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毋宁做我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人格研究

毋宁做我
·


* White Review 一篇文章把 pop stars 分为两个模式:一类是观众想发生关系的,一类是观众想变成的。前者兜售性卖点,后者兜售理想型。无论是性感尤物,还是人生楷模,试图塑造的无一例外都是人格(personhood)。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格都是表演人格,和表演者的真实人格有着不小的差距。然而明星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扮演让观众忽略二者之间的缝隙,把表演人格当作真实人格的替代,甚至真实人格本身。


* 在文学哲学里,虚构人物和现实人物的形而上差异是个常谈常新的元话题。美学家 Gregory Currie 试图通过叙事模型来将二者分开。他认为,虚构人物,无论它的媒介是文字,影像,还是声音,本质都是 articfact,即特定的作者按照特定的意图创造的对象。带着这样的预设,在面对虚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探究其行动原因和轨迹,从而构造完整的叙事来解释虚构人物的存在与活动。然而同样的叙事期待并不适用于现实人物。


原因在于:但凡我们相信自由意志,那么我们就不会预设现实人物和虚构人物一样是 artifact,被某种高于人的存在创造和主宰。此外,虚构人物的人格构成完全曝露在呈现他的媒介中,只要我们理解了相应的文字,影像,和声音,由这些媒介展现的虚构人物对我们而言就是透明的,没有隐藏的可能。现实人物的人格构成却不可能完全暴露在公共视域中。我们对他人的感受和认识永远是片面而非整体,偶然而非必然。再加上现实人物的自由意志,他们可以随时选择隐藏自己,拒绝我们以探究和解释之名实施的叙事侵犯。


我们相信虚构人物活跃在故事中,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故事,我们就能解释虚构人物,这便是叙事期待的核心。我们对现实人物没有叙事期待,是因为我们并不相信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在既定的故事框架中,即便存在着类似的故事(比如行动者对自我预言的实现),我们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整而准确地抓住现实人物的故事。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不确定,我们面对现实人物时反而会约束自己叙事的触角,质疑自己推理的逻辑。这是我们对现实人物独有的尊重。


* 明星的表演人格是虚构人格;大部分时候,他们表演的成功就是以模糊虚构人格和现实人格的界限为标志。这种混淆会在观众心中造成亦真亦幻,真假莫辨的特殊感受,同时也会反噬明星自身。在极端情况下,观众会把明星的表演人格等同于明星本人,对他们怀有不切实际的叙事期待,进行毫无节制的叙事侵犯。这意味着人格的简化,尊严的沦丧。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