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梁啟智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走遍香港252條公共屋邨 — 西貢

梁啟智
·
·
本文為「走遍香港252條公共屋邨」的最新一篇。顧名思義,這個寫作計劃的目的是要走遍全香港的每一條公共屋邨。計劃介紹和相關文章的目錄可以看這兒

走西貢區,其實主要是走將軍澳,另加兩條位於西貢市附近的屋邨。將軍澳在香港的城市研究中過去常常被視為沉悶的睡房社區,不是「天橋搭天搭」就是「商場駁商場」。不過地方的意義始終是由人所賦予的。今天的將軍澳,有很多故事值得講。

是次行程包括:翠林邨寶林邨茵怡花園景林邨厚德邨明德邨怡明邨尚德邨彩明苑健明邨善明邨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

172. 翠林邨

落成於1988–1989年。人口:14897。

翠林邨是將軍澳早期落成的公共屋邨。回到翠林邨剛落成的時候,我還是小學生,某日父親忽發奇想說不如去將軍澳走走,於是我們便山長水遠的走到當時還在剛入伙的翠林邨。不知為何,今次在翠林邨內閒逛,和記憶中的那條翠林邨差距很遠⋯⋯是因為商場翻新後變了模樣,還是我自己的記憶出錯呢?

翠林邨內有一個大型的圓形廣場,現在看起來有點荒涼。聽說過去房署的建築師本來覺得屋邨內應該有一些舉辦大型活動的地方,所以在不少屋邨設置了類似的圓形廣場。結果設計追不上時代需要,現在搞活動都要有後台有燈光,製作公司都不喜歡用這些現成的空間,弄得資源錯配。現在新建的公屋已很少再有這些預設舞台了。

173. 寶林邨

落成於1988–1989年,2001年擴建。人口:15319。

翠林邨處於將軍澳半山,交通其實有點不便。從山上往下走,第一條邨是寶林邨。上面提到那些大型混凝土舞台是過時產物,另一個曾經常見卻不再被欣賞的公屋設計則是大型噴水池。香港夏天天氣炎熱,在屋邨中央弄過大型噴水池有助降溫。不過經歷數宗兒童嬉水遇溺的事件後,不少屋邨都嫌管理麻煩而把水池抽乾。在各個屋邨看到一個個乾涸的噴水池,感覺實在不太好。

174. 茵怡花園

落成於1996–1997年。人口:6661。

茵怡花園是房協屋苑,分出售和出租兩部分。出售的部份比較「有名」,因為發生了算錯呎數事件,有些單位比售賣時聲稱的大,有些則比聲稱的細,這件事還成為了黃子華棟篤笑的內容。子華神說,我們要活得好一點,心態要改變;大了,好高興,小了,唔覺!來到茵怡花園,唔,這件事情最後房協有賠償,還可以不執著⋯⋯但香港有太多事情的公義還未到,不得不執著啊⋯⋯

從茵怡花園看出去,見到一個不斷在將軍澳見到的景觀:樓海。據說當年為了符合八萬五的建屋目標,將軍澳的建築密度被大幅放寬,形成樓海景象。

175. 景林邨

落成於1990–1991年。人口:14367。

景林邨表面上沒有很多特色,就是一條由Y型和新長型大廈組成的公共屋邨,不過這條邨其實很特別的。入邨前,先看到新當選的當區區議員張偉超的一張橫額,十分有趣。自從民主派於區議會大勝後,很多年輕人第一次當上了區議員,帶來很多新風格。加油啊!

邨內有個小池塘,我還以為又是早已經抽乾了,卻發現竟然還有水,而且有很多龜,相信和上面那張橫額說的野鴿一樣是居民自發餵養而來。

說到居民自發,也就說到我認為景林邨十分特別的地方。在邨中一角有座很簡樸的觀音廟,其實就是一個很小的祭壇。回說2011至2012年間,邨內發生多宗自殺慘劇,有居民便在邨內搭建觀音廟求神明保佑。不過觀音廟屬僭建物,引發不少法律糾紛;又有報道指相關的祭祀儀式受黑幫利用生財。平時象牙塔蛋頭學者見到居民自發改變社區環境,通常都會多多支持。但係「公共空間」入面的「公共」係指邊個呢?如果有不同意見又點算?其實好多時候並無清晰答案。

176. 厚德邨

落成於1993–1994年。人口:12806。

來到厚德邨,當然要講《回魂夜》。以公屋為拍攝場景的香港電影有不少,但通常都是舊式公屋為主,又或井字型或錯層式等有特色的設計為背景。以和諧式大廈為背景,我想不到有第二齣戲。有時,沒有特色也是一種特色來的:這齣戲發生的地方可以是你家。這才是鬼片嘛。

走進邨內,才想起我沒有認真從頭到尾看過《回魂夜》,所以也無法逐個經典場景找給大家看。倒找到個竟然運作正常的噴水池,當然要拍照留念。

我對厚德邨最感興趣的地方,反而是邨內商場 TKO Gateway 。一聽到如此浮誇的名字,就知道是領匯產物。據報這個商場是領匯最賺錢的商場之一,也是民間監察領匯加租迫遷的重點。走進商場內,檔次完全不像屋邨商場,實在誇張得很。

177. 明德邨

落成於1996年。人口:4393。

相對於 TKO Gateway,旁邊明德邨的商場就要細小和簡樸得多。話雖如此,到訪時商場也在進行大型裝修,可能之後又會變成另一個樣子了。把屋邨商場都弄得這麼漂亮,居民還可以去什麼地方拮魚旦?

