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己身經歷──性靈,能量,身體,循環,動態均衡(5-1)
所有的亞洲人都缺少的足感
足感
從腳小指到足跟──外側足底神經到內側踵骨枝(圖2)的使用與感受,是亞洲人普遍代謝不良的根本原因的實體部位,其所代表的是下肢水腫、容易重心不穩、糖尿病、鼻咽呼吸問題、過敏、身體恢復能力與活動時段活性,當然,一定包含足底筋膜的相關問題。
為什麼使用如此肯定誇大的標題,首先,請先明白,從我篤信自己能重新編排所有的體感感受,到自學人體動力學──物理治療的核心認知,這一系列動態學習增長感知的過程裡,我可以透過他人的動態行為:蹲下、走路、騎車的坐姿、使用電腦、搬物品、背重物...等種種日常生活會做到的動作,再加上說話、活力的表現、飲食偏好、喝水量和上廁所頻率,得知這個人最主要的偏離身體健康的分佈在哪個面向。
但我今天想要先談論:一個人的骨骼架構被筋膜所束成的相對位置會如何呈現一個身體的健康程度,也就是骨骼筋膜的動態=健康程度,健康包含了心態、思想、行動力、能量、體態、體格、體感,而這一系列的疊加可以簡化成骨骼筋膜動態,去看到、辨別整體所需要加強的特定面向,而不是針對任何"單一、不明所以、不可深究"的症狀去做改善。
因此,所有的亞洲人都缺少的足感,其實是90%的人缺少(女性比率遠高於男性),而沒有缺少該處筋膜感受的人,在經年累月的使用身體之下,並不知道原來自己強而有力的健康維持是包含了這部位正確的使用與感受,也就是說有少數的人確實可以按天生的體格恢復原本的健康,但沒有任何知識點告訴他們,健康就是立基於這個部分的延展與作動。
靜態支撐:足跟於膝蓋內側、足跟於膝蓋外側
以人體中心線為基準,靠向中心線為內側,遠離中心線為外側。
- 動作一:足跟於膝蓋內側的支撐圖
如圖,紅線是你應該與地面接觸的區域,藍線是你感覺筋膜收緊的曲線路徑。
由這一在腳底的動作支撐你整個身體的平衡或是運動。你一定會疑惑為什麼不是整個腳掌面的區域?沒錯,因為現在需要練習的是靜態支撐,意思是你要去掌握最大可控擺幅的區域,感覺動作一和動作二從腳底到頂部(終端)──也就是你臀內到薦髋骨(圖6)的感受是一個線性整體的,以最大筋膜內旋和外旋去有意識地練習,使你自己在站姿時能有效地保持平衡和重心轉移。
- 動作二:足跟於膝蓋外側的支撐圖
如圖,紅線是你應該與地面接觸的區域,藍線是你感覺筋膜收緊的曲線路徑。
所有在練習筋膜延展收縮時麻煩一定要記得"指節末端施力"與"指節翹起由其延伸之掌面區域施力",這兩者所對應的身體感受的頂端(終端)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都必須要去練習、熟悉。
所以圖4的大拇指是與地面沒有接觸的,是為了要最大收縮足底筋膜的部分,讓支撐力只依靠紅色與藍色之間的腳力、接觸面去完成整個身體重量的支撐。
到這裡,從腳底接觸地面的感受延伸到臀部內側的感受已經完成了一個擺蕩幅度的熟悉,再以下面的緩慢動態運動去加強全部剛才涵蓋區域的肌肉的感受。
動態動作:踮腳尖──腳放平→足跟離地
如圖,指尖的紅色弧線表示施力與地面接觸;從小指到拇指的紅色粗弧線是腳掌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橘黃框與橘黃圈指的是沒有與地面接觸;藍色的兩個三角形代表此時你腳背、腳背下方的足底筋膜與下臀內肌群是收縮的狀態,以此來完成緩慢地踮起腳尖的動作。
請記住,穿著高跟鞋跟我所描述的踮起腳尖完全不同,一個是讓足底筋膜被迫維持一個張力去承受移動時的震動;一個是讓筋膜收縮→抬腳→平放於地(放鬆)的完整作動狀態的練習。想當然,穿著任何厚底的、球鞋、增高鞋等等的都無助於足底筋膜天生吸震的功能。因此,平時應該穿著軟底鞋、功夫鞋去習慣腳底、腳尖與腳跟、與地面接觸的感受,軟底的最低限度是做出圖一的動作時鞋底是可以彎曲成腳底形狀的。再來談談頂端(終端)薦骨髂骨的部分。
