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面前/《疫起》

Sunline
·
·
IPFS
·
「只能回到原來應該運行的軌道上」才是在死亡面前,那些我們總是像神一樣的期待他們犧牲的醫護,當下的情緒:其實我們沒有那麼偉大,也不想當英雄,也跟你們同樣害怕死亡,只是剛好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

母親在SARS爆發後、姊姊被隔離的那一日打電話給在台北的我,她非常戲劇化地在電話那頭演出,像鄉土劇情裡會出現的戲碼,像世界即將崩塌一樣;我在電話這頭什麼也不能做,也不曉得怎麼回應母親的演出,貫有的、趨近於冷漠的冷靜,是面對大事件的時候,我的反應。但說穿了,其實只是「無法反應」罷了。

《疫起》與《和平歸來》都拿了二十年前的SARS當時和平醫院封院的事件來作為故事的主軸,重現了那個疫起之時的情境。很難不拿這兩個作品來比較,電影版的《疫起》在時間上不像《和平歸來》可以娓娓道來、細說重頭,只能抓住面對疫情讓人措手不及的攻城略地時,當下的人性展現:有從容不迫的,有內心響起臨陣脫逃的聲音的,有衝鋒陷陣的,有無奈地被迫留在原地的⋯⋯而有更多的是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的。近兩個小時能說的不多,無法表現《和平歸來》那些「官場文化」或是「政治決定」,只能強調當下被關在那和平醫院裡上上下下的所有情緒。

選在這個COVID-19的尾聲與SARS二十週年將當年的疫情搬上螢幕,有其象徵意義,也讓人重新再回想一次二十年前的SARS與三年來的COVID-19,這些過程的變與不變。

要說起SARS來描述和平醫院封院時,院內醫護的情境/處境,是較為困難的一件事,特別是面對生死交關的情緒,需要拿捏得宜,過了太煽情,少了又容易在醫護面對自己也將是死神所選的時候顯得太過於神化,好像站在那裡就必須不怕死的犧牲奉獻似的!但太怕死又會被不斷地攻擊:你既然都選了這個犧牲奉獻的職業,就應該不要那麼怕死!

《疫起》以SARS高致死率的部分來呈現「面對死亡」,這個聚焦也讓電影有更準確被掌握的可能,不容易被當時複雜的地方與中央及黨派的對立而模糊掉,可以專心地去延伸「等待死亡」的恐懼、焦慮、害怕、慌亂⋯⋯或是奮起而行的看似充滿正能量,但實則也不知道該有什麼作為的作為,於是只能回到原來應該運行的軌道上,繼續與死亡正面交戰。

「只能回到原來應該運行的軌道上」,這或許是面對任何一種災難、巨變,最容易做的事,不假思索的,也沒有太多為誰而作的思量,能夠在那當下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應該就是件很難得的事了,而這才是在死亡面前,那些我們總是像神一樣的期待他們犧牲的醫護,當下的情緒:其實我們沒有那麼偉大,也不想當英雄,也跟你們同樣害怕死亡,只是剛好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

就劇情的節奏以及所要表現出那些在死亡面前,人性中的掙扎或不掙扎、想逃但也逃不了、想置之不理也無法真的躲避⋯⋯或那些面對生死交關的現場,互相奮力地想在溺水之前往上攀爬,《疫起》都表現得不錯。最後把焦點放在那些依然挺身而出、堅守崗位的醫護身上,以在COVID-19的尾聲與SARS二十週年的此刻,提醒我們這群人依然不變地在原來的軌道上守護多數人的生命。

不過,應該也是戲劇張力上,有一些橋段還是太「不切實際」了一點。像是泰河從隔離病房衝出來幫忙救治已經有點誇張了,救完了得快點回到病房啊,還坐在那裡跟夏正對望是?再來是有一場我特別不喜歡的是強調了醫護的害怕躲在房間裡對房門外李心妍的怒吼做出不以為然的反應;面對死亡那種憤怒是會有的,但這樣大吼大叫太戲劇化了,而房門內的不以為然雖也強調了在那個當下逃避者的恐懼,卻有種過於強調了李心妍口中的那種「自私」就有點感覺污名化那些恐懼了。

是部看了不會哭,但是百感交集的電影。

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是渺小的。

盧律銘的配樂做得甚好,青峰的《是我的海》雖已經是好久好老的歌了,卻完全貼合;而演員的表演,也幾近完美!謝盈萱戲分一點點,但是棒棒!演什麼都好耶~~王柏傑也棒棒!曾敬驊那個角色有點可惜,護理人員那樣實在有點太過的越界了!

《疫起》/2023
導演:林君陽
編劇:劉存菡
故事:劉存菡、張庭翡
主演:王柏傑、曾敬驊、薛仕凌、項婕如

圖片來源:Catchplay Facebook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5乙巳蛇年阿線畫畫商品終於上市!

女性運動劇的大格局《女孩上場2》

一個人獨旅,你需要具備什麼能力?《獨旅的浪漫》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