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改變了我

YC
·
·
IPFS
·

隨著年紀的增長,累積了淺淺的人生經驗,不足以向誰說大道理,卻足夠讓我更了解自己,知道該怎麼照顧自己的身心,每天都在挖掘生活也學習讓自己過得快樂,其中,對我幫助最大,讓我轉變最多的是我愛上了運動。

學生時期的我,極度厭惡體育課,也極度討厭任何動態活動。每次體育課,我總是找些藉口坐在樹下乘涼。面對體育考試,像是八百公尺測驗、跳高或跳遠,我幾乎都是最低紀錄保持人,所有項目中成績最好的就是柔軟度了,反正有個成績就好,我不追求傑出的體育表現 。雖然如此,心裡多少很羨慕體育好的同學,能參加球隊、田徑隊,跑的快、跳的高,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也許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運動習慣,也許是期末成績單上的評語總是「文靜乖巧」,也許是體育課要打成績,所以我告訴自己,我就是體育差,我對運動沒興趣。

大學時,想減肥、想變美,搜尋了很多資料後,決定開始運動。這對沒有運動習慣的我來說是一大突破,一開始只是快走,每天快走一小時,在坐著不動都會流汗的高雄,快走總是讓我大汗淋漓。快走了一年半,漸漸愛上走路,也開始察覺運動後身體反而感到輕鬆,心情也更好了。如果有個伴一起走,兩個人聊聊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非常紓壓。自己一個人走,就什麼也不想,讓腦袋放空,發現這也是冥想的一種形式。

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不再需要家裡的金援,可以自由的支配薪水,也因為上班作息固定,報名了瑜珈和健身課程,從一星期一次,到一星期三次,不上健身課的時間去跑步,這個時候我已經不用說服或強迫自己去運動了,我感受到運動帶給我的正能量,那是一種生活中其它任何事都無法取代的滿足感。我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愛上了跑步,幾乎每天都去附近小學的操場跑步,從跑一公里需要將近十分鐘的速度開始,只能跑一公里,隨著每天練習,慢慢拉長跑步距離,慢慢縮短每公里所需的時間,一點一點感到自己的進步,成了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的變動。

出國後的前兩三年,忙著生存,荒廢了運動的習慣,每日每日忙著適應新環境,學習新語言,完全沒有心思和時間維持我原來的生活習慣。直到2020年三月疫情爆發,在家待業的三個月,我想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在家健身。開始了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馬上就愛上了這個運動,剛開始的前幾週,短短十分鐘的訓練就把我累得像狗一樣,每天全身痠痛,但我迷上了那種痠痛感,身體的痠痛帶給我巨大的成就感。從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再到現在的四十五分鐘;從一開始零器具、零負重, 到現在的負重訓練,每一次鍛鍊我都試著做正確的姿勢,感受重量給肌肉帶來的張力,感受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被拉扯著,每一次訓練都帶給身體和心理極大的挑戰。其實訓練中的每一秒都想著放棄,但想著運動完後的成就感,我總是告訴自己不能輕易停下來。運動是我與身體的深層對話,我感受到自己漸漸變的強壯,開始運動後我的身體告訴我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飲食上有了變化,身體比較少渴望以往愛吃的甜食和澱粉,反而偏愛食物原型和簡單的烹調方式,簡單用鹽和胡椒調味,對現在的我來說就是最美味的食物了。

現在運動已不是為了體育成績或是變美變瘦,過了三十歲的好處是,我已不像年輕時那麼在意他人怎麼看自己,也不再用亞洲人的審美觀和對瘦的標準把自己逼死,不再因為朋友都是紙片人而感到焦慮。健身後我對於壓力的承受能力更強,因為每一次健身對於身體來說都是高壓、高強度,健身是刻意將自己放進那樣的壓力,讓身心都習慣壓力,讓我學習以較坦然且平靜的面對生活的困難。我很享受一點一點進步的自己,接受美的定義因人而異,這樣的我很美也很快樂。

今天天氣不錯,我得趁著太陽下山前去跑步啦。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