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初體驗【看見企劃形成的脈絡】
返校的時間沙漏正在倒數中,這次留職停薪的日子雖然比以往長,但歲月像是被偷走似的,一轉眼竟也過了四年。這期間送走了妹妹,媽媽也進入長照、延聘看護,在應變無常與自我療癒的時間縫隙裡,我如自己當初所渴慕的,帶著好奇心大量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性,試圖從中探索生命繼續前進的樂趣。
人生無可預期的事遠多於可控的計畫。在這當中,上節目、接受Podcast採訪就是其一。
「你Line的頭像是走西班牙朝聖之路拍的嗎 ?」
5/6之後的某一個禮拜,當自己還沒從志工服務單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詢問接受採訪的意願中驚醒時,只因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一張照片而引起節目企劃主管的注意,相談後才知道,«聖雅各之路» 一直位列映君副主任在未來旅行清單中的第一順位,多年來映君為了這個尚未成行的夢做了許多事前的準備功課,對這條路的眉眉角角比我還熟、話題不斷,說著說著於是乎就在原訂的主題外又多增加了一次訪談,沒想到這多出來的意外竟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的Podcast節目,至於訪談主題先後顛倒的緣由,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正式錄音前,僅是來回兩三通電話,映君就抓到了訪談的亮點,幾天後提了初步的訪綱給我。我知道映君的手頭上總是同時有多件工作項目正忙碌著,在共事的過程中,她就是可以邊對話邊記錄,在我腦袋還沒回神前,修改後的訪綱已經火熱熱地以私訊傳送過來,受訪者雖然是我,但不同行業的工作模式卻已經讓我學上一課 !
錄音室離家總的辦公室不遠,桌上一台小型的數位化混音器、外接平板,再加上3組專業的耳機與麥克風,看來硬體設備並不複雜,倒是錄音室的隔音工程,這遠比上述那些設備更有困難度,但卻能因此隔絕門外的喧囂以及各種白噪音,收取後的聲音乾乾淨淨 ~~ 現在回想自己以往錄的那些長笛曲 … 根本就是孩子鬧著玩,做不了數 !
「大家好,我是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映君。歡迎大家收聽由家總製播的Podcast-《照顧者》這個節目,我們會邀請不同的家庭照顧者和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也希望透過這些故事讓大家可以對自己有更多關注。
今天的來賓是一位現役照顧者,同時也是家總志工 - 曉嵐。曉嵐一共照顧過四位家人,但今天要請曉嵐暫時放下照顧,和我們一起分享她旅行的經驗。」
即便聊起旅行就是無法闔上的話匣子,但節目的屬性定位在「關懷照顧者」,在問與答之間穿插照顧議題、分享出發前為家人所預備的照顧安排,以及以畢業照顧者的身分再次踏上旅行後所得的種種領悟,這些才是整場節目企劃最重要的基調。
如果必須先有目的性地鍛鍊肌力與體力,同時謹慎規劃每一日的徒步距離、做足所有的行前功課,那麼我絕對沒有資格出發。對當時的我而言,出遠門前先安頓好家裡所有的大小事才是當務之急 !
要讓長期照顧者暫時放下照顧的角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大的阻撓通常是照顧者自己。對於獨行800公里,我曾膽怯,也曾因為掛慮家人而想過是否延後幾年再出發 ? 但如果被照顧者的病況已在穩定期,且照顧替手已上路,那麼為什麼自己還要裹足不前 ? 我很慶幸自己當時能走出去,也希望能因此鼓勵正在收聽節目的照顧者,就算暫時無法翻轉照顧的逆境,我們還是能轉移注意力,把焦點放在生活裡的小確幸,那麼即使不出國,我們也能有旅行的好心情。
整個受訪的過程是愉悅的,畢竟聊的是旅行、是自己曾走過的路,但是否就是因為越自在所以表現越不專業呢 ? 當節目進入尾聲,小戴(錄音師 / 剪輯師)硬生生地宣告錄音結束之後 … 天啊 ~ 剛剛過去的兩個小時我到底都說了些甚麼 ?! 我感覺自己說了好多贅詞,類似的照顧觀念也重複說,但在節目正式上架前,我卻連一點剪輯後的成果都無法窺聽,簡直就充滿著開盲盒的恐懼 ! 事後回想,倘若能在錄音前的電訪中側錄全程經過,聽回放並修改講稿,我相信在正式進行時會更駕輕就熟。
「沒有期待 就沒有傷害」,過去的五天我都是這麼告訴自己 …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自節目開播以來最龜毛的受訪者 ?!
我既引導訪談流程又多事地羅列一堆推薦書和電影名單 ; 明明在錄音現場已經拍過上架文案所需要的照片,卻還挖出了5張Camino的陳年照硬塞給對方,客氣說是請映君和小戴 ” 參考看看 ”,但迫切的心情不言可喻。
我總是把事情越弄越認真 …
將近一年前,我曾因對Podcast的製程感到好奇而從台北遠赴大甲上過兩次課,拜師求藝的路一樣是百里迢迢,但因為那時候並沒有要產出成品的立即需求,課後我也就不了了之。現在還記的多少 ? 當自己成為製播者時還能上手嗎 ? 困難是自己想出來的,更何況新科技日益更迭,冷灶再熱也沒必要,順著神的計畫走,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民國112.06.26 於台北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