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宜安「強到足以催眠人類的虛構小說?都市傳說的敘事學」演講側記
發表於:洪七與源太太的書房
台灣疫情無前例的進入三級防疫狀態後,許多書店都暫停營業,即便營業也是以最小限度的狀態經營。
和去年初一樣,許多書店在緊縮營業狀態後,都開始採取線上的活動。今天我就參加了由楫文社主辦的線上講座活動。
這場演講活動,由《特搜!台灣都市傳說》的作者謝宜安主主講,講題為「強到足以催眠人類的虛構小說?都市傳說的敘事學」,謝宜安像偵探一樣,為聽眾講述許多台灣有趣的都市傳說故事。
「鬼話連篇」、「台灣靈異故事」90年代爆紅不是偶然
我第一次認識謝宜安,是一次在苗栗日榮本屋的台灣史地書區翻到他的書《特搜!台灣都市傳說》,裡頭當然介紹了許多有趣的台灣都市傳說,諸如紅衣小女孩、辛亥隧道女鬼、會動的蔣公銅像等等。
但是最引我興趣的,是這本書的結尾提到日本都市傳說最開始廣為流行的時刻,其實是電視廣播節目開始普及的80年代,而台灣也有類似的現象,台灣的都市傳說是在90年代解嚴後、影視娛樂事業蓬勃發展的時候開始流行的。當時無論是「鬼話連篇」、「台灣靈異故事」等節目都在當時爆紅。
很顯然都市傳說的流行,有他的社會發展脈絡,也相當的反映了一個社會的集體心靈。這是讓讀社會學的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這也讓我對這次演講充滿期待。
文學偵探 抽絲剝繭分析台灣都市傳說
演講中,謝宜安像偵探一樣,幫聽眾抽絲剝繭了好幾則都市傳說。
例如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路邊殘肢的乞丐其實是被黑道操控」這則傳言?這傳言其實和「行天宮前的截肢丐童」的都市傳說類似,都是謠傳有暗黑勢力會擄人行虐,然後靠他們來乞討獲利。但實際上,用理性思考,黑道若真要以這樣的方式斂財,其實很不符合成本效益。
更重要的是,像截肢丐童的故事,他其實是流行在90年代,而那個年代正好是人們對社會治安高度警戒的時代。
又如「女性會被騙去按高壓電電鈴,昏迷後被性侵」的故事,其實也是擁有很多故事版本的都市傳說。而在日本,其實也有類似的傳言,例如幾十年前,就曾盛傳女性到國外旅遊,經常鬧出失蹤被擄的事件,而這些女性有的是被抓去某些國家充當王室後宮。
謝宜安表示,都市傳說經常顯示了社會的某些心理狀態,例如「裂嘴女」的都市傳說,就暗示了女性不該愛美,否則會像裂嘴女那樣因手術失敗而嘴裂。而不同的和女性相關的都市傳說,其實也或多或少的顯現了某些社會狀態。
故事不因真實而流傳 反而因為流傳而真實
這些都市傳說故事,有些根本荒誕不羈,經不起理性邏輯的檢驗。但他能廣為流傳,就代表他一定程度反映了社會的集體心裡,有其社會意義。
謝宜安解釋,不是「因為是真的所以才廣為流傳,而是因為流傳所以是真的。」因此我們不能將這些都市傳說僅僅視為無意義的民間傳言而將之忽略,反而正是因為他能在民間廣為流傳,我們才更有機會透過這些傳言看到民間的生活樣貌。
對此,也有聽眾提問,說現今通訊軟體更為發達,各種假訊息、假新聞彷如都市傳說一樣廣泛傳播,由其在老一輩的長者間更是流行,無論晚輩怎麼規勸似乎也無法阻止長輩對這些訊息的著迷。
對此,謝宜安說,長輩們的成長環境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成長時媒體沒那麼多,處理的資訊量也不像我們那麼龐大,所以對於資訊篩選的判別能力也和年輕世代不一樣。
事實上,都市傳說的流傳,和我們社會的傳播媒體發展很有關係。就如同前面文字所寫,無論是日本還是台灣,都市傳說開始大為流行,都是從8、90年代大眾傳媒開始普及流行時開始。以日本為例,當時許多電視、廣播節目,會從地方蒐集一些具有「潛力」的靈異傳說,這些傳說最初可能只有少數人在流傳,但透過媒體的傳播,他就變成了大範圍的都市傳說了。
我們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拒斥都市傳說,因為他能流傳就有他的道理與重要性。或許就如同謝宜安引布魯範德的《消失的搭車客》的話一樣,人們相信,那他就是一種真實,就有其重要性:
「如果它是真實的,那他就是重要的。」
乃是人民深信不疑的公理。
——布魯範德《消失的搭車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