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好不?
今天聽 podcast 時,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說法:
「1951 年當電 bass 出現後,改變了全世界的音樂潮流,影響幾乎涵蓋了現存的所有曲風。」
Podcast 主持人引用的是國外某電 Bass 權威書籍的內容(該書還閒置在我架上)。我不太確定精準用詞為「改變」或「有關係」。但不論是因果關係或相關性,都令人好奇。
我稍微思考一下,有兩個在計量上有趣的地方。第一,撇除文字探勘,是否可以從音訊資料中,量化音樂潮流的時間趨勢。第二,假設存在可以量化的音樂潮流,如何推論「不存在電 Bass 」下,音樂潮流的反事實。
第一個問題,因為自己有碰點音訊工程,大概可以猜測文獻有什麼方法可以使用。對於第二個問題,近年發展的合成控制也許是一個出發點。
— -
同樣類似的問題,可以改問
「如果披頭四沒有解散,對於英國音樂潮流的影響。」
或是
「如果草東沒有派對沒有走紅,當今台灣獨立音樂圈的樣態?」
嗯,我知道第二個問題有點無釐頭。但我私心認為草東的發跡,某種程度上,強化了台灣普羅大眾對於獨立音樂的接受度。
— -
撇除計量上的問題。假設原文論述為真,另個問題也讓我很好奇:「到底是電 Bass 的發明呼應當時音樂產業的需求,還是電 Bass 的發明創造了音樂產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