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吗?

紐西蘭豬爸爸
·
·
IPFS
·

《当下的启蒙》(Enlightenment Now By Steven Pinker)读书笔记之一

       作为工薪阶层,最能影响我们幸福感的或许就是那似乎一直在扩大的收入和贫富差距。在我目前居住的新西兰,虽然以左派倡导的平等主义在社会政治经济中占据着主流话语权,但近10多年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显著扩大。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不少政客和选民们将诸多的犯罪案件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比如街头不减反增的流浪汉、针对亚裔和留学生的抢劫等犯罪活动)也归咎于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并呼吁政府通过加税的方式来实现更有效的财富再分配。这些观点似乎在暗示着我们生活质量要得到提升,就必须限制富人的数量和他们拥有的财富。这是不是哪里听起来有点不对劲呢?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所著《当下的启蒙: 为科学,理性,人文主义和进步辩护》(Enlightenment Now: The Case for Science, Reason, Humanism and Progress)一书中,通过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数据和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贫富差距和财富分配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理性的阐述。

Steven Pinker and Bill Gates having a discussion about the book Enlightenment Now. Image source: https://www.gatesnotes.com/Books/Enlightenment-Now

      平克认为,如果社会中的个体能享有长久的,健康的,愉悦的,激励的生活,那么无论其他人赚多少钱,房子有多大,有多少车,这些都和道德毫不相关。需要消除的是贫困而非收入差距。而造成这种将差异与贫困相混淆的原因则是零和思维。在零和思维中,人们认为财富的总量有限,你有我无,你多我少。而真相却是,财富是被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是无限的。通过创造财富,富人可以变得更有钱,穷人可以摆脱贫困。零和思维是有害的,它使我们认为如果要成为有钱人,就必须从其他人哪里盗取财富。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亿万富翁作家J.K 罗琳。穷人的生活并不会因为少了这个创造出哈利波特的女作家而得到改善;相反,无数的儿童和成年人却会失去一个带来无限乐趣的魔法世界。罗琳女士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制造出数以亿计的商业利润和客观的就业机会,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要平分她的财富才能使世界更美好。

       平克承认贫富差距会影响很多人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被降低的根源来自于陈旧的社会心理认知也就是常说的社会比较、身份焦虑和相对剥夺感。前苏联有一个笑话:伊戈尔和鲍里斯都是赤贫农民,两人唯一的区别在于鲍里斯拥有一头瘦骨嶙峋的山羊。某天仙子降临要实现伊戈尔的一个愿望,伊戈尔说“让鲍里斯的羊赶紧去死吧。”零和思维让我们错误地认为经济地位的平等才是幸福感的来源,即使这种平等的结果不会让任何人受益。对于如何改变这种认知从而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平克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建议,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怎么做--就像互联网上常说的那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至于贫富差距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的观点,平克认为这是错误地将相关性与因果关系相混淆。人们通常认为北欧国家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自于经济上的平等主义,而巴西,南非等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也是强奸,凶杀等犯罪案件多发的地方。但引起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而并非贫富差距本身。最明显的反例就是,香港和新加坡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但其社会环境的健康程度却远超过曾经极度强调经济地位平等的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 另一种错误的认知是将收入差异(inequality)与不公平(unfairness)相混淆。心理学上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明,虽然人们普遍有对平等的追求,但同时也赞同在公平的情况下按贡献进行分配,比如奖励应该给予工作更勤奋的人,乐于助人的人,甚至于仅仅是因为运气好而中了彩票。只要一个社会是在机会均等的公平基础上按个人能力和贡献进行财富分配 (meritocratic),人们就不会对经济地位上的差异表示不满。