薦骨髂骨
現在先仔細看到這個像是象耳朵或蝴蝶型的結構,藍色線表示剛剛提到的頂端(終端)區域的臀內肌肉。我在封面上所放的老虎圖片的就是在表述:右側的腿是由掌面從地面獲得一個支撐力、左側的腿是由指節從地面獲得一個支撐力,從動力學來看,右側腳現在負責支撐,只要左側指節由前往後勾讓腿部往後踢,就能推進自己往前位移。如此這般循環往復就是走路的動態。而人體也是一樣。
這裡我要揭露一個我自己統整出來的人體力學原理,大多數的動物都有尾巴,或說延伸出來外露的尾椎,其目的就是直升機的尾端小螺旋槳的功能,負責保持平衡,那為什麼可以保持平衡?因為尾椎負責扭轉整條脊椎的偏轉讓頭顱也跟著偏轉,這裡的核心價值為:人類因為失去了尾巴,或是說失去了直接控制尾椎的能力,因此必須善用頭顱、頸椎的細調節來跟雙腿的根部兩側髂骨成為槓桿運動的平衡端。你沒有看錯,從人類腦部跟身體以遠高於其他物種占比來看,最後必然是得靠細部的頸部以上的體感在動態作動時平衡身體,所以為什麼有人騎車轉彎頭要伸出那麼多,會被笑是用頭轉彎,因為現代人的動作已經集中在肚臍以上了,肚臍以下的體感非常的麻木、不精實、不敏銳,沒辦法直接細微調整髂骨內的肌群讓重心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偏移。
因此,將薦骨髂骨兩側背後的區域敏銳化是提高健康、行動力、代謝、活力、能量的關鍵,完整健康的必然練習可以透過瑜珈、皮拉提斯、舞蹈(有腳指尖動作的)、武術、攀岩...等必定會感受筋膜、從腳發力的細微動作,比起跑步、球類運動、游泳等等的,更適合沒有時間運動的現代人去執行、去獲得健康的成果。假使你的筋膜體感沒有從腳指尖端到頭頂後側都能明確感覺到其張力網絡的感受,那在任何日常動作乃至普通運動中受傷也是很正常的,跟有沒有暖身實在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你只能用你的意識作動到有所感受的部位筋膜連動。同時,你只依賴了單側的筋膜緊張來完成所有醒來以後的動作,而另一側完全沒有被練習到。注意,我說的單側有兩個面向,單側的前後,如右手與右腳;另一個單側是單側的蝶形對稱,如:右手與左臀-左腿。因此,左手-左腳和左手-右側下脊椎筋膜,會是不能夠作出細節調控、筋膜鬆弛的區塊。
最後,統整一下重點:
1.筋膜的感受能決定使用路徑上以哪些肌群參與作動,並且在長久的練習中可以改變骨骼的位置與形狀以更高效的方式行動、代謝。所以筋膜才是運用體感帶出動作的本源,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運動員都要日積月累的練習,才能精準的在當下表現出運動機能。如《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所描述,要讓全身筋膜獲得改變,需要數月到數年之久的長足練習。從腳小指、無名指到腳跟的區域,腳跟骨本身的大小對亞洲人的健康與運動機能來說非常重要。
2.人類沒有尾巴,所以必須得善用頭部(右前曲傾、右後曲傾、左前曲傾、左後曲傾)來作為下肢擺動的槓桿,用細緻的調節維持整體作動平衡。左右側、上下側身體都是彼此的槓桿,因此蝶形對稱的筋膜需要刻意地練習才能使四肢內旋、外旋蓄積更強的筋膜彈力。
3.食用輕淡飲食、保健食品如:鈣+D3、維生素C、維生素B群、魚油、乳清蛋白粉。這些都能夠讓天生吸收力不好的人有更多的活力、行動力去完成練習,也更能將練習的成果維持在體態的改變上。
祝各位在呼吸之間,以太極的速度來清晰地從意識作動身體細緻的肢、節、末端,感受自我身體的一體與協調性。
下一篇為:另一種理解人體運作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