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雅悯人娶妻 以色列人任意而行(士21)
主耶稣基督所爱的弟兄姊妹:
今年二月,丰县铁链女事件震惊世人,人们很想知道这事是怎么发生的,都有哪些手握权柄者参加,这是渎职、不作为还是存在着见不得人的利益输送?本章是士师记最后一章,但究其发生的时间,恰恰应该是整卷书最早发生的二件大事之首,第二件是利未人侍奉神像。本章继续揭露以色列人的堕落光景。那时约书亚没死多久,但以色列百姓普遍遗忘了神怎样把他们带到这片土地。遗忘意味着背叛,以色列人就此进入到一个黑暗时期,其显著表现开始于前二章,从个人、群体德行的败坏,到以色列同胞之间竟然发生对平民的屠杀,整整好几章的叙述中,很难找到一个正面人物,这着实叫人困惑不是吗?本章,恶行还在继续,圣约子民还在以暴制弱、以恶制恶,恶行正系统性地、由上至下地执行着。一个古以色列版的铁链女事件正在上演。我们的证道主题是:为便雅悯人娶妻 以色列人任意而行(士21)
分为三个段落:
一、四百女子被掳,恶行假正义之名(1-17)
二、二百女子被掳,恶行与欺哄同行(18-23)
三、人都任意而行,神依然大得荣耀(24、25)
一、四百女子被掳,恶行假正义之名(1-17)
本章一开始就讲到早前发生的事情,就是上一章中以色列联军发起总攻前,齐聚米斯巴,这里距离基比亚仅仅5公里,他们在那里召开大会,并发了二个誓言。
第一个誓言是严禁参战各族把女儿嫁给便雅悯人,表明划清界限、以示惩罚(见6-7节)。所以这回,当他们对便雅悯各城进行无差别屠杀后,才发现坏了,这意味着便雅悯仅剩的六百名战士,找不到老婆了。找迦南女子,神又明令禁止。这意味着便雅悯人将无后,整个支派面临灭绝。所以,2、3节,他们就来到伯特利,在那里坐在神面前直到晚上,放声大哭,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今日以色列中缺少了一个支派,为什么在以色列中发生这事呢?”
以色列人的眼泪是真实的,但他们是不是按着神的意思忧愁呢——因为依照神的意思而有的忧伤,可以生出没有懊悔的悔改,以致得救;世俗的忧伤却会招致死亡(林后7:10)。
这里,且先对便雅悯支派,梳理它的来龙去脉。想当初,雅各所爱的拉结因难产而死,临死给儿子起名叫“便俄尼”(意为“我悲伤之子”),而雅各却叫他“便雅悯”(意为“我右手之子”,创35:18)。雅各死前预言了每个儿子的将来,预言便雅悯时说:便雅悯是只撕掠的豺狼,早晨吞吃他的猎物,晚上瓜分他的掳物。”(创49:27)意思是说,他有作勇士的能力,他的子孙将以作战能力著称。所以上一章以色列联军不敢轻敌,集合了四十万军队兵临城下。而便雅悯人面对强敌,无所畏惧,比如七百人的左撇子飞石队,相当厉害。所以前面两仗大获全胜。而后来的士师以笏,也是便雅悯人,他左手持剑刺杀了摩押王,给以色列带来长达八十年的和平。底波拉兴起时,便雅悯人也曾跟从。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扫罗是便雅悯人,后来南北国时期,这个支派自始至终都是犹大国的一部分,和犹大支派并肩作战。以斯帖王后以及使徒保罗都是便雅悯人。
那么,这样一支便雅悯支派的存活,此刻必须仰赖以色列人的大发热心或格外慈悲吗?神命定如此。他们的眼泪是那样的真诚,但他们的做法会是怎样呢?是否合乎神的心意?
