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來自高雄的凱吉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We are what we eat

來自高雄的凱吉
·
·
選擇吸收什麼資訊,就跟選擇吃什麼食物一樣,因為我們選擇吃下怎樣的訊息跟食物,就會變成怎樣的人。

近期由於政府開始決定走向跟世界多數國家選擇的防疫策略,就是“與病毒共存”。

加上Omicron就是個高傳染性的變種病毒,再不刻意升級的情況下,確診數開始節節攀高。

這時候,可以感受到大家恐慌的心態開始出現。

看到許多同事或身邊的人,時時刻刻地盯著確診的人數跟足跡調查的訊息,確診數出來就開始到處宣揚,到處轉貼。

每個人對於防疫政策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即使不認同的,也都認為這是個人價值選擇。

不過,過分關注盯著且大量吸收這些訊息,對自己能夠減少染疫的機率,其實沒有明顯的關係。

持續大量接受各種媒體餵食給我們的這些訊息,除了讓自己更加身心焦慮外,並不會對自己的現況有任何的改變。

多數所謂的資訊更像是“噪音”,噪音聽多了,只會讓人煩躁,生理跟心理狀態更加不健康。

就像一個人整天吃垃圾食物,怎麼能期望自己的身體會越來越健康呢?

We are what we eat!

我們每天攝取什麼食物,身體就會相對應地吸收怎樣的成分,也就會轉換成怎樣的身體。

我們每天去接收怎樣的訊息,腦袋就會吸收怎樣的內容,也就會變成怎樣的思考模式。

我們其實都知道,多運動,攝取富有營養的食物,勤洗手,接受疫苗注射,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就可以把染疫,或者染疫後的傷害降到最小。

其他的資訊,有些可能有助益,但多數情況下,不去獲取這些資訊,也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不健康或更加不安全。

把自己大腦有限的容量去吸收真正對自己的職涯/人生/人際關係更有助益的知識,而不是接受大量的噪音或垃圾食物!

選擇吃什麼,就決定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