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 « 领养:如何更好的度过孩子到来后的前三年 »
简介
Le CAAASÉ:一条建立依赖关系的领养旅程
CAAASÉ: le Choc, l'Apprivoisement, l'Adaptation, l'Attachement, le Sevrage, l'Équilibre
CAAASÉ是领养父母和孩子在身体和情感上需要经历的6个阶段。很好的了解每个阶段的特点、潜在困难和恰当的作法,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有安全感的依赖关系。
读书注意点:一)因编辑需要,本书基本不讨论12岁以上青少年领养的情况,这一类型的领养需要另外著书阐述。二)建议在阅读此书前,先阅读 Johanne Lemieux的第一本著作 « La Normalité adoptive: les clés pour accompagner l'enfant adopté »(« 领养常态:陪伴领养孩子的关键 »)
第一部分:CAAASÉ
第一章:CAAASÉ领养旅途的GPS
CAAASÉ就像是领养旅途的GPS,告诉我们孩子来到后,我们将要经历的6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途中我们可以规避的危险、更有效到达依赖关系的路径。
Choc:冲击 - 情感海啸(3天)
Apprivoisement:“圈养“ - 小家庭免打扰生活(3个星期)
Adaptation:适应 - 建立家庭(3个月)
Attachement:依赖 - 领养旅程的目的地(3个季度)
Sevrage:“断奶” -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3个星期)
Équilibre:独立和依赖的平衡(3年)
知识点一:Le CAAASÉ领养旅程的GPS。总体上来说,CAAASÉ是引导父母在领养后开始的前三年,给到孩子需要的身体和情感上的照顾。目的在于帮助父母从孩子眼里的“陌生大人”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爸爸或者妈妈。CAAASÉ不是某种规范,其中每个阶段的时间长也只是平均值,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发展变化的情况。CAAASÉ给领养父母提供了保护照顾孩子的工具,用于缓解过程中的风险带来伤害。
知识点二:冲击-情感海啸。对孩子的情感而言,见到未来父母的那天,就像是发生了特大地震的一天。即使领养前做了很好的心理建设,当新的陌生人进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从过去的生活进入到新的生活,就如经历一场真实的磨难。事实上,周围气味、味道、声音、照顾他的人等等的变化,都会给婴儿带来极度的不安全感。住在孤儿院的孩子往往可能都不知道“爸爸”或者“妈妈”意味着什么。被虐待的家里出来的孩子如何知道亲切的父母一切着什么。这一阶段父母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持安静,声音和动作需要很温柔,人和精神都要“在场”。父母需要迅速知晓并提供给孩子身体上舒适需求,比如他们是否吃好喝好。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免受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知识点三:“圈养“ - 小家庭免打扰生活。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渐渐意识到他不会再回到他原来住的地方,之前照顾的人不会来帮助他了,也不会再见到以前一起玩的小朋友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忧郁情绪会包围他。父母在这个时候要迅速承担起负责人的角色:给他建立舒适的“茧房”,让他感到安全,形成规律的日常,也不要忘记保持开心和亲切。这意味着避免接触其他家人和亲戚朋友,包括电视电脑。父母尤其不要不带上孩子出门或者将孩子交给其他人照顾。这个时候,除了父亲或者母亲,不应该让其他人来照顾、喂食、铺床、洗澡等等。孩子渐渐接受新的父亲或者母亲成为新的照顾他的人,但是他还不会意识到这是长久的。他渐渐意识到他暂时不会有危险。
这一阶段,父母会非常紧张和疲累,觉得自己是动物园的管理员、护士和特殊儿童专家。最困难的是在坚持给孩子建立生活规矩的同时,不让孩子有不安全感,同时保持冷静。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父母可能会感到失望、疲累、害怕、被打击。但是孩子需要坚定的、有能力的船长,一个可以让他在这条新船上感觉安心的船长,一个能够清楚地告诉他船上的安全须知的船长。建议父母尽量用图示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家里的规矩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知识点四:适应-建立家庭。 领养的孩子通常经历过连续多次的被抛弃,生活在孤儿院,他们对集体生活比较适应。对他们来说挑战恰恰是“家庭生活”:如何爱人和被爱,信任比人,听爸爸妈妈的话。建立家庭关系并不意味着快速的融入、表面的和谐,而是相互的深层次的、健康的、永久深厚的依赖。过去经历的生活困难削弱了孩子依赖信任别人的能力。
来到新的家里,孩子的大脑突然需要接收大量的情感、情绪、认知和社交的新信息。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但同时他们需要学习大量的新东西:做起来很无聊的家庭日常 - 几点睡觉、几点吃饭;新环境的安全规矩 - 上下楼梯、人行通道、不一样的噪音;新的建筑风格,抽屉、门窗、地毯、电子设备、汽车和安全座椅、家里的宠物;不一样食物味道、材质;尿布和衣物新的接触感、冬天的外套和长靴,如此等等。来到新家的前几个月,孩子开始培养健康的体魄,缩小身体发展的迟缓,学习新的语言。
