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米高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關於食物的一些體悟

小米高
·
·

疫情仍然選擇性地籠罩香港,下廚機會增加,除了早前修讀了美味學,可以學有所用之外,實際的煮食操作也有一些體悟。

糖有一種其他人認為很有用的功能,就是用來「平衡」其他味道,太鹹加糖就感覺不太鹹,亦可掩蓋苦味、酸味、辣味,因此很多廚師利用鹽與糖的競賽,使食物很濃味,人們不知不覺進食了超鹹的食物而不自知,所以這個功能我認為是頗為恐怖的。

糖用於調味外,也有軟化食物功效,炆牛腩都要加一些冰糖才會淋。

假如將這種物質吞下,在體內體溫就好像低溫炆煮,會否也會溶化身體肌肉內臓?

早前看到專欄,說糖與癌症有很大關係,「癌細胞食糖」。

糖帶來愉悅感,有些人食甜品會感到快樂。不記得原理是釋放什麼腦內物質了,但下次就需要更大劑量的糖,才可以達至相同的愉悅感,毒品、酒精……都是同樣原理。因此,這種愉悅感是一種債,要還的。

糖不是好東西。

油(I)

煮食要在鑊裡加油,小學生也知道。以前以為油本身就可潤滑,可以避免煮餸黐鑊,近期我才經歷到,原來之前有個步驟叫「燒紅隻鑊」。

其實我很不想將鑊燒熱,一來頗為浪費能源,另外油鑊太熱出煙,油化成氣體,日久清潔廚房會很麻煩,油更可能因過熱而致癌。但實驗證明,真的要先「燒紅隻鑊」,加油後煮餸才不會黐鑊,以前更有烹飪節目主持經常強調「猛鑊陰油」,油要低溫才可以,但我起初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

翻查網上有人做詳細研究,得知背後的原理,是鑊本身有凹凸表面的坑,如果鑊未加熱就放油的話,油未能滲入坑內,那就無法阻隔食物接觸鑊坑而出現撕裂。

如果單就這個原因,把鑊燒紅就必然可以防止黐鑊了,不用理會究竟是先下油再開火、鑊未紅就加油、「猛鑊陰油」、還是鑊紅油熱。但是,傳統上還是先把鑊燒紅才落油,因為鑊燒紅時會出煙,方便觀察。

請原諒我還是無法接受用易潔鑊,什麼塗層又限制溫度要幾多度以下,鑊鏟又要什麼質地避免刮花塗層,太多遷就,又有致癌風險,還是用回傳統鐵鑊好了。

油(II)

曾幾何時,有人說豬油含膽固醇,引致心臟病,動物性牛油也要戒掉,會阻塞血管。

小時候,聽到這種謊言,就大量使用「植物牛油」塗搽麵包,價格便宜又健康。

可惜,隨著謊話被戳破,膽固醇不會隨膳食入血,反式脂肪對身體為害更大,才是心臟病元兇,而且很難排出體外。後悔已是太遲,唯有立即停止反式脂肪落肚,購買前留意食物成份。

酥皮、牛角包、餅乾、烘焙東東(包括麵包),避之則吉。

新一代零食的營養標籤上通常反式脂肪含量為0,但成份卻有氫化植物油,又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去隱藏傷害,或者又要等多幾十年才知道了。

經驗告訴我,貼近自然的食物,才是比較穩當無害。

原型食物

除醃製食品外,現時我也傾向食用「原型食物」,避免「看不見原貌的食物」。

食物製造商家追求產品有以下特性:色香味美、保存期長、成本低。假如食物被改變成其他形狀,就提供很大誘因給食物製造商,添加不同化學劑,以達至上述目的。這些添加劑本身就不是食物,否則大家乾脆只吃添加劑就可以充饑,不用再吃食物了。