4节,次日,众人清早起来,在那里筑了一座祭坛,献上燔祭和平安祭。
以色列人照例感谢神所赐他们的胜利,也祈求神赦免他们的过犯。他们希望保留便雅悯支派这件事,倒从侧面证明他们先前对便雅悯人的赶尽杀绝,并非预谋,而是出自报复的冲动,毕竟前面连输两阵,死伤惨重,所以第三次大胜之下不计后果、杀红了眼。
第二个誓言。5节,以色列人彼此说:“以色列各支派中,谁没有与会众上到耶和华面前来呢?”因为他们曾经起过很严厉的誓,说:“不上米斯巴到耶和华面前的,必把他处死。”这涉及上一章8-11节的内容,那是一个约定,就是全体以色列人都要来声讨基比亚恶徒,出人出力。
士5:23也有类似的话,出自耶和华的使者,说:‘你们要咒诅米罗斯,大大咒诅其中的居民;因为他们不来帮助耶和华,不带领勇士帮助耶和华。’这是在讲底波拉和巴拉带领各支派战胜迦南王耶宾过程中,有些支派或地方的居民却贪图安逸,不肯出战。马太亨利对此评论道:在神与他的敌人之间,没有中立的立场可站;那些不站在神一边的人,就要被神看作是与祂相敌对的。神将丰厚地奖赏那些良善、勇敢地为神国争战的战士,也必将咒诅、惩罚那些胆怯懦弱的懦夫和离弃神的人。这米罗斯,就如基督所咒诅的那无花果树,必要凋零枯萎,因为它当时距离战场很近,却不肯参与,这就是不肯结果子。
既然如此,8-12节,屠城惨剧再次上演。因为他们“发现基列.雅比的居民中没有一人在那里。因此会众从勇士中差派一万二千人到那里去,吩咐他们说:“你们去用刀击杀基列.雅比的居民,连妇女与孩子都要杀。11你们要这样行,你们要把所有的男子,和所有与男子同过房的女子,完全毁灭。”12他们在基列.雅比的居民中,找到了四百个未曾与人同房,也未曾与男子同寝的年轻少女,就把她们带到迦南地的示罗营那里。
基列雅比城属于迦得支派,不知道那里人数有多少。但从他们中间能找到四百个处女来看,至少也得有一千多人吧。他们完全没有抵抗力,只有任人宰割。这一城的人为什么不肯参与讨伐基比亚恶徒?是像拉亿城里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听到了却不以为意。如果是后者,确实应该被惩罚,但惩罚不应该是除灭。如果是前者,正如箴言 18:1所说——“ 离群独处的,只顾自己的心愿;他抗拒一切大智慧。”离群索居、洁身自好、自命清高者,有时不过是为满足自己,而不顾别人。喜欢孤独也意味着拒绝受教。因为宗教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人应该彼此互动,群体和群体之间也应该有互动,有输出、输入和交换。
但不肯参战就要遭到这样的屠杀是否合乎神的旨意?显然不合乎神的旨意。神从来没有命令祂的战士对圣约子民进行这样的屠杀,而是吩咐努力分辨罪责后再追讨。
这里我们要看到历史是复杂的,正义和邪恶常常难以分辨。尤其是当神沉默——神沉默往往是因为人捂住耳朵不听神的话,也不寻求神的引导,哪怕合乎神心意的行为,也总是会掺杂人的罪恶想法和行动。
这二个誓言在当时有必要吗?当然有,这表明以色列同仇敌忾、从群体中间除去罪恶的决心和勇气。但如果不对便雅悯人赶尽杀绝,也许不会这么快发现基列. 雅比的人没有派军队参战,就算发现了也不至于对他们赶尽杀绝,至少不会发生强抢四百处女这一幕。其实,神的命令是对迦南各族不分男女老少施行除灭,从来没有要求对自己的同胞也如此决绝。但这就是战争,哪怕是内战,再正义的战争,也是由有罪性的人来执行的,一旦发动,很容易走向过度,一旦过度,正义也会沦为邪恶。罪人的历史往往是不断用新的罪恶去消弭旧的罪恶的历史,拆东墙补西墙。
四百妻子已然到位。那另一边,以色列人打定主意,不再追杀这剩下的六百便雅悯战士。
13节,全体会众又派人到临门的盘石那里,对便雅悯人说话,向他们宣告和平。14那时便雅悯人回来了,以色列人就把他们保留的基列.雅比的女子给他们作妻子,但还是不够。15众人为便雅悯人难过,因为耶和华使以色列众支派中有了缺口。
如果说在以色列与便雅悯人作战的时候,他们的第三次战役大获全胜之后的屠城,还是那些战士们激情和冲动之下的报复和发泄,那么接下来,为幸存的这六百个个战士娶妻,就是至上而下的有计划、系统性的作恶,这样说不过分吧?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事件的诡异走向,由一个个体任意而行——利未人的耽延和包庇爱妾,再到一群人的任意而行——基比亚歹徒的疯狂施暴,最后演变成有组织的以色列人的任意而行——肆意屠城,强抢民女。范围越来越大,伤害越来越大。明明是为了制止罪恶,却让罪恶更加蔓延,暴力总量不断增加。
