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qingzhiyan86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县图书馆半日游

qingzhiyan86
·

前几天去我们县里的图书馆待了半日,算是今年有点好玩的体验。因为我现在失业嘛,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我发现偶尔像这样走出家门,在外面逛一下也挺好的。

我们县是一个极普通的北方小城。文化生活也极普通,实在也没有什么可以说道的。以前我小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县里有没有图书馆,也许有,但是我想县里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它一无所知,连在哪儿都找不到。然后,在县城的北边,离高速公路不远的地方,几年前盖起了一栋楼,并且挂出牌子说是县文化艺术中心。说起来离我家不算远,但我从未想到去看看。直到今年,我从大城市回到家乡,这回是有时间了。五一的时候,有一天我在街上逛,正无聊不知去哪儿,突然就发现自己正站在艺术中心的马路对面。于是就好奇地走到门口。我才发现楼前空地上停了好多电动车,有学生模样的孩子走进去。门口也并没有保安或工作人员拦阻或要求出示证件什么的。我于是跟着就进去了。

我看到墙上有一个楼层示意图,一层是图书馆,上面几层是文体活动中心,显示还有电影院,但并没有开始使用。

一楼一进门是个像酒店大堂似的大厅,天井直通到三层。迎面的墙上写着很大的字,“XX县图书馆”,然后左手边有一个月亮门洞,还有一个安检机器立在那里,我走过去时,机器也没有反应,我想应该还没有正式启用吧。

里面的房间就是图书馆了,有一排排的书架,还有一排排的桌子和椅子。我先是绕着房间走了一圈,发现这是一个“工”字型的大厅。书架摆得并不满,中间连接处有很宽的过道。那里开辟出来又做了一个文化展区,现在是县里摄影大赛的优秀作品展览。这个通道的另一头有一个儿童阅览区,书架下面的地板变成了木地板,小孩子可以直接坐在地上。那天我看到一些家长陪着小孩坐在那里看书。

我第一次来这里正值五一假期,所以看书的人还挺多的,桌椅我估摸着三分之二都有人占着。

这里不像我在大城市看到的图书馆那样安静,相反,这里是很热闹的。当时我看到有不少小朋友和家长,再有就是成年人和中学生。不过,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一直没断,还有小朋友们在过道里跑过去跑过去,大概是感觉很新鲜又好玩吧。我听见有家长要求小孩不要大声说话,不要跑,但是好像效果不怎么样,其他人好像没有什么受不了,也没有工作人员出面制止。我想,这也是小地方所特有的宽容,宽松的氛围吧。我们对于地方上的现象总是见怪不怪吧。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大概看了一下都有什么书,那是一种什么情形呢,那情形就好像走进了90年代的新华书店,那时书店卖的书都是时下最广为人知的作者的书,许多书你可能没有真正看过,但是作者的名字和书名多半却耳熟能详。

除了文学方面的书,还有一些历史、政治、烹饪、算命、励志、传记、成功学等方面的书,总之,就是感觉像是时光倒退回到了90年代。

五一那次我和我妈一起在里面坐了一会儿,我给她找了一本图画书看,我自己随便找了一本。

前几天去,是我第二次进到这间图书馆。这次和上次一样,里面有不少读者,有很多小朋友,还有一些中学生。可能因为现在是暑假吧。

我发现有学生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写作业。反正在里面,我一直没有看到工作人员。也就是说,现在还是管理比较松的,你也可以把这里当成自习室,带自己的书进去,复习功课,写作业,甚至带电脑进去。

里面的桌子上基本上都有人,我只好坐到了一个男孩子的对面。他好像是在写作业,我拿了一本汪曾祺的小说看。说起来,我之前看过一些他的散文,写家乡风物的,写在西南联大的生活的,小说倒是看得少。我看了一篇《受戒》。汪的文字真是没话说,看似信手拈来,天真自然,实则诣趣和感情一点不少,且文字有余味,越咂摸越好,是真大师。

不过,我斜对面的男孩子就很无聊似的,奋笔疾书着,因为他使得力气实在有些大,我放在桌子上的手臂都能感觉到他书写的力度和节奏。他用的劲儿真不小,不像是在写字,倒像是在刻字。后来,我又听到他摸出手机来看视频,因为他外放出声音来,虽然不大,但是我就坐在对面,我听到了。总之,我抬头看了他两次,他是写一会儿,就玩一下手机,然后再写。大约一个小时后,他收拾起他的书和本子走了。接着,临桌的两个女孩子也走了。

总之,后来屋子里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少有人走动,越来越像图书馆了。

直到差几分钟六点的时候,终于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模样的中年女人出现了,她告诉大家要闭馆了。

我那时正好读完了《受戒》,下一篇刚读了个开头,于是只好走了。

出门的时候,我看到门口的通知,原来暑假期间是每天开放的,9月1号之后应该每周就会有闭馆日。人也会少一些吧。我想。过几天还可以来。

虽然这里的书的选品不是那么理想,但总可以找到一本书读下去的。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