在学习如此多融入新环境的时候,要求孩子爱父母、信任父母是不现实的。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不断重复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建立规矩,同时保持温柔、亲切的态度。
知识点五:依赖-领养旅程的目的。毫无疑问,依赖感的培养从第二和第三阶段便开始了。”在场“的、让孩子安心的父母,耐心地花时间教会孩子在新的环境必要的生活知识,帮助他们感觉到自己重要、有价值,越来越有安全感。虽然是无意识的,但这一阶段是孩子决定是否信任新的父母的阶段。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亲密感”:(一)“父母亲”。孩子首先依赖的是作为坚定的、有能力的船长的父母亲角色。父亲或者母亲成为孩子情感的、认知的和社交的根据地。这是真实的依赖感。但孩子还不容易在内在情绪方面感到安全。(二)“爸爸”“妈妈”。这是大多数领养父母希望的情景,孩子在身体和感受两方面均依赖他们。这时候,他们就成为孩子自己的爸爸或妈妈,而孩子也成为爸爸妈妈自己的孩子了。
知识点六:断奶-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这一阶段,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适应一些分开的时间。依赖关系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让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这对非领养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只有在孩子确认和父母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安全的,他们才能在物理上离开父母,学着长大,自己去经历生活。注意:最好是从小的、有计划的小分离开始,目的是让孩子经历一些分开后再在一起的场景,进而确定与父母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坚固不破的。这一阶段是祖父母可以参与的时候了。
从分开几分钟开始,然后几个小时,再到一整天。每次的分开都是让孩子安心的机会:“爸爸和妈妈永远爱你。但是现在我们要去看场电影。我们会在3个小时后回来,我向你保证。”
知识点七:平衡-独立和依赖的平衡。CAAASÉ到了最后一步,但是孩子一直都会生活在领养常态的特征里。领养父母在接下来的第二年也要维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日常时间表,提供情感营养和必要的规矩,享受家庭生活。CAAASÉ的完成意味着父母采取了正确的方式照顾孩子身体、情感、情绪、认知和社交能力的需要。但是照顾好了不意味着孩子就完美的痊愈了。领养的目的不是将领养孩子变成正常非领养孩子,而是经过必要伤口的愈合,保持身心健康,进而能够与领养父母建立依赖关系,继续孩子的成长,发展自身的潜能。
知识点八:孩子依赖关系建立的常规流程-从核心第一梯队的依赖对象开始学习建立依赖关系,逐渐向外圈扩展到第二、第三梯队的依赖对象。通常,孩子从爸爸妈妈这个核心圈开始建立依赖关系。
爸爸/妈妈 -> 父亲/母亲 -> 家庭其他成员、亲戚 -> 育儿师、教师、保姆等 -> 我自己照顾自己。
- 亲生父母子女关系中,依赖关系可以立刻建立。
- 领养父母子女关系中,先要花时间“处理”好孩子过往被抛弃带来的“伤口”,然后才能建立深厚的依赖关系。
知识点九:领养孩子依赖关系建立的流程-从第三梯队的依赖对象开始建立依赖关系,逐渐向内圈扩展到第二、第一梯队的依赖对象。
孩子最终能在自己的生命里发展他们自己的潜能,他们需要一个基本的情感根据地:有依赖的对象。这就像是孩子宇宙的中心。对于被领养的孩子而言,他们从核心圈开始的依赖关系和对象是被切断的,常常是不好的生活经历。
如果父母们希望有一天跟孩子之间建立真诚和深厚的依赖关系,应该遵守CAAASÉ的每一步。
1)首先从外到内,经历CAAA(Choc-Apprivoisement-Adaptation-Attachement),帮助孩子从不是很亲密的外围关系逐渐渗入核心层,获得情感的安全感和信任。这是帮助孩子扎根。
2)当孩子的情感根据地稳固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了,SÉ(Sevrage-Équilibre)。这是给孩子以飞翔的翅膀。
知识点十:孩子眼里的CAAASÉ旅程和父母眼里的CAAASÉ旅程。
知识点十一:尽管不是很常见,但是有些领养的孩子可以与父母建立“父母亲”层面的亲密关系,但是不能到达“爸爸妈妈”层面。有三个主要的原因:1)“爸爸或者妈妈”的位置在孩子的内心已经被占据了。2)“爸爸妈妈”在孩子内心意味着极大的伤痛。3)父母亲急于需要被孩子承认,急于得到孩子的爱。孩子感觉被入侵、被监看、言行举止被放大。
知识点十二:也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亲做不到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期望。1)收养的孩子跟想象中的差距很大,失望的父母亲没有办法放下第一印象,使他们难以聚焦在孩子根本的需求上。2)孩子的某些特点可能引发了父母自身带有的脆弱。双方身上的“地雷”最终可能在建立亲密依赖关系过程中引发“战场”。3)也有可能是有些“父亲/母亲”领养孩子是处于人道主义的关怀,将自己更多的看成是导师,建立父母亲-孩子亲密关系的欲望并不强烈。4)还有可能是父母亲的状态起了变化。毕竟从领养登记手续开始到最后领养成功,往往需要经历好几年时间。
阅读记录和翻译自加拿大作者Johanne Lemieux的著作« L'adoption : Mieux vivre les trois premières années après l'arrivée de l'enfant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