例子:麵包、蛋糕、餅乾、即食麵、魚蛋肉丸、香腸火腿午餐肉、大部分零食、大部分連鎖漢堡包店的食物。

以前與同學燒烤,他們必定先燒腸仔魚蛋,說這些快熟一些可即時充饑,我就會慢慢燒雞翼肉類,也不急在一時。當時我已意識和感覺到,腸仔魚蛋這些是有點問題。

現在購買包裝食物前,除了留意營養標籤上有沒有反式脂肪之外,也會留意成份中添加劑有多少,愈少就愈好。

為降低成本,現在在街市也有一些假扮原型食物的東西,例如合成三文魚肉、合成肥牛肉等,仿真度頗高,如果貪平不慎買入,隨時得不嘗失。

仿製食品,日本早就流行很久了,蟹柳實際是魚肉溝粉,魚子用膠膜包起帶腥味的橙色液體,大家都習慣了,吃得滋味。

至於新科技的植物肉,我未敢放心進食,看將來發展如何再定。小時看過一些紀錄片,說蘇聯為嘗試解決糧食問題,研究以塑膠轉化為肉類供人類食用,測試結果是這些人後來大都患有癌症,於是計劃終止,這種改變食物的童年陰影,至今未能遺忘。

身為南方人的我,用醋煮食比較少,大多食麵或餃子的時候加一些,尤其是鹼水麵需要用醋來中和鹼水味。

有人說多食醋可以通血管,近期果醋大行其道,又有些人說不科學,都是有爭議性。

有一種說法,檸檬和醋進肚子裡會變成鹼性、酸性體質易生癌等,說得頭頭是道,然後又一堆專家說不科學。

算了,喜歡就吃吧。

膽固醇

以前經常說,進食高膽固醇食物會阻塞血管,導致心臟病、中風等,動物內臟、魷魚、貝殼之類的高膽固醇食物要盡量少吃,一天最多一隻雞蛋,再多就不要吃蛋黃,傳統風味豬油撈飯可免則免。還出現一些恐怖傳聞,妻子每天煮扮雞蛋的鵪鶉蛋奄列給丈夫吃,就是希望以高膽固醇慢慢毒死丈夫。

教科書一直也在教每日膽固醇進食量應要低於什麼水平,後來又將膽固醇分為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2016年,美國宣佈取消進食膽固醇的建議上限,原來研究顯示膳食膽固醇與血管內的膽固醇根本毫無關係,顛覆一直以來人們對膽固醇的認知。

被騙了這麼多年,要一下子扭轉局面也不容易,時至今日,仍有醫生對高血壓病人說,要控制好食物的膽固醇水平,這種情況恐怕還會延續好幾年。

熱底寒底與吃辣

華人一般會將自己體質簡化為熱底或寒底,熱底容易熱氣生飛滋,寒底怕冷手腳凍,當然真正中醫還會分陰陽氣虛濕熱等等。

我一向都是熱底,但有時咳嗽又會是寒咳,經驗告訴我,咳嗽應該與體質沒太大關係。

試過咳嗽很久,很是困擾,戒了沒飲酒也不行。於是某天放棄戒口,飲白蘭地大醉一番,翌日竟然咳嗽全消。

後來聽哥哥說,媽媽之前也試過飲酒止咳。我開始覺得熱底、寒底其實是由食物喜好造成。

於是我訪問身邊朋友,果然喜歡食辣的,大多數都不怕冷,而寒底的人就普遍不喜歡吃辣,這就印證了個人體質是由食物喜好而塑造出來的。

(題外話,對於人是否怕鬼,我也訪問了不少人,夜貓子通常都不怕鬼,怕鬼的人早睡早起)

某些地區的人嗜辣,但往往愈溫熱地方就愈吃得辣,例如四川、泰國等,有解釋是為了要驅除濕氣。

學了美味學後,得知「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刺激味蕾到紅紅腫腫,就對其他味道更加敏銳,所以食物味道層次就更豐富。這種刺激會在體內維持,到排便時肛門也會有辣感。吃得太辣也會拉肚子,也許就是由於辣刺激到腸道,身體希望將這些物質盡快排出。所以吞下去後雖然舌頭沒有辣的痛感,不代表之後對身體就沒有影響,而且舌頭的感覺相對於手指已是較鈍的了,以前試過切辣椒,之後手指會「辣」一整晚。