從明德邨出來,我要向將軍澳市中心進發。因為不熟路,於是走進了天橋商場陣,結果還是迷路了,又走回地面。

還好回到地面,才讓我可以拍到這塊地磚。還記得有東亞運這件事嗎?1993年中國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搞大型運動會,先創辦了東亞運。辦了幾屆,已經沒有地方想搞。後來澳門比香港還要早一屆主辦,到了2013年便最後一屆了。

離開坑口,行人隧道兩旁仍有不少文宣的痕跡。將軍澳的文宣痕跡好像比其他區都要多。

178. 怡明邨

落成於2014年。人口:5190。

來到將軍澳市中心,首先是算在將軍澳南的怡明邨。將軍澳南是豪宅區,公屋只有怡明邨,還有旁邊兩個居屋屋苑。不過相對於將軍澳的其他地方,這一帶的街道卻相對有生氣。可能「商場駁商場」的批評太多,政府於規劃將軍澳南的時候較強調地面的街道生活,商場都設有大量街舖,感覺很不一樣。

179. 尚德邨

落成於1998–2002年。人口:18750。

來到尚德邨,將軍澳其中一條人口較多和規模較大的屋邨。做選舉新聞,尚德等於年輕票,是激進民主派的票倉。在尚德邨對出的路口,掛有新任民主派區議會李嘉睿的橫額,內容不是什麼「成功爭取」,而是提醒大家「見字飲水」。好,立即喝一杯水。加油啊!

今天的香港,提起尚德,想起的恐怕是兩個年輕人的名字:周梓樂和陳彥霖。在區議員橫額的路口的另一面,就是周梓樂墜樓的停車場,還可見到有路人在外面擺設的臨時祭壇。

過去批評將軍澳是一個睡房社區,可能有一定的道理。經歷過去兩年,將軍澳的居民在他們的社區留下了許多故事,已經不一樣了。

從尚德邨通往彩明苑的通道,看到還沒有被完全抹去的文宣。

180. 彩明苑

落成於2001年。人口:15399。

看名字,便知道彩明苑是一條本來是居屋,後來卻加入公屋部分的居屋屋「苑」。翻看資料,彩明苑一帶原是當年國民黨人內戰後於調景嶺一帶聚居的地點,還設有公共雕塑紀念。我沒有找到那個雕塑,卻找到這個東西,據稱那個 C 字是代表彩明苑的「彩」字⋯⋯

更讓我有興趣的,卻是邨中一所學校放置了一架巴士。香港的巴士退役後可供民間買來收藏,有時會有學校買來放在校園改裝成學生活動室。為什麼我讀書的時候沒有這種玩意⋯⋯

又,知專設計學院就在彩明苑的旁邊。我是9月22日到訪將軍澳的。當天正是陳彥霖屍體被發現一週年。在她生前在設計學院就讀,設計學院也是她死亡前最後被閉路電視拍到的地方。當天在設計學院四週都有警察巡邏。

181. 健明邨

抱歉我沒有太多健明邨的事情可以分享。我對健明邨的感覺就是十分十分之擠逼,樓貼樓。我只是匆匆路過,沒有停留太久。其實邨內也有些有趣的公共藝術紀念往日調景嶺的歷史。我要找天再去一次健明邨,看看房署如何說明(更可能是不說明)過去國民黨老兵在香港的這一頁。

182. 善明邨

落成於2010年。人口:4002。

健明邨旁邊還有一條只有兩座大樓的小型屋邨:善明邨。我對這條邨倒有點印象,因為數年前我曾在附近的明愛專上學院教了一個學期。那時候我剛退掉了中大的全職,有點時間,又有朋友說明愛有一個科目臨開學前找不到老師要江湖救急,剛好這科目我又很熟悉,便去應約。中大和明愛當然是兩所完全不同的專上學院,一所是大型綜合研究大學,一所是小型私立專上學院。在這兒只教了一個學期,倒是個有趣的經歷。

183. 對面海邨

落成於1984–1986年。人口:不詳。

離開了將軍澳,乘車來到西貢墟附近,看這邊的鄉村式公屋。平時見到的公屋都是幾十層高的,其實郊區還有這種鄉村式公屋,密度要低很多。平時香港人說「對面海」一般是指維港兩岸,西貢倒真的有個地方叫對面海,在西貢墟的另一面,這次終於有機會做訪。除了對面海邨外,這兒還有兩條村:萬宜漁村和官門漁村,是用來安置當年興建萬宜水庫時被迫遷的漁民的。

184. 翠塘花園

落成於1997年。人口:不詳。

從對面海往西貢墟走,來到此行最後一站:翠塘花園。和茵怡花園一樣,這兒也是一個房協的混合發展屋苑,同時有出售和出租的部份。反修例運動期間,曾有防暴警察進入屋苑範圍搜捕,引來居民質疑警察未經批准進入私人地方。當時的警察竟然說:「這裏不是私人屋苑,妳住公屋的!」唉,這是正式錄用的警察嗎?

來到翠塘花園已經天黑了,拍不到好照片,只好留待下次再來吧。

再到西貢墟,疫情期間,從前招待遊客的餐廳都沒有生意。疫情真的要快點結束呢。


目錄:走遍香港252條公共屋邨
上集:東區
下集:深水埗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