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觀感表達
承接上一篇的觀影感受,最近陸陸續續翻看回了不少上世紀早期和中後期的經典電影,德·西卡、伊文斯、黑澤明等等,而最近的一部便是聞名已久的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如此經典的電影到2020年看或許對於科幻片影迷來說是有些遲了,而網絡上,各種報刊雜誌中對這部1968年的電影的各種評述、描寫更是不勝枚舉。但在此,我還是忍不住想表達一下對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幻片的感受,算不上影評,純當一種個人觀感的簡單表達吧!
1. 一場太空視覺奇觀
瑰麗的人類史詩和星際畫卷,在那幅有點類似羅塞塔石碑的暗黑色方塊見證下,或者說啓發下,人類一次次不同的命運走向,拋開其中深邃廣闊的哲學內涵,如果看過2001之後的許多經典科幻片,比如《異形》、《星際穿越》、《地心引力》、《星際迷航》甚至《黑客帝國》等,回顧回來都能在這部電影中找到許多影子,至少能在視覺的觀感上體會到相同的表達範式。
《太空漫游》中许多经典桥段,在后续的许多科幻片中都有对其主题和氛围在不同程度上的借鉴,比如太空旅行当中必然会遭遇神秘外来者的侵入,那种孤寂、不安感和压抑紧张感都不同程度地还原在了《火星救援》、《异形》和《月球》中。
空間站中的場面就令人回想起《星際穿越》中的空間站的場景;Dave最後抵達木星的墜落過程那虛幻絢麗的多維交織空間感和墜落感也能在《星際穿越》的最後,庫珀墜入黑洞的五維空間視覺感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也也就是說,這部1968年的科幻效果所呈現的那種太空感、無盡的神秘感、科幻電影要表述的場景和主題,在這裡面奠定了某種意義上的基礎,是具有開拓性意義的,1968年在特效和佈景如此真實的基礎上把星際旅行和太空空間的塑造,特別是最後的木星之旅用極度形象和絢麗的視覺手法呈現的淋灕盡致,而這種底層氛圍和貼切的「太空感」是當今的科幻片極少能渲染到位的。很難想象如果是在IMAX巨幕廳配合杜比環繞聲來欣賞的話,這部影片能帶來的全感官衝擊力。
2.形式美背後的神秘性
在影片「太空感」的另一面,就是電影史上的另一個維度的視覺體驗上的飛躍吧,其成功地利用太空的題材,包裹著一層神秘的哲學內涵,並在實驗電影的語境下結合無與倫比的宇宙形式美來表達了一場人類史詩,可以說,《2001:太空漫遊》不是傳統意義上借助蒙太奇和畫面、語言來展開敘事的故事片,我認為甚至都不能單一地歸類為科幻類型片,其在形式上更加偏向於實驗電影的寫意範疇——用了恢弘的宇宙星空背景,譜寫了一曲壯麗、靜謐而深邃的詩歌,這種感覺的詩歌是單純的文字或靜態畫面所難以直觀表達的。
庫布里克用電影這一容納了動態畫面、文字、音樂和簡單對白的多感官媒體共同結合開拓出了想象空間的另一重維度,令人不得不感嘆,電影技術作為一種媒介所能挖掘到的人類感官和想象能力的程度。
除了在視覺、宇宙氛圍的高度還原和渲染這類形式美感的呈現有著驚人的突破外,由「The Dawn Of Men」為開端到最後「Jupiter And Beyond The Infinite」,四段人類發展進程的差異已經超出單純的科幻範疇,科幻電影的世界與人類生命史詩相融合,似乎已經打破了兩個領域之間的界限。這點在《異形》的兩部前傳和《星際穿越》中都均有涉及,探討關於人類起源,人類本質的哲學命題從此被包裹進科幻電影的敘事中,開拓出科幻片的另一重主題。
從此,科幻電影向太空進發的主題不再僅僅是探索廣闊的星空異域,更是找尋人類自我這一永恆哲學的哲學命題。如果說對工具的使用是人類進化的標誌,那麼,我更傾向於理解《太空漫遊》的進化視角是通過時間的更迭,探討人類對自身的理解為目的來展現人類的進化。
基於進化論的視角,人類從原始狀態到會使用工具是一個階段的進化,從工具的不斷智能化,直到Hal9000這類人工智能化的計算機的出現是一種進化的巔峰。我並不反對這部電影是要講述這麼一個過程,但是,我認為,人類從猩猩使用骨棒敲擊獵物那一刻起便已完成了所有原始到現代的進化,但是在內里,人在宇宙中仍是原始的,因為人對自身的理解並不多,無法完全參透自我與世界,自我與其他個體之間的終極關係,所以,哪怕是2020年的人,本質也還是處於使用骨棒敲擊獵物的階段,就類似於另一篇影評所說的,我們在「工具理性」的階段,也就是說,人來目前為止仍在「工具理性」的領域里登峰造極,但在「價值理性」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歷史上的一戰、大屠殺,當下社會的假新聞、社會原子化、情緒化都不斷在證明,我們並沒有完成某種意義上的多個階段的所謂「進化」。
3.电影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因此,當下的人們也是會迷茫,會抑鬱,會情緒化,會失落的,會對這充滿晦暗和不公的世界有著憤慨的。我們逃脫不開人的感官限制,我們都是囿於三維時空中的渺小個體。可是,庫布里克用電影所展現的,是另一重人所無法在銀幕之外的現實世界體驗到的空間維度,其強調的是,人類的發展進程中還有更多的可能,哪怕是混沌不堪,茫然失措的當下世界,抬頭仰望星空,在億萬光年的時空扭曲中,會有遠比地球更為詩意盎然的波瀾壯闊,會有關於人類自己的無窮解釋和視角值得努力探索。人類不應失望,在沈思之中,我們仍保有無盡的生命力。
而我更想說的另一方面便是,或許因為這部電影的緩慢節奏、冗長乏味的寫意場景、缺失明確的敘事和情節遞進線索,所以許多人會覺得這部電影看不懂或覺得沈悶和無趣。
而我想強調的便是,在現代好萊塢體系的培育下,包括筆者自己都捲入了一種被培育出來的感受電影的方式中,這可能就是後現代理論家利奧塔所說的「趣味共同體」吧,放在商業類型片的語境中,表現為運用成熟的電影特效、線性的遞進關係,顯性的敘事線索所構築起來的以故事片為架構,披著視覺刺激的外衣,這類電影逐漸成為了商業培育環境下的主流,成為了電影欣賞方式的主流,更逐漸成為了審美的主流。
但是,電影自依託蒙太奇魔術般的時空所確立的獨立藝術形態在今天的觀眾感官下,特別是碎片化的感官下是需要加以調整的,換句話說,我們越來越難以接受電影作為一種純粹藝術表達這樣的存在,轉而追求聽故事、視覺特效所帶來的快感,雖說故事講的好並非是壞事,但電影的另一重想象空間和多樣的表達範式是需要存在的,否則,如果當代電影全都是「復聯」、「囧途」這樣的純娛樂範式,人就很難感受到現實世界的超脫性和豐富性,你即使接觸再多的文化產品,精神世界仍是一片荒蕪。
商業化的發展有時並不代表著自由與多樣性。如果要借用托爾斯泰的話, 「快感總是單一的,而痛苦(這裡我更願意用沈思一詞)卻是如此真實而多種多樣」。如果不是在實驗電影的視角下,人類想象空間或許就缺失了一種對內心深處、人與外界的深刻表達方式,僅僅依託語言文字和聲音,我們或許難以如此直觀地看到,展現在眼前的景象,是如此之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