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鹿斑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養心莫善於寡欲

小鹿斑比
·
·
跟孟子學習三件事,之一:寡欲

了解孟子的言行後,那畢竟是孟子的所作所為,跟我們關係不大ㄟ,所以小鹿想,我們可以從了解孟子中學習到什麼呢?好像滿多的....,問題我時間有限,那就挑三個做得到又剛好是我需要的開始吧!
首先,小鹿想先學習寡欲。

孟子從未說人沒有慾望,小孟說:「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嗅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人天生喜歡好吃好看好聽好聞的,這很正常,但不能因為喜歡就超乎一個度,我們總要能控制自己的慾望的,怎麼做?

「養心莫善於寡欲」,慾望太多容易讓自己變成慾望的奴隸,舉個例,我們一餐能吃多少呢?明明知道吃到撐自己會不舒服,那我們還會因為嘴饞在吃飽後多吃點心嗎?
我會.....。

人一餐能吃多少?最多半公斤啦,多吃下去根本只是讓自己不舒服,大家也知道,以前古人種植能力低落,人民為了能不餓死,需要花費很多力氣與時間去耕種,那個年代真的很難生活,那個難度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想像的….,我們如果知道泥水裡有寄生蟲,被寄生會肚腹腫脹最後死亡,糟糕的是還沒能力就...,得病以後只能請巫師幫忙祈禱自己撐過去....。
如果情形如此,我們還會去田裡耕種嗎?不會吧,至少也會穿鞋在下地吧,問題在古時候,是明知道有可能被寄生,也會下地的,因為不種田沒收穫,一定會死,甚至是不穿鞋的,說難聽點,連衣服都穿不起了,下田怎麼能穿鞋呢?在春秋戰國時期,農夫一家有很大的機率是衣服鞋子脫掉,就這樣下去耕種,因為很多時候....,衣服說不定比人命貴重....。

朋友拍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當時的人為了求生需要花多少力氣與生命,問題有權位的人,也是這樣掙扎求生嗎?我們來看商朝時的一個例子。
在商朝時,商代第十九位國君盤庚,因為要換一個比較好的耕種環境;也為了限制不斷增長的貴族特權,下令全國遷都。
遷都意味著要把大家都集合起來,一起搬家,那一路上要吃啥呢?盤庚把貴族中的糧食都集中起來,統一使用,他把穀物、粟米等都搗成粉,做成麵糰蒸熟存放,食用時平均分配給大家當乾糧。
而這些乾糧居然夠整個國家的人在遷都時與遷都後食用。

這代表什麼?那些貴族收集了許多超過他們所需的食物,明明這一輩子他們都吃不完,卻放縱自己的慾望,多還要更多的儲存,不願意分享給他人,那怕這些糧食,是他們所種植也一樣。

大家知道歷史上,中國與西方古代的貴族都有一種;用來刺激喉嚨催吐的長羽毛嗎?當時的王公貴族參加宴會時,會擺上許多精緻的食物,問題人的胃容量有限,怎麼可能吃得下多少?這時候就需要這種小雞毛撢子了。
吃不下了怎麼辦?催吐,吐完了再吃。
不要小看他們能吃下的食物,在那生產力低下,路有凍死骨的年代,一場慶賀維特里烏斯成為羅馬皇帝的宴會,用掉兩千尾魚與八千禽鳥,皇帝本身好像永遠都處於飢餓狀態,為什麼可以一直吃下去,因為他吃了吐吐了吃。

吃到這種程度,有任何美味與樂趣嗎?
沒有,純粹是慾望的奴隸。

名為沖天炮的水鹿

問題人難免喜歡好看的與好吃的,我們該怎麼讓自己的這點愛好,得到更好的發揮呢?

齊宣王也這樣問過孟子,齊宣王說他愛財也愛美色,沒有辦法實施仁政,孟子說,愛財與愛美色不是問題啊,以前的聖王也有喜歡財富的,他喜歡財富,就跟百姓共享財富,以前的聖王跟妻子感情好,也因此關心老百姓的婚姻生活,讓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伴侶,擁有幸福婚姻的權利。
所以問題從來不是慾望,問題在於是否分享,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布施度慳貪。

可以喜歡美好的事物,但不要想將其放到自己的口袋,孟子這樣跟我們說。
當然,如果在喜歡美好的事物後,能更一步讓其他人也能欣賞或是擁有自己喜歡的美好,孟子一定會感到欣慰,多棒!後世果然有很多人,在有恆產後,能讀書明理,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