但即便如此,如果我们从这件事当中抽身出来,从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角度去打量此事,就会看到一个事实:因为神的护理,以色列人的错误决定,尽管当时伤害到很多家庭,但其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体现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万事都在神的掌管之中——好事、坏事,好人、坏人都必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影响力,掌管万事的只能是、永远是那位永远活着的耶和华神。
为何如此说?据撒母耳记上11章记载,这事过去几百年后,基列.雅比人遭亚扪人威胁,于是向便雅悯人扫罗求助一一扫罗应该有基列.雅比人血统,他欣然答应一一因此成就了扫罗被膏立后的第一场胜仗。当时扫罗把牛切成碎块送到各支派,并集结了各支派共三十三万军力,一举击溃了亚扪人。而这,是不是可看为圣约子民的历史中,便雅悯人的崛起恰恰成了他们对当年由利未人之妾而引发的那场惨烈内战的悠长回应。当时是神使用那样一场内战洁净了便雅悯人和以色列人,神没有任由罪恶蔓延,以致于民将不民。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时被攻击到几乎灭绝的一方,因着那些抢来的女子,其后裔竟产生了以色列的第一位王扫罗。而他的第一次出手就是为回报基列.雅比人而战胜了亚扪人。后来扫罗在吉甲被立,作王四十年,直至战死。扫罗被杀后,正是基列.雅比人前去收尸,此举并受到大卫的称赞。所以,还用过于担心那些铁链女的悲惨命运吗?事已至此,神会保守她们去除被伤害的苦毒,同心建造和睦的家庭。由圣灵写下的圣经,它所记载的神子民的历史,这部煌煌巨著,就是这样奇妙地彰显着神主导祂子民的奇妙作为。仔细挖掘、认真领受的人有福了。
以色列人把抢来的处女配发给幸存的便雅悯勇士,四百配六百,不够,还差二百。
怎么办呢?这就把我们带到今天的第二个段落。
二、二百女子被掳,恶行与欺哄同行(18-23)
还差200个女子。以色列领袖又开动起脑筋。首先,他们要确保自己不违背誓言,也就是他们不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便雅悯人。——18节,因为以色列人曾经起誓说:“把女儿给便雅悯人作妻子的,是可咒诅的。”
但这是非常虚伪的,凭什么自己的女儿不能配给便雅悯战士,而别人家的比如示罗人的女儿就应该被掳?
所以,这个做法纯属掩耳盗铃,自我欺哄。9-23节,以色列领袖安排便雅悯人在示罗人庆祝节期的聚会上,强抢民女,并承诺如果受阻,将出面与其家人调停——声称此举迫于无奈,所以不算违背誓言,也不会遭受诅咒。
这样一来,示罗人成了这场战争最后的牺牲品。长老们的方式看似充满智慧,一箭双雕——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可以让当事人假装无辜,其实极其伪善。因为他们甘愿牺牲的是别人的利益。作为手握公权力、满怀慈悲又自诩正义的一方,竟然大肆欺辱和强迫女性,岂不是与便雅悯人对利未人之妾的暴行如出一辙。
可以想象,作为会幕所在地的示罗,因这起公开的抢人事件而大大蒙羞。在十七、十八章,米迦在家私设神庙,拒绝前往示罗献祭,也许就出于对这个事件的反感。
以色列人不遵行神的律法,总想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罪的问题。他们应该明白屠城就是犯罪,他们应该献祭,求神赦免滥杀之罪。如果他们要惩罚基列.雅比的缺席,大可以追究其领袖的责任,以此来兑现誓言,而不是再次屠城,只保留四百处女。可能有人会说,这不行那不行,那去哪里为便雅悯人找六百个女子?合乎真道的回答是:没办法,宁愿把便雅悯人的存亡交在神的手中,也不应该用自以为正确其实是作恶的方法来进行弥补。
