完孩子就自己在家(创业),然后现在又开始做各种庞杂的东西,我每次看到她都在分货、送货,一个人把各种庞杂的东西都搞得清清楚楚,包括售后和别的什么,我就一直特别佩服他。

Q: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A:因为我自己肯定做不到……不讲理论,不讲那些东西,她是一个非常能代表……我认为她在实践,她是一个在自己允许的条件下实践女权的人。每次默默地看到她,我就觉得这种女性真棒。

Q:你已经跟她聊了吗?

A:我就是因为没有聊过,但她人特别热情,然后每次遇到都会跟我聊几句,但不是聊这些。因为我不敢、我不能贸然跟别人聊这些东西。

Q:你对她感兴趣的地方具体是什么?

A:我就觉得凭什么要觉得自己的圈子里面的人才是有趣的,有些人非常努力在生活,我不清楚他到底是对于世界大事是怎么看的,但是至少从他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守着自己的小小的生活,然后该怎么下去就怎么下去。

而且小区群里面我自己对邻居有天生的戒心,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你不敢在小区群里,当你自认为少数之后,你就不敢在小区群里面说,有的时候你看到一些“那种东西”,你也不敢再说,你也不能再说,然后反正就变成沉默的一个人了。然后不管你在走出小区之后,你去参加各种活动,你在成都认识多少人,然后都是很有意思的人或者怎么样,但是你回到小区,你永远就是一个透明的存在。你的生活全部都在小区之外。但是有这样一个人,让你在小区的生活变得具体了起来。

可能我们会关注自己周围的思想,心灵上很近的朋友,团长绝对不会(在),但是我觉得恰恰她代表了一种,你怎么说,就是苟活着的希望。

Q:推荐一个你觉得有意思的人?

A:科幻编辑兼作家戴浩然。


欢迎你带着好奇心阅读小鸟文学

小鸟文学是个独立 App,它的表达在不停变化,认识它的人都有不同的机缘。此前你可能会从各种短篇小说、长篇访谈,人类学田野笔记或者和它的前身《好奇心日报》的联系认识到它,如今它还在持续作出调整。不过它的价值观一以贯之: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保持距离,与此同时又不会袖手旁观。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安卓手机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下载 APK 

联系我们:info@aves.art 或新浪微博、豆瓣 @小鸟文学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