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橱柜扫地僧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全民戴口罩下的面部识别

橱柜扫地僧
·

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全民戴口罩的情况下,面部识别是不可用的,尤其在移动支付场景中,久久无法解锁的手机、被迫输入密码的尴尬,都被集中暴露出来。我会经不住想起 iPhone 5s 上的指纹解锁,会思考安卓旗舰机上标配的屏下指纹解锁的体验,这一切都避免了「不方便」的产生

考虑到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的说法「新冠病毒将更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靠疫苗来预防控制」,戴口罩很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部分中国人的日常习惯,在该种情景下「只有面部识别」作为安全/解锁方案的的手机将会被很多消费者慎重选择,比如 iPhone X 及其之后的机型, 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竞争力流失。

另外,面部识别在与指纹识别的较量中,突然没了优势,是否会带来指纹识别的进一步进化呢?目前来看,屏下指纹识别的技术方案已经相当成熟,且更加符合人们对「完美手机」的想象。

目前人工智能最成熟的领域就是图像识别和面部识别,在不考虑隐私保护的情况下,已经在中国大陆大范围使用,且对提高众多公共设施的的流通效率和群体安全提供了很大帮助。那如果路上行人都戴上口罩,现有的监控机制还能起作用吗?

从最近流出的消息来看,一些企业已经在研发戴口罩人脸识别相关技术了,不可谓不迅速。这里的悖论就来了,戴口罩了你还可以识别我,哪还有隐私吗?那是不是还可能存在我即使不出门你也在监视我的技术?更进一步,我们在可能存在的「天网」面前是不是完全透明的?细思极恐啊!

技术的边界究竟在哪里?终于说到我今天要讲的核心话题了。当我们以「便利」和「安全」为初衷研发和推广的技术,大规模应用后成了人人后怕的侵犯行为。在中国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被大规模成体系讨论过,例如为了管控肺炎对几乎所有人的行动进行查询和管控,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侵犯了人的权利?当然,我知道这是为了整体利益来考量,但是我们似乎没有机制来知道这些疫情时期被搜集的信息是否会在过后被妥善管理,被集中销毁。它们会不会流到某些销售商手中成为对你电话销售的起点呢?它们会不会流入某些变态手中成为对你骚扰的开始呢?

即便我们是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事情也是需要有个说法的,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你产生一些思考。

这次疫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可能在十年后才会显现出它的威力;从个人角度来讲,很有改变了许多人一生,有人在此期间失去亲人,有人在此期间突然顿悟,也有人可能在此期间遇到爱情,人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终究还是渺小无力的。我们需要用集体主义去抵抗它,也需要用个人主义去自我合理化它,胜利终将属于人类,我们必须时刻做好适应改变的准备。

动态平衡,是一个很好的词语,我觉得它可以描绘世界的本质。👨🏻‍💻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