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世界走向极化,因为没有任何法律与平台可以惩罚自私与偏激
互联网世界走向极化。
我对极化的理解是,拒绝包容多元化价值观,单独放大一类价值观之后,发出攻击与伤害其他价值观的声音。
另一位犬校同学说得更直接:极化是很多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自私想法。无须顾及他人的肆意表达。
在现实中,极化的观点会因为 “伤害别人” 而受到强烈的反制,因此现实中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正常人。
但在网络上,极化的观点往往因为圈子的 “回音室效应” 而无限放大。在同一类价值观人群的内部得到大量的正反馈,从而不断地增强极化,增强自我认同,一直增强到极化观点走出圈子,与不同价值观的人群作战。
网络作战一方面得到了圈子内部的支持,在作战的同时收获正反馈,提升战斗意志。另一方面即便伤害到别人,也无须承担任何后果,以至于越来越口嗨。
世界是由多元化价值观构成的,也是由多元化价值观互相博弈,寻求平衡,形成了今天的公序良俗。而极化观点恰恰是单独放大一类价值观,唯我独尊,挡我者死。
这种对公序良俗的破坏,却因为纵容了没有后果的自私(这太爽了),在回音室内不断反射-放大-自我认同-群体认同,然后冲出去激情对线。互联网上的对线往往是人多欺负人少,圈子给对线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持,对线带来的流量又吸引更多人加入圈子,擅长煽动极化观点的人则成为圈子里的 KOL 并收割流量,飞轮转得飞快。
谁不喜欢 “没有后果的自私” 这种爽文情节呢?
最终,互联网舆论变得越来越暴戾,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偏激。极少一部分人甚至把极化的观点带入了线下……他们的下场可能不太好。网上不存在的 “后果“,在面对面交流时显形出来,让他们明白伤害别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然后逃回网上加倍发泄。
极化这件事,也算是互联网的结构性缺陷,无药可救。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可以惩罚自私与偏激。
在现实中,人类社会用每一个个体面对面的反应,给予 “自私偏激” 迅速而有力的负反馈;但在网上,极化表达数以亿计,抱团攻击。个体对此的网络反击不痛不痒,完全抵不过对方口嗨带来情绪释放的满足感;而指望法规与平台约束,这就像人类从来没能消灭苍蝇与蚊子一样,人类也没法反制数以亿计的自私自利。
它们背后只是数以亿计的普通人,在一个不需要承担后果的场合,放纵自己的自私与戾气。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