我们再来看看这六百个便雅悯战士,他们当仁不让地接受了这一切安排。没有一个表示拒绝。第一次,给了四百女子,欣然接受。第二次,看见别人都有了老婆,还没有的这二百个想必格外努力地去抢夺示罗女子。因为他们也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
他们本来就是罪犯,他们应该被除灭,而城里的妇孺老少应该活下来。他们当中甚至可能会有基比亚当天参与暴行的恶人,他们也可能杀死了很多前来攻击的犹大人、以色列人。他们对自己的恶行有没有悔改?他们是否有去示罗献祭?长老们并不关心,而只关心他们是否有机会养育后裔。所以,这真的是一个吊诡的故事:起初是一个利未人,为自保把自己的妾送给他们,后来是以色列人为保全所有支派把六百个女子送给他们——这里的一个潜台词也许是:不管你们是不是喜欢同性,反正你们要去与这些女子彼此相爱、繁衍后代。
还记得吗?十九章,被视为所多玛的基比亚的歹徒,也像所多玛一样,他们起初的目标就是这位利未人。当时他的男仆也在,但他没有哄骗他,把他给推出去。也许是因为他心存侥幸,反正你们喜欢男的,也许不会把她怎么样。也许是他完全无法接受男同行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仆人。
同性交合是任意而行的极致表现,在以色列的典章律例中,同性交合必须处死。见利18:22-30,我挑几节读一下—— 22 你不可与男人同睡交合,像与女人同睡交合一样,这是可憎的事。24 “你们不可让这些事的任何一件玷污自己,因为我将要从你们面前赶出去的各族,就是被这些事玷污了自己。29 无论什么人,行了一件这些可憎的事,必从自己的族人中被剪除。
所多玛属于整体性逆着性子,可憎可恨,神必须直接实施毁灭,活下来的只有除了罗得和他二个女儿。迦南人也常常如此,这正是神要驱逐他们离开那地的原因。基比亚城一旦发生这样可憎的事,就应该将其剪除,决不能姑息养奸。但便雅悯人非常不惩罚而且还包庇保护。“被剪除”是接受约的咒诅,无论如何,神可以直接或借着人手把犯罪的人处死。
虽然长老们的做法无不诡诈、且不公义,但谁能预料——神定意让这六百便雅悯人以这样的方式继续繁衍,是想借此提醒他们别忘了生养的责任。因为神喜悦生养众多,无论在物理方面还是在灵性方面。如果都是男同,所多玛和基比亚岂不要自然消亡吗?男跟男,女跟女怎么生孩子?这是对神的创造的极大藐视。神对祂创造的人类有着基本的要求,比如人口必须增长。但饱受迦南人影响并沉浸在罪中之乐的基比亚人不肯悔改,遭遇惨败的这六百便雅悯战士则可能洗心革面。
三、人都任意而行,神依然大得荣耀(24、25)
24那时,以色列人离开那里,各人回到自己的支派和自己的家族去;他们离开那里,各人回到自己的地业去。25在那些日子,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都行自己看为对的事。
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但最后这句,就像一个乐章的主题,曾在士师记最后这几章中反复出现,这是最后一次轰然奏响。
以色列人的这场内战就此告一段落,冤冤相报也不复存在。按照时间线,接下来是十七、十八章记载的事件,关于利未人由侍奉私人神庙里的神像,发展到整个但支派也侍奉这些神像——标志着以色列人由道德堕落继续走向宗教堕落。那么神就使用迦南人等外患来击打以色列人,让他们陷入悖逆-祈求-拯救的循环,并先后兴起十二位士师来拯救他们。
25节,是再次对这几起残暴事件的总结,为什么会发生这么荒唐的事情?因为“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都行自己看为对的事”和合本这里的翻译是——任意而行。没有王,就是没有神。因为王是神所命定的托付的,他必须对神忠诚,才能管理好神的百姓。没有王,意味着百姓没有神的带领,就必然自行其是,任意而行。
以色列人出发点貌似是好的,为了保住便雅悯人的血脉。但他们如此行之前,有没有求问神并交托给神?他们一边想不通神怎么会就这样让以色列少一个支派呢?好像他们先前的屠城之举是奉神之命。这暴露他们的心思是何等诡诈。他们似乎恍然大悟,然后开始积极开会协商。他们只顾着行自己看为对的事。他们采用了人的办法,甚至不惜继续作恶。就算每个人都想:如果不这样应该怎么办?任凭这个支派就此消失吗?