辣帶來的刺激,是否可視之為發炎?這就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然而對身體有刺激也未必有壞處,正如拔罐就是刺激身體免疫系統從而作出治療效果。又有研究跑出來說辣椒咖喱如何如何有好處,還是按照自己身體情況和喜好取得平衡吧。

近年鼓吹低鹽飲食,太鹹傷腎又引致高血壓,又說老人家因味覺退化而通常很重口味,要特別注意。

身體需要鹽來平衡電解質,缺鹽會出現危險,不過現今都市人很少缺鹽,以前重徵鹽稅的時代就或者有可能發生。

我有一個疑問,究竟是高鹽導致高血壓,還是因本身已有高血壓,所以需要配合低鹽飲食來使血液水分減少,從而降低血壓?

不少老人有腳水腫毛病,其實就是腎功能逐漸衰退,水分和鹽分的攝入就要加倍留神。

都市人缺少運動,出入冷氣出汗少,而汗水正是排出鹽份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反而覺得太遷就從食物中減鹽,弄得食而無味,倒不如想辦法多排汗。

另外,關注健康人士會覺得精煉餐桌鹽不健康,建議轉用海鹽、岩鹽,說有助吸收其他礦物質,但主流營養師又出來抨擊,說岩鹽含有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有害,海鹽跟餐桌鹽無甚分別,然後又介紹低鈉鹽有益,對家又反駁低鈉鹽含鉀量太多有害……這麼複雜的對戰場面,印證鹽真是一門大生意。

酒與香料

自幼至今已有多年酒齡,小孩時忘形吃飲甜甜的糯米酒,就是人生第一次大醉。

酒加入醃肉有辟去腥臭雪味的功能。以酒入饌,在中西烹煮技巧中很常見。普通炒菜時加些紹興酒,風味更佳,花雕醉雞將雞的味道昇華,紅酒燴牛尾馳譽世界,啤酒又可加進肉中醃製,既可增加味道又可軟化肉質。

我曾思考為什麼食物加了酒後,就更有風味?酒是一些植物的精華,需要大量原料才能釀成一支酒。酒即使在煮食期間揮發了酒精,但仍保留香味。

單單味覺,其實只有甜、酸、苦、鹹、鮮五種。而嗅覺配合味覺,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如果進食時在鼻子附近放一些有其他氣味的東西,就會影響食物的「味道」,所以在廁所、垃圾站、後巷附近開餐,就總會給人很可憐的感覺。

為增加食物的層次,香料必不可少。所以,香料自古就很受重視,番紅花就被譽為最昂貴香料,黑松露也是因其香氣而受到追捧。各種香料種類繁多,一個廚師是否出色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其實就在於對香料的熟悉與運用,如果用到有別於薑、葱、蒜、芫茜等普通用料之外的特別香料,對食物就會加很多分。

以前食即食麵,覺得那包味粉很珍貴,如沒這包東西,不知如何弄個湯麵來吃,難道要熬個雞湯或骨湯來煮一碗麵?知道香料法則後,就很簡單了:少許油爆香蒜片後,加蛋略煎香,然後加水加鹽再加些米酒,這個「湯底」就有了味道,煮好麵後加些香葱麻油,簡簡單單,沒有味粉也很好吃,而且用料天然,把湯喝下也不罪疚。

補充一下,不少香味其實是芳香化合物(aromatic compound),許多都是致癌的,所以燒烤煎炸食物香氣濃烈,卻是很熱氣(上火),似乎熱氣跟癌症相關,因此對香口食物的追求似乎也應要適可而止。外國醫學似乎就沒有熱氣的概念,喉痛、暗瘡、飛滋等都是個別醫治,原因是細菌感染、發炎之類。

苦味不是一種良好的感覺,人類發展出味覺識別苦味,就是由於大多數對身體有害的有毒物質都是苦的,警告我們不要進食。以舌頭味覺區域分佈來說,苦味的感覺在近咽喉位置最敏感,大概是為身體「守尾門」,最後決定東西是否要吐出來。

沒有一種調味料是苦的(香料除外),生活已經夠苦了,食物又何必再添苦呢?