       我认为从现实来看,福利政策应该在保证公民不论贫富都能享有符合社会平均标准的生活质量,必须解决个人福祉最核心的问题:安全和充足的食物,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可靠和可负担的医疗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提倡和促进社会公平。比如新西兰政府对低收入和无收入人群提供社会救济,包括免费的食物,低廉甚至免费的住宿、公立教育和公立医疗等。这方面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保证社会支出(Social Spending)在GDP中的比重(15%~30%)来实现。而对于公平,则主要是通过法制手段来限制财富和权利可以控制的公共资源。比如,更有钱就能让自己通过更优越的医疗设施来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吗?还真不是这回事。乔布斯虽然掌握这个星球上市值最高的私人企业,但并不能让他在肝脏移植等待名单中先其他人一步 (由于加州排队人数太多,乔布斯甚至前往田纳西州的孟菲斯注册)。同样,看过美剧纸牌屋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安德伍德先生在被枪击后生命垂危需要肝脏移植。第一夫人和他的心腹对卫生部长进行威胁才使总统在等待名单中提前了一位,这在日后成为安德伍德腐败的一个重要证据。这一剧情引起了美国国内的讨论(https://www.statnews.com/2016/03/30/house-of-cards-liver-transplant/),但业内人士指出修改器官移植等待队列在美国现行医疗制度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除了医疗之外,有人也许会说有钱能买到质量的更好私立教育从而更容易走向人生巅峰。这其实也是一个颇具普遍性的误解。首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服务,它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观因素,教育质量的好坏应该体现在是否适合教育者个人特质而非单纯用硬件或师资条件来比较。另一方面,个人的学术和事业成就被个人天赋、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甚至运气和机遇等诸多方面所决定,而并非单纯决定于去了哪一所学校。在当今的教育和心理学研究中,先天条件和后天教育(nature v.s. nurture) 一直都是极具争议的话题(这个话题我们将会在平克的另一本书《白板》The Blank Slate 中看到更深入的讨论)。如果把个人的成就片面归结于精英化的教育,那真是一叶障目了。有趣的是,在新西兰公立教育系统中,政府的资源分配偏向于那些整体评分偏低和师资偏弱的学校。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太多出身于第一代普通甚至相对于底层的移民家庭的年轻人通过公立教育成为律师,医生等所谓的精英阶层。同样,平克在书中也提到了与之相关的一个有趣现象:虽然有钱人在变得更有钱,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比普通人更好。曾经只有富人才能享有的家用电器,汽车,便捷的通讯手段,教育和医疗服务,现在对于发达国家的每个人几乎都是触手可及。而这一切,不仅得益于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开支,更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

Source: Our World in Data based on OECD and Lindert (2004). The graph was adopted by @小博士讀書筆記 based on Figure 9-4 from Enlightenment Now by Steven Pinker.


平克在《当下的启蒙》这本书中对于贫富差距的论述让我们能更理性地反思西方发达国家在消除贫富差距上的福利政策和基本理念。同时,这也是平克理论的一个明显的局限性——数据和论证依据主要来自于社会充分发展,法制健全的民主社会(主要是OECD国家)。但在一个法制缺失,权力可以被轻易寻租,公权力无法被限制的社会环境下,平克所谓的贫富差距与公平的区别则完全消失,财富上的优势完全碾压公平的游戏规则,财富上的差异将对个体的生活质量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财富的交换,才能获得社会平均水平的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而腐败则使掌握财富的人凌驾于法律之上获得超公民权,从而通过违法交易在涉及到稀缺资源的零和游戏中获得损害他人基本需求的绝对优势。

另一方面,依据平克所列举的多个研究结论: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们对按贡献分配产生的贫富差距并不会不满。那么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也就是伪命题了,因为按贡献进行奖励的公平游戏规则将会促使人们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更高回报。这让人不禁会想,也许将效率与公平对立的人试图在掩饰真正的问题,那就是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早已荡然无存,效率的提高只能通过掠夺和强迫出卖超额劳动力来实现。真相往往令人不安,也许文字游戏和顾左右而言它 (red herring) 会暂时诱导人偏离理性的思考,但帮助大众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真相正是平克写这本书的初衷。再后续的笔记中,我会进一步总结如何通过科学、理性的方式,结合人文主义来认识我们这个不断进步的世界中的真相。

Bill Gates highly recommended Enlightenment Now saying "It's my new favorite book of all tim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紐西蘭豬爸爸談科學講理性有態度,遊蕩在世界盡頭的知識分子,也懂點生活情趣。因為客觀所以無法中立。 Clubhouse: @papapignz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復活節紐西蘭南島精品游之 終章:完美的旅程

復活節紐西蘭南島精品游之八 冬宮酒店:玻璃幕牆後的世外桃源

復活節紐西蘭南島精品游之七 庫克山:藍色湖水與消逝的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