合乎神心意的做法是:向神献上赎罪祭——这是神早就设定的方式,并透过祭司求问神,将此事交托给神。那么,这个支派会不会灭绝,就交在神的手中,而不是自己去行看为正确的事。
以色列人没有这么做。但神也使用了他们的罪性成就祂的计划或称隐藏的旨意。祂使用了以色列人的恶行,如此这般地保留了这个支派。神命令人遵从祂的律法和显明的旨意,人如果违背就要自负其责,自担其果。不管祂的计划怎样实现,里面有人怎样的参与,都必不跟神显明的旨意发生冲突。我们应小心分辨,不可百般推诿。就像所罗门是大卫和拔示巴所生,但不能就此倒推说大卫没有犯罪。
所以,本章其实是继续讲述神必在这些任意而行的以色列人身上得荣耀。祂不是姑息的神,祂的公义和圣洁对祂自己的子民同样有效,更加有效。就如出 14:17 看哪,我要使埃及人的心刚硬,他们就必跟着以色列人下去;这样,我必在法老和他的全军身上,以及他的马车和马兵身上得到荣耀。
神在法老身上荣耀他自己,此话怎讲?就是彰显祂的公义和圣洁。同理,士师记最后二章,神以公义圣洁同样在悖逆的以色列人身上荣耀祂自己。神依然是本章的主角,是人类历史的主宰。以色列人长期悖逆并违背神的诫命?祂就让你们栽跟头。祂定意在自以为义的以色列人,包庇罪人的便雅悯人,以怜悯试图弥补过失的以色列人和几乎灭绝的便雅悯人身上大得荣耀。
神的计划依然服务于祂自己得荣耀的目的。惩罚他们的同时,又施予怜悯,不让祂的子民堕落到底。塑造他们的经历,以警醒后人(惨痛往事应留给后人,正如非尼哈回忆亚干)。
在本章,抢别人家的女儿,这个馊主意——这么一个重大的决定,是以色列人自己想出来的,是他们开会做出的决定,而不是透过祭司求问神而来的。与以色列人这样罪加一等的做法完全相反,并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一个事实是——一千年多后,神舍了自己的儿子,降世为人。祂那么尊贵圣洁,毫无瑕疵,却甘愿舍己、受苦,替人担罪和受难。这就是神的计划,彰显祂极大的荣耀。
然而,因着基督的救赎,人类就会变得圣洁,而不再犯罪了吗?并不,就像离开埃及或进入迦南的以色列人,依然任意而行、过犯不断。他们实在需要通过会幕献祭以及遵行神的命令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生命,就像今天的我们,无论顺境逆境,都需要在基督里找到真平安。越是遭遇痛苦和良心的谴责,就越应该到基督这里来,祈求祂的饶恕,获得坚固信心的力量。
在本章,困在罪中的以色列人多么盼望有一位爱他领他的君王。确实,他们的后裔先后迎来了扫罗和大卫,也迎来了那位真正的君王——基督的到来,基督才是终结一切患难、不平、痛苦、罪咎的君王,但不是人类停止了犯罪,而是祂担负了所有的罪,而只有认同这一点的人才在这恩典上有份。就像便雅悯人应该真心去到示罗的会幕,献祭祈求神的怜悯。他们有多诚心,神就有多悦纳。以色列人任意而行,我们也任意而行,所以会因抵挡神,常常落在神的管教之中,生活出现各种问题。是的,形势越复杂,患难越大,就越应该定睛基督,越盼望和预备基督的再来。你认可这样的信仰吗,你愿意如此盼望吗?求主帮助我们!阿门!
讨论题:
1、本章的以色列人触犯了十诫中哪几条诫命?回顾这几章,他们都有哪些任意而行的表现?
2、应该怎样处理便雅悯支派灭绝的难题?
3、神为什么不允许同性交合?同性交合违背了神的哪条诫命?为什么说同性交合是任意而行的极致表现?这对神赋予基督徒的大使命有何影响?
4、你会凭感觉和喜好做自以为正确的事吗?你是否凡事思想神的诫命和教导?你深思熟虑后认为正确的事,一定符合神的诫命和教导吗?请结合生活实例加以说明。
5、无论是对于主日敬拜还是日常灵修,以及工作学习,你有哪些任意而行的习惯?你会怎样克服?