毒理學名言:「劑量決定毒性」,因此不少藥物都是苦的,過量就對身體有毒。中醫角度來說,苦屬於寒涼,因此苦瓜又稱為涼瓜,涼茶、廿四味也是苦的,被稱為「苦茶」。苦瓜又名「半生瓜」,意指過了半生才懂欣賞這種苦味,可能是由於隨著進食多年的經驗,學習到苦味未必有害,才開始欣賞苦瓜,這算是我所想到唯一以苦味掛帥的食物。飲品咖啡、茶都帶有苦澀味,人們喜歡它們除了有苦後回甘的趣味之外,還有使人上癮的物質。

對食物的感應

人們對食物會有若干感應,有一種說法是應該聆聽身體需要,它想吃什麼時,往往代表身體缺乏什麼需要補充。大家也許聽說過,孕婦有時會突然想食一些自己平時不會食的食物,例如平時不吃辣的人,懷孕時卻想吃得勁辣。我想到的解釋是,胎兒在孕婦體內正進行複雜的基因重組合併,新的基因在呼喚著自己缺乏的食物,因此與母體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感應。

上述的感應,對於食糖上癮,或嗜吃鹹重口味、油膩甘香的人,卻是另一個故事。假如長期忠誠遵從身體的這些感應,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也許是由於身體的壞寄生物影響人腦所致。人體由不同細胞組成,亦有共生的細菌在腸道、皮膚及其他器官內,我們實在難以分別出共生的細胞和細菌,是否也是屬於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簡單例子就是,如果腸道完全沒有細菌幫助消化,人體也會死亡。我們的細胞可能就是與我們共生了一段時間後,選擇進入我們繁殖系統之中,注定跟我們一起永不分離。有些寄生物或細胞來自遠古記憶,呼喚人體有糖、油、鹽就要儘量攝食,因為那是熱量和電解質的來源,卻適應不到今天糖油鹽泛濫的時代,於是就成為了壞分子了。

按照人類的發展歷程,最初是摘樹上果子吃,所以至今我們對生果總是無任歡迎;後來智人到海邊找蠔吃,所以嗅到蠔味、海鮮味,都有一種舒服的感覺;到了狩獵時代就用火把肉塊烤熟,難怪不少人熱衷BBQ;之後進入農耕時代,所以都市人也喜愛種植盆栽。以上歷程都是經歷過很多代人,這些記憶都譜寫進基因內,延續至今。

天人合一的覺悟

面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全球暖化導致惡劣天氣,人們意識到不應再以對抗態度對待大自然,現今概念是以整個生態環境作考慮,人與其他生物互相倚賴並存,力求維持生物多樣性。

君子遠庖廚,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資訊發達,人類不用在廚房,也開始知道自己的殘忍,也看過如何對待動物的真實影像:美味鵝肝靠的是殘忍的強灌餵食,珍貴中藥熊膽來自活生黑熊的煉獄場,禽畜在擠迫骯髒的養殖場內度日如年生不如死,鯊魚被割去魚鰭做魚翅後就整條丟回海中等死,篩選雌性小雞作蛋雞後就立即攪碎雄性小雞,乳牛生下小牛被強行拉走後就要被無止境的擠採乳汁……

持續不斷人口膨脹,使生態失去平衡。對於生物界來說,人類其實就是癌細胞。為了供養這些癌細胞,食物的供應也無可避免地要追求多快好省。為了降低食物成本,人類無所不用其極,養殖場禽畜狂灌抗生素,農作物加入大量化肥和農藥催谷,使用破壞性的拖網捕漁。

覺得自食其果後,有人「良心發現」,開始呼籲罷吃魚翅,限制抗生素、農藥,實施休漁期使漁洋生態休養生息,禁用拖網,禁吃瀕危生物、野味。一些人探索進食新模式,包括主張吃素(蛋奶素 / 純素)、有機食品、食生,或選擇較低碳足跡的在地食物,更有一些人對於為了攝食取去植物生命而感到內疚,因而轉為純果食。

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即使目前無法調整自己的進食模式,也可以嘗試在每一餐進食之前,對桌上為我們治療飢餓、來之不易的食物,懷著感恩的心。

-- 2022/11/11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